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到中國禁令的苦頭後,美光想方設法自救,美國高官來華求情

據觀察者網報道,今年11月舉行的上海進博會,美國芯片龍頭企業將會參加,這將是美光第一次參展,但是美光公司方面高度重視,正在積極做着相關準備。官方的說辭是,美光希望藉助進博會的舞台,與中國的客戶加強交流與合作,但本質上,這是美光為了保住中國市場所做出的最新補救措施。

因為,作為美國的芯片巨頭,美光在中國的經營正面臨困境。今年5月,我國網絡安全審查辦公室依法對美光公司在華銷售產品進行了網絡安全審查。結果發現其產品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對我國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供應鏈造成了重大安全風險,影響我國國家安全。基於這一審查結果,中方叫停了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運營者對美光公司產品的採購。

而中方的這一措施很明顯讓美光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最新財報顯示,該公司今年第四財季(截至8月31日)的營收為40.1億美元,與上一財年同期的66.4億美元相比下降了40%。第四財季的凈虧損約14.3億美元,全年虧損58.3 億美元。

雖然美國開始不斷大力投資印度和日本,但是他們也心知肚明,自己根本離不開中國市場。作為一家存儲芯片供應商,美光在中國的業務佔據了營業收入的20%,所以嘗到了中國禁令的苦頭後,為了挽回中國市場已經想了不少辦法,不僅向中方承諾,會改進安全方面呢的漏洞,還決定在中國加碼投資。該公司已經在今年6月宣布,未來幾年將對其位於西安的封裝測試工廠投資逾43億元人民幣,包括加建新廠房,並引進全新且高性能的封裝和測試設備,進行芯片生產等等。

另外,美國參議院多數黨領袖舒默近日率團隊訪華,任務之一也是為美光求情,希望中國能夠對其網開一面,允許美光在中國市場推進業務,舒默還特地訪問了西安。

從這一系列動向來看,他們是徹底着急了,但是這些操作能不能幫美光贏回中國市場,恐怕還是個未知數,首先,雖然美光有意加大對中國的投資,但是規模並比不上韓國的三星、海力士美,而後面兩家企業已經拿到了美國商務部了豁免,今後即便沒有許可也能向中國市場提供設備,這也意味着他們將成為強有力的競爭對手,美國能不能比得過還是個未知數。而且,中國國內的儲存芯片製造商也已經逐漸崛起,對美光來說也不是個好消息。

回顧美國在芯片領域對中國採取的一系列措施,就可以看出他們有多麼不懷好意,先是聯合荷蘭、日本、韓國等盟友對中國進行封鎖,禁止高端芯片和相關設備和技術流入中國,等他們發現這一套失敗之後,又想方設法想要奪回中國市場,包括美國商務部對三星、海力士實施的豁免,本質上也是想要通過銷售和價格戰的方式,打壓剛剛興起的中企。歸根結底一句話,美國從沒有放棄敵視中國的戰略,還有外媒報道稱,拜登政府近期還擬定了新的制裁措施,要在芯片領域加碼制裁中國。

不過目前的事實已經足以說明,美國在高科技領域對中國的封鎖沒有成功,接下來再怎麼折騰也只會失敗,美國想一邊制裁中企,一邊要求中國對美企放行這一套是不同的,我們不接受美國的單邊制裁,如果美國拿不出誠意,只會讓美國的芯片製造商付出更大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