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億美元交易落空,威馬找到了楊瀾夫婦


記者|楊松

編輯|江昱玢

融資遭遇挫折,威馬迅速迎來了新的求購者。

9月11日晚,美股上市公司開心汽車宣稱,與威馬汽車簽署非約束性併購意向書,計劃增發一定數量的新股,併購其股東持有的100%股權。

“好事多磨,靜待花開。”威馬汽車創始人兼CEO沈暉曾發微博表示。

沈暉

“好事多磨”或指威馬歷時9個月,借殼上市失敗。9月9日,官方微博宣布,威馬自願終止與Apollo出行在港交所RTO進程。

沈暉有新的翻身籌碼。

早前,主持人楊瀾與丈夫吳征創辦的新能源品牌“集兆嘉”也對外稱,與威馬達成“資本層面深度戰略合作”。

找上門來的併購意向與合作需求,或是威馬絕地反擊的又一機會。

增發求購

“威馬汽車時尚科技的品牌和產品定位,和開心汽車的發展規劃非常吻合。”

開心汽車董事長兼CEO林明軍直言,通過這次併購合作,威馬汽車將擁有更大的資本舞台。

雙方互利互惠。

開心汽車攬下造車業務,威馬獲得紓困資金,看似一舉兩得。問題在於,威馬並不便宜,開心汽車有足夠的併購實力嗎?

威馬汽車投資人背景豪華,包括雅居樂集團、百度、騰訊、紅杉等明星企業與機構,累積融資額超300億元。以最後的D輪融資計算,公司估值逾70億美元。

去年6月,威馬提交招股書,衝擊港交所上市。年初,公告顯示,威馬準備借殼Apollo出行上市,估值縮水至25.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83億元)。

即便如此,這場併購仍是小魚吃大魚。要知道,開心汽車當下市值不過1億美元。

過去三年,開心汽車持續虧損,去年凈虧損8470萬美元。

再併購一個短期盈利無望的威馬汽車,對開心汽車並不富裕的現金流,更是雪上加霜。截至去年末,後者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僅710萬美元。

對於這場併購,開心汽車稱,計劃增發一定數量的新股。不過,公司股價在過去一年持續低於1美元,吸引投資人為這場併購買單,不算容易。

與此前高調宣布牽手Apollo出行不同,截至發稿前,威馬汽車官微並未回應開心汽車求購事宜,沈暉也未對併購表態。

發力商用

8月22日,一份通稿顯示,威馬汽車與集兆嘉智慧重工達成資本層面深度戰略合作。

具體合作方式是,雙方重組威馬汽車開曼境外公司“威馬新能源商用車集團”,以對標美國Rivian特斯拉Cybertruck”。

集兆嘉的控股股東,為吳征和其妻子楊瀾創建的陽光七星投資集團。據公開信息顯示,集兆嘉估值近500億。

據查詢,集兆嘉官網無法打開,相關公眾號“集兆嘉數字能源集團”沒有刊發過文章,身份頗顯神秘。

集兆嘉商用車型外觀自主設計稿,圖片來源:公開資料

天眼查顯示,北京集兆嘉能源有限公司,曾用名為“北京星光雲市場營銷策劃有限公司”,公司參保人數僅4人,持有集兆嘉智慧重工60%股權。

集兆嘉已向威馬新能源商用車下單20萬台物流車、售貨車,號稱規模“全球第一”。未來,還有每年上萬台公務車及網約車的訂單注入。

此前,威馬此前深耕乘用車市場,在商用車市場發力不多。

2018年,威馬汽車先後收購大連黃海和中順汽車兩家車企,其中包含具備商用車生產資質的產品線。截至目前,威馬並無公開的新能源商用車研發生產計劃,也從未展示過新能源商用車整車產品。

所謂20萬商用車訂單,公開信息沒有羅列具體客戶。新能源商用車市場不算大,去年國內總銷量不到24萬輛。

值得注意的是,對於這場合作,威馬同樣沒在官微公布合作消息。合作通稿中,只有“威馬發言人”表述內容,沈暉並未對此番合作站台。

出海缺錢

尋找合作夥伴同時,沈暉也在布局海外市場。

3月,威馬稱,在海外拿到萬輛汽車訂單;6月,公司向西班牙、德國發送樣車,進行經銷商巡展和樣車測試;7月,向以色列、阿聯酋交付首批汽車;8月初,正式落地迪拜

海外有訂單,沈暉的當務之急是讓工廠轉起來。無奈,資金窟窿難填。

2019-2021年,威馬三年凈虧損136億元。截至2022年三月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43.6億元,流動負債達82億元。

衝擊獨立上市失敗後,工廠停工、員工離職、線下門店停擺,壞消息接踵而至。

威馬門店負責維修保養的員工吳青告訴《21CBR》記者,今年元旦開始,所在門店已停止銷售威馬產品,剩的二三十輛庫存車,主要走經銷商渠道,幾乎沒有個人用戶購買。

由於官方配件無法發貨,對於到店維修保養的顧客,吳青只能讓他們自行購買配件,店裡無償幫忙更換。據他推測,威馬應該是拖欠上游供應商款項,導致對外不發貨。

威馬亟需救星。

1月,威馬汽車與Apollo出行達成戰略併購。

與Apollo出行的合作計劃中提及,所融資款項用來擴大集團供應鏈等,包括支付電池供應商產能的預付款項等。

如今一紙併購終止協議,讓本就燒錢的造車業務,更難維繫。

威馬兩大核心資產,溫州黃岡生產基地,均面臨多項司法糾紛,股權遭到凍結。8月,有供應商對黃岡生產基地申請破產重整

借殼上市失敗,新買家實力不明,當新能源汽車進入淘汰賽階段,距離頭部車企愈發遙遠的威馬,更難吸引到優質資金,重回牌桌上。

1月,沈暉轉發了一則電影片段,其中有句台詞“像牲口一樣的活下去”。9個月過去,威馬仍在尋找“活下去”的途徑。

(文中“吳青”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