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司長王亞偉。張奧光 攝影
12月5日,中國氣象局舉行2024年12月新聞發布會。紅星新聞從會上獲悉,近日,中國氣象局、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中國證監會印發《關於加強金融氣象協同聯動、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會上,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司長王亞偉回答了紅星新聞記者對於相關考量的提問。
王亞偉表示,中國氣象局將金融作為專業氣象服務新賽道。
首先,金融服務和氣象服務密切相關。全球變暖背景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發,導致經濟實體風險敞口不斷增大,影響糧食、能源等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和市場穩定。最新研究顯示,預計極端天氣會在未來26年內使全球收入減少大約19%,由於氣候變化導致經濟損失或將達38萬億美元。
其次,金融氣象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有益探索。通過數據、技術、產品等融合創新,研發氣象相關綠色金融工具,拓展應用場景,迸發乘數效應和倍增效果。中國氣象局今年9月發布了中國金融氣象指數與服務平台,作為客觀“標尺”衡量農業、能源、交通等經濟實體面臨的氣象風險,對證券期貨、投融資、保險等金融領域運行具有較強的指示意義和預警作用。
再次,金融氣象融合發展需要多方協同。今年以來,中國氣象局把“氣象×金融”實踐探索與政策機制列入重大調查研究課題,聯合金融部門、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共同研究。
紅星新聞記者 胡伊文 北京報道
編輯 潘莉 責編 官莉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