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價救不了星巴克?今年前三個月中國市場收入下跌8%

交出一份連ceo都覺得沒有達到期望的財報後,星巴克股價大跌。

近日,星巴克公布了(nasdaq:sbuk)2024財年第二季度業績。2024財年第二季度(即2024年1月1日至3月31日),星巴克綜合收入同比下跌了1.80%至85.63億美元,凈利潤同比下跌了15.0%至7.72億美元。在同店交易量下跌6%和平均客單價增長2%的共同作用下,其同店銷售額同比下跌了4%。截至該季度結束,星巴克在全球擁有38951家門店。

財報發出後次日,即5月1日,星巴克股價大跌,盤中跌幅最高超過17%,截至美東時間5月1日收盤,報74.40美元,下跌15.88%,總市值為842.8億美元,較前一個交易日縮水了約15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151.33億元)。

美國市場同店客單價上漲4%

但交易量下跌導致同店銷售額下跌3%

星巴克的經營板塊可分為北美市場、國際市場以及渠道開發市場,其中,北美市場和國際市場是其最重要的收入來源。2024財年第二季度,星巴克北美市場收入與上一年同期基本持平,均為63.80億美元,經營利潤同比下跌了6%至11.48億美元,經營利潤率同比下跌1.10個百分點至18.0%。

針對北美市場收入未能實現增長,星巴克指出,主要是其北美市場同店交易量下跌7%,平均客單價增長4%,由此導致同店銷售額下跌3%。經營利潤率下跌則是受到去槓桿化、門店員工福利和工資的增加以及促銷活動影響,部分影響被售價的提高和運營效率提高所抵消。

在北美市場中,美國市場是其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在2024財年第二季度,星巴克在美國實現收入59.56億美元,與上一年同期基本持平,在同店交易量同比下跌7%和客單價上漲4%的共同作用下,同店銷售額同比下跌3%,截至該季度結束,星巴克在美國擁有16600家門店。

在最新季度,星巴克在國際市場的收入則錄得下跌,其國際市場包含中國、日本、亞太地區、歐洲、中東、非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等。2024財年第二季度,星巴克在國際市場的收入同比下跌了5%至17.57億美元,經營利潤同比下跌了26%至2.34億美元,經營利潤率同比下跌了3.7個百分點至13.3%。

針對國際市場收入下滑,星巴克表示,受到同店交易量和平均客單價均同比下跌了3%影響,同店銷售額同比下跌了3%,此外,外幣換算也帶來了約5%的不利影響。經營利潤率下跌則是受到促銷活動增加以及銷售組合變化、員工工資和福利增加影響,部分影響被部分區域的市場定價抵消。

在財報中,星巴克ceo laxman narasimhan納斯瀚直言,“在高度挑戰的環境中,本季度的業績並沒有反映出我們品牌的力量、我們的能力或未來的機會。”“它沒有達到我們的期望。”

中國市場收入下跌8%

稱不參與價格戰但同店客單價連續6個季度下跌

在星巴克的國際市場中,中國市場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在連續4個季度錄得正向增長後,2024財年第二季度,星巴克在中國收入再次出現下跌,同比下跌了8%至7.06億美元,季度內凈增門店數118家,門店總數增至7093家。作為對比,瑞幸咖啡在今年第一季度(1月1日-3月31日)的收入為62.81億元人民幣,約合8.70億美元,門店數增至18590家。

原本星巴克在中國的業績自2023財年第二季度起有了明顯回暖,2023財年第二季度至2024財年第一季度,星巴克中國的收入分別同比增長了3%、51%、8%、18%。在2023年財年第三季度(即2023年4月3日至7月2日),星巴克中國的季度收入首次被瑞幸超越,當時兩者之間的差距約0.3億美元,可以看出,目前兩者季度收入差距再次拉大。

在財報會議上,laxman narasimhan納斯瀚表示,中國的咖啡和茶市場正面臨著激烈的價格競爭,“我們選擇不參與其中。我們是優質的品牌。”“我們進入中國市場25年,在中國已經建立了端到端的供應鏈。”“咖啡仍在中國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而於星巴克而言,重點仍然是高端市場。”

儘管星巴克一再重申其無心參與價格戰,不過在最新財報中,星巴克在中國的平均客單價又再次下跌。2024財年第二季度,星巴克中國的同店交易量下跌11%,平均客單價下跌8%,同店銷售額下跌了11%。

事實上,自2023財年第一季度以來,星巴克中國的同店平均客單價就持續下滑,2023財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及2024財年第一季度,其同店的平均客單價分別下跌了1%、1%、1%、3%、9%。

除此之外,南都灣財社記者注意到,在電商平台上,星巴克中國還通過促銷活動降低單杯咖啡售價,推出了包括“108元/5杯”、“單杯咖啡21.9元”等活動,相比直接點單的均杯售價多在30元以上,明顯要便宜不少。

采寫:南都·灣財社記者 詹丹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