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領春節消費“新食尚”,廣東首提預製“年菜”解決“年夜煩”

第四季度是衝擊全年目標的發力重點,全力以赴拼經濟的廣東,再度找到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10月27日,首屆“年菜”領軍企業座談會在廣州舉行,原定30家企業參加的閉門會議,吸引了全國各地的預製菜企業蜂擁而至,最終變成超百家企業參加的研討會,更有德國採購商連夜打“飛的”趕來,只為廣東拋出的一個“年菜”概念,要用“工業鍋”炒“農業飯”,讓年夜飯不再“年夜煩”。

首屆“年菜”領軍企業座談會在廣州舉行

從“年魚”到“年菜”引領春節消費“新食尚”

去年同樣這個時候,廣東首提“年魚經濟”,推動水產品節慶化,“年魚”以“年年有餘”成為春節消費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今年,當廣東再度拋出“年菜”這個新概念時,全國的預製菜企業都沸騰了。10月27日的首屆“年菜”領軍企業座談會,吸引了來自雲南陝西廣西、新疆、河南福建山東北京香港等地的預製菜企業蜂擁而至,硬生生把一個小型閉門會議,變成一個160多位全國企業代表、專家學者參加的大型研討會。

原定兩個小時的會議,因為“搶麥”的人實在太多,硬是開了3個小時才結束。不少企業代表站起來發言說的第一句話就是:“這是我第一次參加要搶麥才能發言的會議”“我已經站起來了三次”“終於排到我了嗎”……

預製“年菜”解決“年夜煩”

“年菜”經濟的背後,與會代表看到的是勃勃的商機、看到的是預製年夜飯的廣闊市場。

來自山東濰坊、專業做鵝肝加工的山東春冠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馬立君提議,年夜飯應打破地域局限,推出融合南北菜系風味的特色菜品,成就“天下一桌好飯”;新疆喀什泓盛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功專業從事辣椒相關產業,他希望以“年菜”為橋樑,致力於預製菜在新疆市場的拓展;西安緣聚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優提議,把全國年菜研討會移師到陝西舉行……

五湖四海的預製菜將共享“年菜”經濟

如何做好“年菜”經濟?“年菜”首創企業之一的新又好集團董事長楊啟柱說:預製菜在許多國家已經是成熟的產業,實現了“廚房革命”,讓消費者吃得便捷、健康、營養。預製菜在我國應該談的不是“要搞不要搞”的問題,而是怎樣“才能搞好”的問題。預製菜是時代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產物,年輕人需要、銀髮族更需要,而現代的技術、裝備又足以保障高質量發展。“年菜”則是預製菜服務消費者的一個“支點”,春節,廣大消費者對年夜飯要求高,如果能推出健康、營養、美味、適銷對路的“年菜”,其意義重大。

聞訊趕來參會的廣西東盟經開區管委會主任左偉表示,東盟經開區要成為中國年菜東盟原材料的採購地、中國年菜東盟出口的“橋頭堡”,要努力成為東盟年菜全產業鏈的集合地。

廣西南寧市賓陽縣縣長梁展凡則一語驚人,要爭當第一個“年菜縣長”。

而雲南富民縣委書記周燕,聽到了“前方”參會企業的彙報,當即聯繫,下周一即飛赴廣東,攜“雲南米線”等優勢爭當“雲南年菜”第一縣。

山東省農業農村廳一級巡視員林國華一直與參會的山東企業溝通,會議還在進行中,便作出儘快組團推動山東、廣東“雙東”協作的動議。

與會的不少參會人員還激動地認為:世界上本沒路,路是開出來的。與其躺平,不如站起去開路,“年菜”就是在經濟下行的壓力之下的躬身前行。

當天下午,早已開完會的很多企業代表還久久不願離去,各種合作和碰撞一直進行中。

德國採購商凌晨4點打“飛的”而來

薇娃集團公司CEO王麗潔是長期生活在德國、從事外貿工作的華僑,10月27日凌晨4點,她打了一架“飛的”落地廣州,開會的時候時差還沒倒過來。

“說起‘年菜’這個詞,我第一反應是挺傷感的。春節是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但在德國或歐洲其他國家,這就是普通的一天。我們也會吃一頓中餐慶祝一下,但都不好吃,最後也就只是吃一頓餃子。”

德國採購商王麗潔凌晨4點打“飛的”而來

王麗潔說,德國和歐洲多個國家對中國菜肴的接受度非常高。“酸菜魚在德國非常受歡迎。這個菜是香辣的,他們覺得很香,連湯都要喝下去。”她說,受當地政策影響,中國廚師很難到歐洲國家工作,也不像美國有華人聚集區。因此,歐洲對中餐龐大的需求,長期得不到滿足。如果把中國菜肴做成標準化的預製菜,就不需要廚師到歐洲。預製的中國佳肴可以從中國運過去,甚至可以將工廠建在歐洲,實現規模化生產。

“我認為,‘年菜’產業未來在海外的市場比國內還要大。”王麗潔說,“歐洲對食品進出口的管理非常嚴。我留意到今天來的有4家企業有出口資質,我也找他們聊了,如果他們接下來有好的產品,我就能在德國以及歐洲其他國家賣。我非常期待,希望儘快能在德國過上有正宗中國菜的中國年。”

線上參會的加拿大“廣東預製菜產業北美髮展中心”理事長林飛說:“加拿大華人眾多,和祖國在經濟文化等方面聯繫緊密。中國流行的事物,往往很快就能在加拿大出現。在多倫多溫哥華等加拿大主要城市,來自廣東和香港的華人是主流族群,消費能力很強。廣東是中國預製菜策源地,如今又開啟了‘年菜’研究。我相信,只要推廣得力,美味健康又便捷的廣東‘年菜’會深受加拿大華人的歡迎,也會更加豐富加拿大華人的年夜飯選擇。”

華餐出海數字化平台責人趙敏也是線上參會,她說:“年菜”的提出,是對農業升級迭代和預製菜產業個性化、場景化、群體化提出了拓展新業態思路。圍繞消費需求做產品才能獲得滿意度,希望推出健康、營養、美味的 “年菜”產品,讓廣大消費者接受。

聯合推出八大菜系、百款“年菜”

短短一個上午的會議,首屆“年菜”領軍企業座談會拍板落地“六件事”,包括召開“年菜”文化研討會;聯合推出八大菜系、百款“年菜”;建設“年菜”全產業鏈合作平台;建立“年菜”質量安全自律機制、探索推出年菜產業標準體系;組織“年菜”擂台賽;舉辦中國“年菜”交易會,“喊全球吃中國年菜”活動。

不少外地預製菜企業代表接受羊城晚報記者採訪時均笑稱,見證了廣東速度、廣東效率。

對於廣東預製菜的未來,廣東省預製菜產業聯合研究院院長徐玉娟認為:“年菜”的提出,體現了廣東預製菜產業界的擔當、作為、智慧,必將為預製菜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預製菜是餐飲業一場深刻而偉大的廚房工業化革命,它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是食品工業進步的象徵,也是社會進步的象徵。預製菜也是農業科學、食品科學向餐飲的滲透,是傳統烹飪產業走向科學化、工業化、標準化、營養健康化的必由之路。品質好的預製菜比家庭現做的菜肴更方便、更安全、更美味、更有營養。預製菜產業的發展需要“市場驅動”和“創新驅動”的“雙驅動”,預製菜產品要實現“文化價值”和“科學價值”的“雙價值”。希望廣東預製菜產業以科技塑造品牌、以科技提高生產效率、以科技提升品質、以科技支撐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文|記者許悅圖|受訪者提供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詹淑真

校對 | 趙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