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七年蝶變①|雄安:宏偉藍圖蝶變壯美實景

編者按

7年前的4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

千年大計,從那一刻起筆。7年來,雄安一步一個腳印,穩打穩紮,從千年秀林種下第一棵樹苗到容東、容西、雄東等新建片區相繼建成,從一片片荒野到容東街頭來往穿梭智能網聯巴士;7年來,“雄安人”親眼見證了新區4000多棟樓宇拔地而起、“四縱三橫”高速公路和對外骨幹路網全面建成、多所北京三甲醫院落地雄安……為讓讀者更好地了解雄安7年間的發展,河北青年報推出“雄安·七年蝶變”系列報道,通過項目建設進度、疏解進程、民生和環境改善等,全面展示雄安建設發展的蓬勃風采。

雄安新區雄安門(3月30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牟宇 攝

河青新聞網訊 駛入38平方公里的啟動區,記者站在雄安城際站調度指揮中心平台上極目遠眺,中國中化大廈、中國星網總部、國貿中心等重點項目塔吊林立、機械轟鳴的施工場景盡收眼底,上萬名施工人員熱火朝天、如火如荼的建設場面令人震撼……截至目前,雄安新區實施重點工程項目383個、新建道路712公里、建設綜合管廊144.8公里、新建水利工程堤壩315公里,讓12萬群眾回遷新居。這一組組亮眼的數字,將雄安7年來的發展變化緩緩“鋪陳”開來,講述着“未來之城”從高標準的“宏偉藍圖”蝶變成高質量發展的“壯美實景”。

“金蘆葦”快速生長,每7天“長高”一層

3月27日,啟動區地標性建築中國中化大廈項目實現主體結構封頂,在現場近千名施工人員的星夜兼程下,時間比計劃節點整整提前了1個月。這棟採用白洋淀“金蘆葦”設計理念的大樓高150米,作為雄安新區最高建築之一,透過其八角形的造型拼接面,可以清晰感受到雄安拔節生長的勃勃生機。

位於雄安新區啟動區內的中國中化大廈建設現場(3月29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牟宇 攝

“這一項目自2022年4月正式啟動建設起,基本保持着每7天‘長高’一層的速度快速生長。建設過程中我們將綠色環保理念貫穿設計、建設、運營全過程。通過運用高效新風、熱回收等環保技術,最大化降低建築整體能耗,鋪設面積接近1400平方米的自研光伏屋頂、光伏牆,從而實現可再生能源利用率達45.53%,相對節能率達50.26%,項目預計2025年建成投用。”中國中化大廈項目相關負責人介紹稱。

京雄城際鐵路雄安站(3月29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牟宇 攝

緊鄰中國中化大廈的是雄安城際站及國貿中心片區建設現場,雄忻高鐵雄安城際站樞紐、京雄快線航站樓站、國貿中心和東西軸線公共交通在此交匯。

作為未來雄安新區活力門戶和城市地標,雄安城際站承擔著京津冀城際客流聯繫的重要作用,建成後將實現地下空間互聯互通,形成集聚人氣的重要城市活力空間。

中鐵四局的工程機械在雄忻高鐵雄安新區地下段項目建設現場施工(3月30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牟宇 攝

在雄忻高鐵雄安地下段及相關工程4標項目建設現場,記者見到了正在巡檢的該標段的總工程師陳明月。為確保將“雄安質量”貫穿至施工全程,開工建設前,陳明月與團隊重點對施工圖紙、工藝和設備進行研究,引入了超聲波成孔檢測儀替代傳統的吊籠檢測,把成孔質量可視化、數據化,對擴底施工進行實時檢測。

新區一批重大公共服務設施漸顯“真容”

離開啟動區核心,記者驅車行至啟動區東北部,大學園圖書館、雄安體育中心等一批新區重大公共服務設施“真容”漸顯。

雄安新區容東片區內的學校(3月28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楊世堯 攝

在蔚藍天空的映襯下,大學園圖書館水平延展的屋頂,猶如平攤開的書頁。頗具中國風的圖書館外立面上,一片片豎向梭形百葉,以簡牘為意象,可調節的遮陽裝置,隨着陽光轉動,自動調節室內光線。作為啟動區的城市級標誌建築,大學園圖書館與南區城市級標誌建築共同組成總部商務片區的南北雙核,形成片區的第一天際線。

雄安新區容東片區內的樓宇(3月29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牟宇 攝

北部的雄安體育中心,從空中俯瞰體育場、游泳館和體育館三個單體建築,如同三枚大小不一的“山水印章”,印刻在未來之城的壯美畫卷上,以方和圓的幾何圖形強化東方意境。雄安體育中心項目總工羅惠平介紹稱,雄安體育中心作為雄安重要的文體設施,建成後能夠滿足承辦國際單項賽事與國內綜合賽事要求,也是未來雄安新區重要的體育活動配套疏解建築群。

成功打造全國首條城市級數字道路

漫步容東片區街頭,透過片區道路、樓宇等嶄新的“外衣”,一套智慧城市運營系統的“內核”,將“智慧”基因深植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僅讓百姓生活更加便捷,也讓“智慧”雄安變得越來越豐富。

“早晚高峰時段,在容東片區主幹道上最多等待一個紅燈即可實現駕車一路綠燈。”雄安集團數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稱,這是雄安新區數字道路系統在採集到道路車流量、擁堵指數等數據後,對交通信號燈的配時作出相應調整的結果。

雄安新區容東片區內的智慧燈桿。智慧燈桿將支持雄安新區打造綠色智能交通模式,特別是自動駕駛、車路協同、智能道路、車聯網等專題研究,賦能雄安智能交通建設(3月29日攝)。新華社記者牟宇 攝

作為全國首個全域按照智能交通建設布局的區域,雄安目前已經成功打造了全國首條城市級的數字道路,擁有首條全社區開放道路環境下的自動駕駛公交線路。

預計到今年底,雄安新區數字道路總里程將達到600公里。

率先開通自動駕駛的智能網聯巴士

在雄安南文營公交站,一輛輛印着“901”標識的小型巴士來回穿梭,作為在國內率先開通運營自動駕駛的智能網聯巴士,901路已被納入雄安新區城市常規的公交體系,並開始在全國首個規模化區域級數字道路上承擔起了日常運營的重要任務。

3月29日,無人駕駛智能網聯巴士在雄安新區容東片區道路上行駛。新華社記者牟宇 攝

“智能網聯巴士能感知路面周圍240米範圍的交通信息,不僅能識別紅綠燈、車道標線,還能對突然闖入的交通狀況迅速作出剎車或變道的反應,反應速度是人類駕駛員的10倍。”悅享雄安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員介紹稱。

此外,“智慧”新區的“智”還體現在可以讓群眾通過互聯網參與城市管理。

3月29日,市民在雄安新區金湖公園內遊玩(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牟宇 攝

在崇文路與樂民街交叉口的容東城市運營管理中心,這裡由數字孿生交互沙盤系統和以城市治理、綜合執法為核心的指揮大廳將容東的城市運行情況實時呈現。日常管理中,容東管委會可以利用大數據分析挖掘居民生活水氣數據價值,實時監測老年人的健康狀況;開通群眾“隨手拍”功能,實時受理廣場舞擾民、商販流動、車輛違停等事件,讓群眾在“指尖上”參與城市管理。

文/河青新聞網記者王明空

供圖/新華社(除署名外)

河青新聞網編輯鄒暢 | 頻道主編耿碩 | 頻道監製李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