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超”如何跳出“網紅周期率”? 當文旅觸達體育

2023年12月4日,在中國企業家博鰲論壇•文旅體融合發展論壇上,榕江縣副縣長陳再勛分享“村超”故事。(南方周末記者杜寒三/圖)

“感謝主持人讓我彎道超車。”2023年12月4日,在海南博鰲,隨着貴州省榕江縣委常委、副縣長陳再勛帶點幽默的開場白,“村超”再次引起關注。

在當天舉行的2023中國企業家博鰲論壇•文旅體融合發展論壇上,作為分管文旅工作的地方官員,陳再勛原本被安排在第四個發言,但主持人突然讓他第三個發言。

陳再勛所在的榕江縣,也是一個彎道超車的縣城。作為中國最後一批摘帽的貧困縣之一,榕江原來名不見經傳,但因“村超”走紅全國,“村超”一詞也入選《咬文嚼字》編輯部發布的2023年十大流行語。

當天論壇討論的話題之一就是“文旅界的網紅如何跳出周期率”,保持可持續性。

在全國旅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任孫若風看來,像榕江這樣的文旅網紅地區,想要跳出周期率,就必須實現“從網紅到品牌的跨越”。孫若風曾任文化和旅遊部科技教育司司長。他認為,一個地方的資源是有限的,但創意是無限的,“用創意為可持續發展注入活力”。

變流量為“留量”

“看球是一部分,看熱鬧是一大部分,如何讓所有人都在‘村超’找到感覺,我們想了很多辦法。” 陳再勛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榕江縣提供的數據顯示,“村超”比賽期間共組織了145支巡遊啦啦隊,有3.95萬人參加“村超”巡遊活動,他們編演了侗族大歌、蘆笙舞、齊跳多耶、珠娘郎美等115個民族歌舞,精心組織神秘水族文字“水書”、鼓藏節儀式、龍鳳呈祥等加油助威活動。

在孫若風看來,球賽只是一個展示底色的載體,而少數民族的鄉土文化是“村超”最重要的底色。

孫若風也注意到,榕江居民積極配合、參與當地旅遊的意識非常明顯,沒有把這事僅僅當成旅遊經營者和政府部門的事。

一個細節是,2023年6月12日,“一個熱愛足球的貴州人”在榕江縣政府官網留言,他對當時直播球賽流量減少感到着急,提出加強對攝影師的專業指導、增加現場機位等3條建議。

走紅之後,如何將“流量”變為“留量”,持續保持“村超”的生命力?

陳再勛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村超”將繼續秉持開放、包容的姿態,激發出更多的創意,“只要我們堅持本心,‘村超’的純粹會深入大家的觀念之中,它會成為一個IP和舞台。”

他歡迎全州、全省、全國甚至全世界的球迷,帶着不同的民族文化和美食,通過足球前來展示和交流,“用足球的魅力把大家吸引進來,形成一個漩渦的中心,讓它轉得越來越快”。

此外,陳再勛還認同孫若風的一個觀點,“村超”的可持續發展,離不開“從網紅到品牌的跨越”。

榕江正在註冊商標,推進“村超”品牌落地。同時與意向企業合作,推出王老吉刺檸吉、“村超”可樂等相關聯名產品,發展運動裝備產業,給“村超”賦能。

“‘村超’最終要形成‘造血功能’,有產業落地,有經濟收入,才有根基、動力和未來。”陳再勛說。

2023年7月15日,貴州榕江鄉村足球聯賽現場,原央視體育節目主持人黃健翔與觀眾互動。(人民視覺供圖)

“跟着賽事去旅行”

中國企業家博鰲論壇舉辦期間,多個平行論壇同時進行,其中,文旅體融合發展論壇由新華每日電訊主辦。包括榕江縣在內,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山西省大同市、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東勝區、浙江省德清縣等地分管文旅工作的官員,以及業界、學者共論文旅體融合發展。

孫若風在發言時表示,目前,文旅融合正在向縱深推進,不僅文化產業和旅遊業實現融合,文化事業特別是公共文化服務也加入進來,融合成為創新着力點和突破口。

2023年以來,隨着文化和旅遊消費復蘇,文體旅融合新業態持續湧現。2023年11月,文化和旅遊部印發的《國內旅遊提升計劃(2023—2025年)》明確提出,要“培育文體旅、文商旅等融合發展的新型業態,打造‘跟着賽事去旅行’ 品牌項目”。

“當文旅觸達體育,就成了一個爆款。” 在孫若風看來,這是因為它順應並推動了形神一體的中國文化心理、大眾文化大眾旅遊大眾體育行業改革的社會需求。

孫若風認為,在當前的融合發展中,要加強以科技為支撐,參與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進入智慧文旅平台,讓數字文旅成為行業、企業“微生態”中的健康活躍成分。

南方周末記者 杜寒三

責編 錢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