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前夕,五糧液砍了拼多多一刀

相信很多人有意無意刷過部分電商平台的“超低價名酒”、“破價補貼家人”等極度誘人的店鋪信息,讓人極易衝動消費,“一鍵下單”

但這些撿漏機會真假如何?福利是否真實?

這不,“3·15”前夕,五糧液就率先響起了打假“自己”第一槍。

3月13日晚間,五糧液發了個緊急聲明,稱在拼多多店鋪賣到五糧液都是假貨!

“近期,公司接到多名消費者關於低價從“拼多多”平台購買的五糧液產品真偽諮詢。經公司核實,該平台多家店鋪銷售的五糧液產品為假冒,上述行為嚴重損害了五糧液聲譽及消費者權益。

目前,公司尚未在“拼多多”平台開設“五糧液官方旗艦店”,也未授權任何商家在“拼多多”平台開設的店鋪名稱中使用“五糧液”。”

與此同時,五糧液還在官網上公布了電商銷售渠道包含京東、天貓、抖音蘇寧、微信、快手等多個電商平台,唯獨缺了拼多多。

在聲明最後,五糧液還表示,將會持續對“拼多多”等電商平台店鋪銷售假冒五糧液產品的行為進行清查,一旦發現該等違法店鋪,將對違法店鋪及存在過錯的電商平台採取行政舉報、投訴或司法途徑嚴肅追究其法律責任。

3·15行動在即,五糧液打假聲明一出就迅速引起廣大網友的激烈討論。

有網友嘲諷,竟然有人敢在拼多多上買高檔白酒,活該被騙。

也有網友猜測是因為拼多多低價賣酒把五糧液惹急了。

還有網友預言,“五糧液這個聲明將引發骨牌效應,多家知名廠商將會跟進發表類似聲明。”

緊隨其後,拼多多官方的回應也是相當迅速。

“百億補貼商品支持假一罰十,若消費者收到商品後存在質疑,可提供相關憑證,平台會介入嚴肅處理。

同時,拼多多還表示,平台對賣家售賣假冒品牌的處罰措施,包括商品下架、全店下架、清退等。拼多多將堅決打擊侵權行為,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雙方各執一詞,這到底是誰的問題?

以“五糧液”為關鍵詞在拼多多上搜索,會發現並沒有帶有“五糧液”字樣的店鋪名,不過確實存在多個酒類專賣店在售賣五糧液產品,其中簡介中還有明顯的“品牌官方授權”字樣。

許多還是參與平台百億補貼活動的黑標店鋪。

按理來說,百億補貼都是有正品和售後保障的,應該不會踩雷。

可據部分消費者在黑貓投訴平台反饋的情況來看,他們買的假五糧液確實是拼多多的百億補貼商品。

網絡上還有不少人留言,“拼XX假貨太多,一不小心就中招”、“平台准入門檻低,商家良莠不齊,假酒問題屢見不鮮”。

所以,拼多多這不成自己打自己臉了嗎?

而且五糧液此次打假,接下來多多少少會對拼多多一直推動的“百億補貼”戰略造成影響。在“百億補貼”中,拼多多輔以“正品保障、買貴必賠、假一賠十”等服務承諾就是為了建立和消費者之間的信任度。

現在,這個信任度恐怕要大打折扣。

不過對此,有網友提出疑問,為什麼五糧液不在拼多多上開設自己的官方旗艦店,這樣對消費者來說也更有保障。

拼多多的特點是什麼?是便宜,是低價。低端認知在消費者心裡根深蒂固。

如果大牌入駐拼多多,不僅會被指掉價,還可能會擾亂高端市場的價格平衡,甚至引起市場的惡意競爭。

這顯然不是五糧液想要的。

另外,要知道作為一款高端白酒,首先要確保產品價格穩定,以維護品牌在消費者心中的形象。在經銷商體系內,五糧液有着嚴格的控價措施,低於970元銷售則被視為低價,一旦被查,每箱酒會被扣減900元的補貼。

今年年前的時候,五糧液才剛剛宣布官方漲價,以大單品八代普五為例,提價後的普五齣廠價為1019元/瓶,但在拼多多平台上的售價居然為876元/瓶,比五糧液規定的底線低了近100元。

所以,五糧液為何特意選在3·15前夕公開“手撕”拼多多?

除了單純打假拼多多因素之外,這種未經五糧液授權還利用百億補貼推行低價吸引消費者眼球,特別是商品質量良莠不齊,不但損害了消費者權益,還讓品牌聲譽遭受極大影響,最終惹惱了五糧液。

其實,五糧液並不是第一個被拼多多“碰瓷”的白酒品牌。早在2019年,拼多多就因涉嫌在平台銷售“假茅台”而被茅台集團起訴過。

其中,最讓拼多多“社死”的莫過於2021年7月特斯拉在微博上公開跟拼多多劃清界限一事。在此之前,拼多多發起的“百億補貼”里亮相的大牌跟特斯拉的反應如出一轍,騰訊Nintendo、AMD、威剛、海藍之謎、戴森、蘋果等等品牌商紛紛聲明,拼多多上的產品並未得到品牌方的授權。

拼多多發端於三四線城市,自誕生以來就被貼上了“便宜貨”、“低端”、“山寨”等標籤。創始人黃崢很清楚消費者對拼多多的評價,他面對媒體採訪直言不諱:“投廣告就是為了告訴消費者我不是騙子”。

於是,為了提升用戶信任度,近幾年,拼多多一直在努力提升品牌形象。

早於2018年9月,拼多多就在主頁中心放置了“品牌館”窗口,一次性呈現了503個品牌的入口。從品控入手,引入更多品牌商品,提高商品質量標準,以期改善“假貨”問題。

2018年底,拼多多又在全行業率先推出“新品牌計劃”,意在以「拼品牌」模式幫助中小微製造企業走出“有優質產能,無自主品牌”的困境。

2019年年初,拼多多推出“假一賠十”消費者賠付金制度,初衷也是為了保障消費者權益,遏制假冒偽劣產品的銷售。之後的二季度,拼多多針對品牌商品推出“百億補貼”,目的是發力品牌營銷並向高端用戶滲透。

2023年8月,拼多多再次升級推出的“拼品牌扶持計劃”,將優質商家、品牌商家放到了更重要的位置。

這些多少印證了一點,拼多多想要扭轉“低質量”“山寨”的負面形象。

事實上,最近幾年在消費降級的趨勢下,拼多多的風評確實得到了很大逆轉。去年雙十一,拼多多“百億補貼”的用戶規模已經突破了6.2億。

如今好的用戶心智成為拼多多最寶貴的資產,但也可能在旦夕之間消失殆盡。

顯然,五糧液這一次打假“自己”,突出了拼多多品控方面所面臨的考驗。如何讓假貨亂象消退,消費者放心消費,已成為拼多多亟待破解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