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報(記者 王彤旭)4月17日,小微盤股迎來強勢反彈,萬得微盤股指數盤中大漲8%。截至收盤,中證2000指數漲6.66%。
股民在南京一家證券營業廳關注股市行情。圖為資料圖。(圖片由CNSPHOTO提供)
回顧前兩個交易日,藍籌股與微盤股之間還在上演“冰與火之歌”。
其中,小微盤股兩日狂瀉。萬得微盤股指數在4月15日大跌8.88%的基礎上,4月16日延續低開低走,當日最終收盤暴跌10.55%,今年以來下跌超過32.78%。中證2000指數4月16日收盤大跌7.16%,兩日下跌10.94%。
小微盤股兩日狂跌的背後,是市場對政策理解錯誤。
新“國九條”與證監會退市新規發布後,一時間,“上市公司分紅不達標將被退市”“退市指標主要針對小盤股”的聲音漸高。中國商報記者注意到,近兩天,在社交媒體平台上討論“投資要避開已長期不分紅的個股或小盤股”話題的網友逐漸增多。
同時,有市場人士認為,由於退市指標針對“小盤股”,導致小盤股大量企業存在退市風險,因而小盤股投資價值銳減,持續走低。
轉機在4月16日晚間出現,證監會上市公司監管司司長郭瑞明對網絡傳言進行闢謠並解釋原因。
據介紹,分紅不達標實施其他風險警示(ST),主要着眼於提升上市公司分紅的穩定性和可預期性,重點針對有能力分紅但長期不分紅或者分紅比例偏低的公司。需要指出的是,ST不是退市風險警示(*ST),主要是為了提示投資者關注公司的風險。公司如僅因為此原因被ST,並不會導致退市;滿足一定條件後,就可以申請撤銷ST。
“實施ST針對的是有盈利的企業,即最近一個會計年度凈利潤為正值且母公司報表年度末未分配利潤為正值的公司。在判斷實施條件上,只有當三年累計的分紅比例(最近三個會計年度累計現金分紅總額低於最近三個會計年度年均凈利潤的30%)和分紅金額(主板為最近三個會計年度累計分紅金額低於5000萬元,科創板和創業板為3000萬元)均不滿足要求時,才會被實施ST。” 郭瑞明表示。
退市指標也並非針對“小盤股”,而是旨在加大力度出清資本市場的“殭屍空殼”“害群之馬”。在標準設置、過渡期安排等方面均做了穩妥安排,短期內不會對市場造成衝擊。
“市場有觀點認為‘本次退市規則修改主要針對小盤股’,這純屬誤讀。”郭瑞明表示。
“市場上有一些股票長達十幾年、二十年沒有分紅,持有它們的投資者擔心有可能ST後退市。事實上,這些過去一直未分紅的個股積累了大量的未分配利潤,此次政策出台的意義在於督促它們嚴格按照規定積極回饋投資者,而不是為了清算過去的‘一毛不拔’。”某券商投資顧問對記者表示。
中信證券認為,中小盤急跌之後,流動性風險已基本出清,目前小盤股估值水平已然處於歷史低位,2024年依然看好新產業周期下的中小盤表現。
不過,有業內人士提醒,短線向下機會大於向上,投資者在遠離劣質小盤股時,要做好低吸優質大盤股的準備。
東吳證券認為,新“國九條”的提出能夠更好維護二級市場投資者權益,遏制“炒小炒差”的不良風氣,績差股的出清有助於讓市場的活躍資金聚焦於績優股,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同時,也能為一級市場的融資提供方向與指引。除此之外,後續應警惕二級市場績差股的退市風險,尤其是部分業績表現較弱的微盤股。
中商科普:關於微盤股
過去,市場常用中證1000指數作為小盤股的代表指數。隨着註冊制的運行,當下,A股已有超5000隻個股,中證1000指數無法再代表小盤股。因此,更多的小市值指數隨之出現並被使用,包括國證2000指數、中證2000指數,以及微盤股指數。
此外,萬得也推出了微盤股指數,其編製方式是:選取A股中市值最小的400隻股票(剔除ST、*ST、退市整理股、首發連板未打開的標的),等權配置,每日調倉更新成分股。
(註: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