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定國際化,明星企業Shein何錯之有?

/量子連線-帶你進入商業與科技的前沿認知/

出海,已經是中國商業的大勢所趨。

最近我接觸的企業不是已經出海,就是創始人正緊鑼密鼓的帶着團隊在參加各種出海學習營,摩拳擦掌。

特別是幾位消費領域創始人,他們表示在國內瘋狂內卷的當下,出海不但競爭少,而且利潤也會多。把中國的消費供應鏈或模式搬出去,非常有競爭力。

企查查天眼查等平台統計,截止目前已有約75萬家企業涉足海外市場,創下了歷史新高。這一數據明年可能將超過100萬。

有不少出海成功的企業給了大家信心。Shein作為國內最早的一批出海企業之一,被看作是出海的標杆,是許多國內企業學習的對象。

Shein最早起家於把中國的婚紗賣到海外,十幾年前其創始人許天仰就發現,同等質量的服裝,海外價格是中國的幾倍。此後Shein背靠中國供應鏈把國產女裝賣到海外,被稱為“海外版淘寶”。

經過十幾年的發展,Shein已經成長為出海巨頭。知情人士透露,Shein可能正向英國秘密提交倫敦上市的文件,它可能是倫敦十多年來最大規模的IPO,估值近500億英鎊(約640億美元)。

但盛景之下,Shein也存在不少隱憂。

除了商業挑戰,Shein在海外還遇到了一系列政策和法律刁難的問題。

這些不但是Shein的問題,許多出海企業也應該以此為鑒——商業之外,出海更要會研讀各國政策風向。

不少國外政府,並不想中國人在自己的市場里賺得盆滿缽滿還能全身而退。

一、艱難的Shein,這幾年面對百般刁難

首先發力的美國和巴西政府,這兩年對Shein進行各種盤剝。

去年,巴西政府要求Shein把在巴西銷售產品的供應鏈全部搬到巴西本土,Shein不得已照做。預計到2026年底Shein在巴西約85%的銷售額都會來自於當地的製造商和銷售商,當地政府強迫Shein把稅收和就業都從中國搬到巴西。

而美國更是多次重拳出擊。從知識產權,數據安全,勞工問題對Shein進行攻擊,美國復興資本(Renaissance Capital)分析師博查尼斯(Bochanis)認為,本來Shein是準備在美國上市,但多方壓力之下,其在美國的首次公開募股幾乎夭折,不得已才被迫轉到了歐洲

更早的2022年Shein被視為是亞馬遜沃爾瑪級別的零售巨頭,當時風頭無兩上市估值高達900億美元,在多輪討伐之下,其估值被抹掉了1/3。

最近,更是有外媒爆料,美國對Shein在“新疆棉”問題上做文章,強迫Shein和美國企業Nike阿迪達斯、H&M等服裝公司一樣,不在服裝製品里使用新疆棉花。

Shein雖然主要供應鏈在國內,但銷售市場在歐美,面對政策的刁難卻不得不選擇妥協。

二、Shein夾縫中求生存,中國明星出海企業迫不得已拋棄中國身份

並不像Tiktok一樣選擇在美國國會上硬剛,Shein作為中國明星出海企業,卻選擇了另一條相對柔軟的路線——私下積極遊說勾兌,並逐漸去中國化。

早在2021年,Shein就把總部搬到了新加坡,並在各國與政府積極打交道,試圖表面自己正在去掉中國企業的身份。

今年5月8日在米爾肯研究所全球大會上,Shein執行主席唐偉(Donald Tang)表示:“如果從出生地和供應鏈角度,Shein是一家中國公司。如果從總部和核心人員辦公地角度,Shein是一家新加坡公司,CEO辦公室、財務等核心部門均設在新加坡。

他隨後自己補充說:“Shein的價值觀、使命和願景與美國一致:創業精神、創新、個性表達、法治和公平競爭。我認為,如果這樣看,我們就是一家美國公司。”(這段採訪視頻不久後被刪除)

歐美近幾年的女性消費市場是特別講究“歐美政治正確”,Shein恰好佔據這個市場,不得不努力左右逢源。

甚至在敏感的新疆棉問題上,也不得不進行主動協商。6月21日英國《金融時報》援引知情人士透露,Shein私下遊說美國決策者,對新疆棉這個議題進行商議。

以結果論,或許妥協真的有用。硬剛的Tiktok將在明年被美國市場全面禁止,而Shein卻仍然保留在歐美市場IPO的希望。

我們理解一家企業經營的艱辛,或許Shein為了生存下去不得不虛以委蛇,但是也有不少網友群情激憤,認為自由市場是沒有國度的,但是企業必須有國度的。

三、Shein啟示錄:出海企業必須先研究當地政治,以及選擇合適的市場

我無法指責Shein的對與錯,但是作為一個堅定Long China(長期看好中國)的商業觀察者,我認為Shein一味的對海外市場妥協也並不明智。

雖然Shein產品只在海外售賣,但其強大在於背靠中國供應鏈。如今為了上市,不得不妥協,以巴西市場為例,Shein把供應鏈,生產製造搬到海外,拋棄中國身份,這並不利於其長期發展,如果沒有低價快速出貨的商品,那麼Shein將失去核心競爭力。

Shein的案例值得所有出海企業深思,出海並不只是做生意這麼簡單,出海更需要像首富王健林所說的:“做生意必須懂政策”...

早在2015年,我和美股上市公司觸寶科技創始人王佳梁溝通,他下決心放棄印度市場,認為“那裡不是單純的市場經濟”,如果雷軍早點和他溝通,恐怕也不至於被印度政府直接沒收48億美元。

在海外,並不是你產品好能橫掃一切,我認識的一位創業者在東南亞經營多年,他說在東南亞某國,如果生意做大了就要和當地某家族搞好關係,要不然就會舉步維艱。

去年,印尼直接禁止了中國出海企業所有短視頻電商,東南亞各國政治體制都不一樣,但是普遍制度並不完善。

我認識的大部分出海創業者都對我表示,中國經濟市場是世界上最有包容性、政策穩定性的市場之一。

一位長期在越南泰國經營的朋友說:“如果你出海做生意,你才會發現許多國家市場的龍蛇混雜,中國創業者們被保護得太好了。”

歐美如今講究政治正確,隨着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的不斷升級,甚至一些歐美國家會聯手針對中國企業,這也是Shein這樣帶有中國標籤出海企業生存愈發艱難的原因。

所以我建議所有出海企業,在出海前除了做產品市場調研,還應該認真做當地政策和政治環境調研,兩個調研對出海商業成功與否重要程度是一樣的。

甚至,最好對國際局勢有所研究(特別是這兩年),要不然產品賣得好,可能最後賺的錢也拿不回來,利益得不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