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發力|“綠色+智能”帶來了什麼?這家企業搶抓鋼鐵智能製造數字新模式

隨着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工業企業正面臨著從傳統製造向智能製造的深刻變革,數字經濟在這一過程中發揮着至關重要的作用。5月12日,“行走先行區 看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主題採訪走進石橫特鋼集團有限公司,感受數字轉型帶來的綠色智能變化。

在石橫特鋼集團有限公司棒材型鋼生產項目現場,一塊塊碩大的鋼坯,經過一系列自動化工序,定製生產出客戶所需型號的棒材型鋼。

“全廠最長的一條生產線全長近550米,生產工藝先進,全過程由計算機系統進行操縱,實現了互聯網、大數據等新技術與生產製造的深度融合,保證了產品質量的穩定性,具有節約能源、節省人力,自動化程度高的特點。”石橫特鋼集團有限公司生產技術部部長張洪來說,2023年12月,石橫特鋼“基於工業互聯網平台的精品特種鋼全流程智能工廠”入選國家“數字領航”企業方向。

綠色化、智能化是傳統製造企業轉型的重要方向。近年來,肥城市聚焦新型工業化做大培強目標,緊緊圍繞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集群化,科學謀劃“321X”產業體系,全力推動特種鋼鐵、建築安裝等傳統優勢產業突破提升。

記者從現場了解到,石橫特鋼響應國家“互聯網+製造”戰略,精準把握數字轉型升級黃金窗口期,探索“綠色+智能”的鋼鐵智能製造數字新模式。在數字化轉型方面,堅持用數智化推動高端化,實施生產流程數字化、自動化、智能化升級改造,打造數字高爐、智慧燒結、一鍵鍊鋼、智能軋鋼等多個數智化應用場景,實現了業財一體、管控一體、產銷一體,先後入圍工信部工業互聯網平台創新領航應用案例,率先在全國建成鋼鐵生產全流程智能製造示範工廠。

在綠色化、智能化融合的大勢下,工廠綠色智能化就成為製造業轉型的關鍵環節。石橫特鋼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充分發揮新裝備、新工藝的優勢,構建了原料、燒結、焦化、煉鐵、鍊鋼、軋鋼、公輔等各生產單元先進穩定的數字化智能系統,帶動鋼鐵產品的質量提升和成本降低,實現過程生產的無人化或少人化。與華為公司、中冶京城、金蝶公司、東芝三菱公司等國內外知名企業合作,集成應用大數據云平台技術、人工智能、數字孿生、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建立包含工廠建設、工藝設計、計劃調度、生產作業、質量管控、設備管理、能源管理、環保管控、營銷管理在內的9個應用場景,打通生產、能源、物流、設備、環保、安全、質量等業務流程,推動信息化、工業化有效融合。

(大眾日報·大眾新聞客戶端記者 董婉婉 王瑛琪 宮小昀 策劃 馬景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