當前隨着產業數字化的逐步推進,產業金融服務進入數字化蝶變期,正在成為各類銀行戰略布局的重點。中小銀行搶抓時代機遇,積極響應國家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號召,通過創新產品組合和重構服務模式解決產業鏈場景下細分環節的問題,並採用生態化運營打造產業金融新範式。以富民銀行為例,其通過數字科技構建“三護”體系,為中小銀行探索差異化、特色化的高質量發展之路提供了優秀範例。
“護育者”生態系統
富民銀行行長趙衛星指出,近年來中小銀行持續推進數字化轉型,通過供應鏈管理平台的縱深服務,在“五流合一”(合同流、資金流、發票流、貨物流、信息流)的基礎上,利用“物聯網+互聯網”技術提升全鏈條數字化水平,但如何更好地服務產業鏈條中的每一個小微參與者,依然是行業面臨的重要課題。
面對挑戰,在深入觀察和研究產業生態發展規律的過程中,富民銀行創造性地將自然界的“護育者效應”引入金融服務領域。通過數字科技構建“三護”體系,為產業生態小微企業提供全方位的成長保障,為產業鏈上的小微企業提供了可持續發展的沃土,致力於做滿足小微企業金融需求的板根樹,做產業鏈細分領域小微企業的“護育者””。
具體而言,“三護”體系由“護基者”、“護航者”、“護生者”組成,其中“護基者”(根系網絡機制以數智化能力構建產業金融的根基,通過強大科技底座孕育發展新生;“護航者”(樹榦輸送機制)通過場景創新和模式重構輸送金融養分,源源不斷地輸送產業發展所需資源;“護生者”(樹冠庇護機制)營造良性金融生態,為小微企業創造茁壯成長的理想環境。
趙衛星總結道,正如熱帶雨林通過多層次的生態位分工實現生態繁榮,富民銀行通過“三護”科技體系和創新模式的協同,正在構建起一個充滿活力的科產融生態系統。未來,富民銀行將繼續“產融護育者”的定位,通過科技賦能為更多企業提供成長沃土,依託數字技術驅動,加強金融服務創新,着力探索實踐數字化普惠金融服務模式,推動普惠金融業務高質量發展。
(來源:財商資訊)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