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雙碳”轉型機遇,德力西蕪湖、濮陽、溫州三大工業基地實現“零碳工廠”認證

在跨過創業40周年的重要里程碑之際,中國電氣行業龍頭企業——德力西集團再次明晰發展目標。6月8日,德力西40周年慶祝大會在上海舉行,集團董事局主席胡成中表示,德力西將致力成為中端市場的全球智能終端電器第一品牌。

40年前的6月8日,浙江溫州樂清柳市鎮上園村,胡成中和幾位親友簽訂《合作經營企業協議書》,決定創辦求精開關廠,由此奠定了德力西的創業原點。那時的中國,正逢改革開放春潮湧動,鄉鎮企業獲得合法身份,溫州等14個沿海城市對外開放,經濟體制改革啟動……這一年,也被稱為中國的“民營企業元年”,包括德力西在內的一大批知名企業,都是在這一年開始了創業的遠征。

作為溫州最早的“供銷員”之一,胡成中實際上早在1977年就投身電氣行業。沒有設備、沒有技術、沒有資金,溫州人就是靠着腦筋活、能吃苦,走南闖北,率先擺脫了貧困的命運。

在市場摸爬滾打7年之後,胡成中回到家鄉創辦了一家仿製熱繼電器的家庭作坊,僅用6年時間就將年銷售規模做到了1000萬元。此後,德力西成為中國低壓電器市場的一匹黑馬,迅速將同行業原先雄踞各方的老牌國企甩在身後。

2002年,德力西首次上榜“中國企業500強”時,年營收剛剛突破60億元。2023年年中企聯公布的2022年度500強榜單顯示,德力西的年營收已逼近700億大關。

40年間,德力西集團旗下產業,也已從單一的電氣產業延伸至軍工、新能源精密製造、環保等多個產業。

德力西集團總裁胡煜鐄表示,在國家“雙碳”轉型的過程中,“再電氣化”是最重要的抓手之一,目前我國終端能源消費中的電能佔比僅有30%左右,未來二三十年有望翻一番,這是德力西的機遇和責任所在。

目前,德力西五大電氣製造基地中,已有蕪湖、濮陽、溫州三大工業基地通過“零碳工廠”認證,每年減排約24500噸二氧化碳,相當於植樹140萬棵。

近年來,德力西集團旗下兩家上市公司,甘化科工和德新科技,已分別實現了從傳統行業向軍工、新能源精密製造的轉型。

據悉,德力西40周年的慶典規模較30周年時大為縮小,節省下來的資金已捐贈1000萬元用於浙江樂清鄉村振興行動、捐贈100萬元用於兩所希望小學建設、捐贈30萬元用於新疆阿勒泰地區野生動物保護。

  作者:

編輯:趙立榮責任編輯:王柏玲

轉載此文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