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積極看多2024年世界經濟,認為第二大經濟體仍然面臨挑戰






高盛近日發布了一份名為《2024年全球經濟表現將好於許多人預期》的報告,報告認為2024年全球GDP預計增長2.6%,要好於預期。


其中,美國將以2.1%的GDP增長,再次遠超其他發達經濟體印度在主要經濟體中預計表現最好,將有6.3%的增長,而中國則有4.8%的增長。


並且認為,許多大經濟體在2024年將避免衰退,而美國陷入衰退的概率僅有15%,可以說非常積極樂觀了。


雖然加息和緊縮政策繼續拖累G10的經濟增長,但最嚴重的時期已經過去,而貨幣政策對GDP增長率的最大影響大約在兩個季度後發生。在市場普遍押注美聯儲明年降息的情況下,高盛堅定認為,不大可能在2024年下半年之前降息。


其實這個觀點,跟主流觀察者基本保持一致,這也正是有觀察者認為,美國2024年上半年有可能會陷入短暫性衰退的原因。


對於全球投資者來說,更關注美聯儲的動向。




當市場普遍認為美聯儲加息已經結束的時候,就在上周,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又對市場進行了敲打,聲稱加息依然存在可能性。這讓氣憤的觀察者認為,鮑威爾恐怕只是在口嗨,當前屬於美聯儲“意念加息”時間段。


11月14日,最新的數據顯示,美國10月未季調CPI同比上升3.2%,為今年7月份以來的新低,核心CPI為4%,雙雙均低於預期。美聯儲12月份加息的概率,再次大幅下降。


我們甚至可以這麼說,自7月份以來,美聯儲一直在“威脅”市場仍有加息的可能,9月份、11月份,均暫停了加息,當前來看,12月份將大概率再次暫停加息。


擺在美聯儲眼前的問題是,沒有勇氣宣布本輪加息已經結束了,畢竟距離2%的通脹目標仍有一段距離。


時間是良藥,閑閑財經甚至可以斷定,時間越長,美聯儲加息概率越低。我們甚至可以替美聯儲宣布,2023年7月份那次加息,就是本輪的最後一次。


正像高盛所言,貨幣政策縮減對市場衝擊最嚴重的時期已經過去,而對美國GDP增長的影響,會在2024年的上半年出現。


但當全球投資到了明年第一季度的時候,就會堅定地相信美聯儲本輪已經加息結束了。





我們再看看,高盛眼中的中國經濟。


短期來看,“中國製造業反彈弱於預期導致的工業活動疲軟等不利因素會在今年內消退,製造業將恢復到長期趨勢水平”。這是立足全球來看製造業的,談製造業當然離不開中國。


製造業是我們的立國之本,從我們的直觀感受來看,2023年第三季度,國內製造業已經出現了明顯企穩,但還不夠強勁,這足以讓股市觸底。高盛看多滬深300指數,認為2024年有16%的上漲空間。


中期來看,認為第二大經濟體仍然面臨挑戰,主要有兩方面:其一,認為房地產行業低迷可能會持續下去,悲觀情緒甚至會根深蒂固;其二、人口老齡化等問題,致使經濟長期放緩可能會持續下去,這個觀點很有點類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看法,不排除二者進行了互相借鑒。


閑閑財經稍稍有不同的觀點,用房地產悲觀情緒可能根深蒂固描述,有點誇大了。無論是國內觀察者,還是國際觀察者,有相當一部分人的觀點將中國房地產現狀與30年前的日本房地產行業情況作類比。


中日房地產本質不同在於:中國人口眾多,地大物博。即便遇到一輪房地產危機,很難像日本那樣影響深遠,更何況,本輪房地產調整,是主動積極刺破泡沫,而不是任由市場破裂的。根深蒂固的悲觀情緒肯定不存在,明後年企穩是大概率事件,這恰恰為高質量發展贏得了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