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永聰: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是“江門製造”的必然選擇

近日,江門市委十四屆八次全會暨全市高質量發展大會召開,提出將全面發力做強生產性服務業,構建珠江口西岸優質高效的服務業發展新高地。

“這是江門構建更具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必然選擇。”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大灣區建設與區域協調發展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楊永聰說。生產性服務業是現代化產業體系中不可或缺的有機組成部分,也是形成新質生產力的重要來源。他認為,江門着力發展科技服務、信息服務、商務服務、現代金融等生產性服務業,能夠為推動當地整體產業格局向高端化、智能化、數字化、綠色化轉型升級提供助力,形成新的產業增長點並增強產業發展韌性。

他指出,三次產業融合發展、共生互促是現代化產業體系演變的重要趨勢之一。特別是,製造業與服務業的相互賦能催生了以“產品+服務”為特徵的服務型製造。和傳統的產品製造相比,服務型製造為用戶提供了更多定製化、多元化的整體解決方案選擇,在更充分滿足用戶需求的同時,推動投入產出效率產品附加價值實現質的飛躍。

基於此,楊永聰判斷,江門作為全省“雙十”戰略性產業集群的全布局城市,在推動製造業與服務業深度融合發展方面基礎紮實、前景廣闊,當地做強生產性服務業能夠更充分激發產業發展活力,為提升“江門製造”核心競爭力提供更有力支撐。

談及落地方向,楊永聰指出,當前江門生產性服務業還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例如整體發展滯後於製造業需求、產業集聚程度有待提高、產業賦能效果不夠突出等。

為了更好地打造珠江口西岸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新高地,他建議江門可以重點從4個方面着手:一是規劃引領,結合江門實際情況明確生產性服務業發展重點和發展布局,謀劃建設一批生產性服務業集聚園區、服務型製造示範園區;二是招商先行,充分發揮江門作為全省承接產業有序轉移主平台的有利條件,引進重點領域的知名生產性服務提供商落地江門;三是環境提升,對標一流城市實施營商環境優化工程,為生產性服務業在江門發展創造優良的制度環境;四是融合賦能,圍繞生產性服務業與製造業深度融合、雙向賦能制定相應的引導政策,打通跨界交叉的新興產業發展路徑。

南方+記者 李靄瑩

◎相關鏈接

專題|聚焦江門市委十四屆八次全會暨全市高質量發展大會

【作者】 李靄瑩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