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不再奉陪,瑞典央行打響第一槍,這次美國輸的很徹底

美國人向來推崇的是“美國優先”,歐洲人早已看穿了美國人心思,現在歐洲已不打算再和美國玩下去了。

前段時間,美國在亞洲發起了金融戰,在這一輪亞洲貨幣戰中,美國的小老弟韓國日本成為最大的犧牲品。

在這一輪亞洲貨幣戰中,由於美元強勢崛起,讓許多亞洲貨幣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日元和元大幅貶值,給這兩個國家造成了不小的影響。

為什麼美國一發起金融戰,韓元和日元就頂不住了呢?其實這個問題的也很好理解。

由於日本央行堅持實施量化寬鬆政策,導致日元匯率持續走低。隨着美元的強勢上漲,日元的貶值壓力進一步加大,甚至一度跌至歷史新低。

韓國的情況也不容樂觀。韓國經濟高度依賴出口,尤其是對美國的出口。美元的強勢使得韓元的匯率承壓,韓國出口企業的成本增加,利潤空間受到擠壓。

日本和韓國也曾做出過反擊,無奈的是這兩個國家在很多領域都十分依賴美國,所以他們也就是做做樣子而已。

歐洲人很聰明,美國人連自己的小老弟都進行了收割,那歐盟必須要有所表示了。

最近一段時間,美聯儲一直對外透露降息信號,可美聯儲又不明確降息時間,說白了還是心虛啊。

既然如此,那歐洲人就找不到和美國人繼續玩下去的理由了。當地時間5月8日,瑞典央行宣布將利率從4%下調25個基點至3.75%,成為第二家放鬆貨幣政策的G10央行。

在瑞典央行宣布降息後,歐洲央行也對外宣布了自己的降息政策。根據媒體的爆料,歐洲央行副行長金多斯也表示,抗通脹的鬥爭即將結束,最大的潛在威脅來自服務業通脹;如果沒有意外,6月份降息看起來已經形成一致意見。無獨有偶,歐洲央行管委馬赫魯夫也表示,如果消費者價格指數(CPI)趨勢持續,歐洲央行6月可能會降息25個基點。

近年來,歐洲的經濟增長速度明顯放緩,就業市場也面臨一些挑戰。同時,通脹壓力並不大,甚至有可能陷入通縮的風險。

在這種情況下,歐洲央行選擇開啟降息模式,希望通過降低利率來刺激經濟,提高就業,穩定通脹預期

從理論上來說,美聯儲作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之一,其貨幣政策對全球經濟具有重要影響。當美聯儲開啟降息通道時,全球主要經濟體往往也會跟隨降息,以應對經濟下行壓力和金融風險。這種全球降息周期對歐洲央行產生了外部壓力,促使其在美聯儲之前採取降息措施。

可這一次什麼全球很多國家的央行要趕在美聯儲前面開啟降息呢?因為美聯儲現在遲遲不敢降息,原因就在於美聯儲此前多次加息,已讓美國股市積累了大量的風險。

如果說美聯儲在沒有消化內部問題的時候就降息,那麼美股股市必然會迎來暴跌模式。今年又是美國大選年,美國兩黨都不願冒着這個風險,畢竟這是關乎選票的事。

由於美聯儲的行動遲緩,基本上可以說美國在這一輪金融戰中成為了輸家。因為美聯儲的氣勢已經不同往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