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告訴你今年牛肉為啥便宜

不知道朋友們是否能感覺今年牛肉出奇的便宜。昨天(六月八號),筆者到威海本地超市買肉,牛上腦一斤才19塊,和豬五花肉基本價格相同。新鮮牛霖肉也不過30元一斤左右,買回去家裡人都挺驚訝的:現在牛肉怎麼這麼便宜。

不止超市,在一些線上賣菜平台,貨真價實的牛肉卷(非拼接肉和合成牛肉)最便宜的時候不到九塊錢一包,還是知名的恆X品牌(避免打廣告哈)。據筆者在其它地區的朋友也都表示今年牛肉都快接近豬肉的價格了。

國家統計局的數字也驗證了大家的觀感,根據國家統計局之前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牛肉價格下跌3.2%,而今年以來牛肉價格繼續下跌,目前已經同比去年下跌了8.4%。

那麼為啥今年牛肉這麼便宜?筆者總結起來有三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國內乳製品市場需求近乎飽和,大量奶牛流入肉製品市場。

說來也巧,在威海的同一家超市,連續多天在搞乳製品促銷活動,大量距離過期時間還很長的多個名牌牛奶均大幅度折扣銷售。在傳統牛奶銷售速度放緩的情況下,超市內擺放了大量針對兒童的奶酪類產品。

據筆者了解的情況,最近一兩年乳製品市場尤其牛奶市場的消費情況趨近飽和,國內乳製品巨頭仍在不斷擴產。同時大量國外廉價牛奶湧入,讓牛奶的價格進一步下跌,在幾大知名電商平台,一升裝的牛奶價格從6.5元到12元不等,幾乎和國外牛奶盛產國的牛奶價格相差無幾,中國牛奶價格破天荒的成為全球最低之一。

而中國人均牛奶消費接近到達瓶頸,像歐美國家把牛奶當水喝的情況在國內很難普及。所以均價觸底的牛奶市場讓大量養殖企業/個人減少了奶牛存量,不少奶牛被批量屠宰進入肉製品市場。

第二個原因,國內牛肉產量持續走高。

根據中國畜牧業協會的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肉牛出欄量為5023萬頭,比上年增長3.8%;牛肉產量達到753萬噸,比上年增加34萬噸,增長率為4.8%。而今年第一季度牛肉產量也高於去年同期,整體而言牛肉的需求還是旺盛的。

但和之前稍微不同的是,在牛肉市場整體處於增量的同時,我國之前牛肉主要消費大戶——商業餐飲市場的需求量增速大幅減緩。

以知名火鍋餐飲連鎖品牌海底撈為例,儘管根據今年發布的2023年年報顯示海底撈營收和利潤出現大幅增長,但其成長主因在於海外市場的擴張和國內市場大量裁員。

去年八月份海底撈市值相較2021年蒸發三分之二,主要原因在於國內市場增長乏力,人均客單價也已經從以前的百元以上降至去年百元以下。

在整體消費市場轉為保守後,消費者日常外消費意願持續減弱,大家可以想想最近兩年是不是下館子的頻次比以前低了很多?而作為商業餐飲市場最重要的肉製品供應的牛肉需求自然出現下降。

但是牛肉整體產量是處於增長的,那麼牛肉消費渠道主力只能從商業消費轉向居民日常消費。

第三個原因,自然是國外牛肉的大規模進口。

比起國內牛肉增產速度,牛肉進口增速更快。據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進口了274萬噸牛肉,到了今年增速更為誇張。2024年一月,我國進口牛肉30.14萬噸,同比增速32%,二月份進口量為22.67萬噸,同比增速16%,預計全年進口量有可能突破三百萬噸,幾乎相當於我國全年產量的七分之三。

而進口價格卻持續降低,一月份進口均價為4769.68美元/噸,二月份進口均價又下跌至4737.31美元/噸。比如筆者開頭提到威海超市的牛上腦,好吧,是威海家家悅超市,之所以便宜就是因為那是外國牛肉。

筆者之前在一家牛骨自助店問過老闆,為何牛骨自助能從均價百元降到現在五十元一位?老闆倒也實誠,因為進口牛肉價格太便宜了。目前我國主要進口的牛肉來源南美四國,即巴西、阿根廷烏拉圭玻利維亞和澳洲兩國澳大利亞、新西蘭

但隨着我國開放尼加拉瓜哥倫比亞白俄羅斯等更多國家的牛肉進口資質,預計進口牛肉規模和單價會繼續降低。

那麼這是不是代表着我們日常消費的牛肉價格會進一步降低呢?

這個還不能妄下結論。在解決掉庫存奶牛以及國產牛肉產量減少後,預計牛肉價格可能出現反彈。

此外我國居民日常牛肉消費中,在消費頻次和單次消費量上都比較低,不會出現牛肉食用大國居民一頓飯食用一大塊牛排(一斤到兩斤)的情況。日常牛肉消費仍然以炒菜搭配為主,所以牛肉和牛奶一樣會存在一個消費量的上限天花板。

但在2024年牛肉價格短時間內還會存在走低的情況,如果你喜歡吃牛肉不妨這段時間多囤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