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雲霧出好茶 第五屆陝西網上茶博會鎮巴毛尖專場活動啟動

鎮巴縣地處秦嶺南麓,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為茶葉的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這裡的土壤肥沃,空氣清新,水質純凈,為茶葉的生長提供了最佳的環境。這些優勢使得鎮巴縣的茶葉品質優良,備受消費者喜愛。

4月17-18日“遇見陝茶遇見你·陝茶奮進促振興”第五屆陝西網上茶博會鎮巴毛尖專場活動——先後來到觀雲山莊雪中茗茶業、定元春茶業、雲里禾茶業、芳悅茶業等茶企,深度探訪鎮巴毛尖的生產過程和茶企文化。

探訪團首先來到了觀雲山庄雪中茗茶業,觀雲山位於鎮巴縣觀音鎮楮河村余家埡,平均海拔1200米,終年雲霧繚繞,雨後雲海景觀波瀾壯闊美不勝收,被譽為“中國最美雲海”。夏季最高溫度28°,是避暑休閑度假的理想之地。基地配套設施齊全,有別墅式民宿、觀光亭、停車場、農家樂等。


山頂建有玻璃棧道、懸空步道,讓遊客更易觀雲海、看日出,將茶園景色盡收眼底,從觀音鎮沿步道上山,可領略不同高度的田園景色。


鎮巴定元春茶業,探訪國家級制茶大師康聯龍現場展示手工制茶技藝。據了解,康聯龍是鎮巴縣唯一一位獲得“國茶人物 · 制茶大師”榮譽稱號的制茶工匠。

“手工制茶技藝是中國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包括殺青、攤晾、揉捻等10多道工序。手工制茶的第一步工序就是選料,選料非常重要,因為針對不同的茶葉品種和品質,對原料的要求也是不同。我們今天加工這個毛尖選的原料是一芯一葉,已經攤晾了6個小時,選完料就是殺青了。”康聯龍一邊介紹制茶工序,一邊在高溫大鐵鍋中忙着上下翻炒。

手工制茶工藝是一種文化和歷史的傳承。每一片手工茶葉都蘊含著制茶師傅的心血和對茶道的敬畏。今年58歲的康聯龍,巧手匠心,持守真味,多年來,始終致力於鎮巴茶葉的加工開發,其研製生產的楮河銀針茗茶,被顧客奉為茶中珍品,遠銷國內外,至今在市場上供不應求。

探訪團走進雲里禾茶業,在這裡,親眼目睹了茶葉從採摘到成品的整個製作過程,感受了茶農們的辛勤勞動和對茶葉品質的極致追求。公司負責人詳細介紹了茶葉的品種、種植環境、製作工藝以及市場銷售情況,讓探訪團成員對鎮巴毛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訪團走進了位於鎮巴老街的鎮巴芳悅茶業專營店,店裡歌聲不斷,一場直播帶貨在這裡精彩上演。直播間還邀請了鎮巴民歌傳承人王艷為大家唱起鎮巴民歌《倒採茶》等歌曲,通過歌聲讓大家了解鎮巴,給直播間的網友傳播鎮茶文化。


芳悅茶業銷售經理、主播李茂芳說,她們在直播中還會帶大家走進茶園基地、茶葉加工廠,現場觀看鎮巴毛尖的採摘生產過程,實地了解一杯優質鎮巴毛尖是怎麼來的。


未來鎮巴縣將繼續堅定“依託中國頂級綠茶核心生產區優勢”的品牌自信,以新質生產力引領鎮巴茶產業高質量發展,力爭在發展模式上闖出新路徑,努力踐行“一片葉子,成就一個產業,富裕一方百姓”,在加快建設富裕、活力、宜居、美麗、自信、開放的生態經濟示範縣的新征程上貢獻茶業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