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呂玥
最近幾年,已是品牌電商龍頭的寶尊電商仍在快速將盤子越做越大——
2021年,寶尊先後收購專註品牌戰略和運營的諮詢管理公司Full Jet、時尚品牌電子商務服務商奕尚,並投資了滑雪品牌NOBADAY和健康肉製品品牌本味鮮物;2022年年末,又收購了服飾品牌Gap的大中華區業務。
今年寶尊又有新動作:近期與美國品牌管理公司Authentic Brands Group(以下簡稱ABG集團) 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寶尊將負責運營ABG集團旗下Hunter品牌大中華區業務。同時寶尊還將與ABG集團成立合資公司,從ABG集團收購Hunter品牌在大中華區和東南亞地區51%的知識產權。
除了投資收購,寶尊在業務方面也有升級,從去年開始明確形成了“寶尊電商(BEC)”、“寶尊品牌管理(BBM)”和“寶尊國際(BZI)”三大業務線,各司其職又協同發展,共同作用下讓“全球品牌數字商業夥伴”定位逐漸清晰。
很多公司發展到一定階段,不論是尋找第二曲線還是拓寬業務邊界其實都很常見,這既是為了避免增長乏力,也是為了尋求跨越式發展。但不得不承認,像寶尊這樣能夠在短短兩三年內就把盤子做的這麼大的公司,在各行業里其實都不多見。因為很多時候一旦步伐邁得太大,這背後可能就是巨大的資源投入壓力,也可能是眾多業務難兼顧的風險。
那麼寶尊為何能運作起這個“大盤子”?具體又將如何整合這個“大盤子”?
翻看近日寶尊發布的2023年二季度財報,這兩個問題的答案逐漸清晰。
Gap毛利率穩步提升,戰略轉型有序推進
在此次財報中,有不少亮點數據是值得關注的:
收入方面,2023年第二季度寶尊凈收入23億元,同比增長9%。盈利指標亦有優化,電商業務板塊經調整經營利潤約為6083萬元,同比增長29%。
再細看經營層面,Gap中國貢獻收入3.2億元,可比口徑同店增長10%,毛利率持續穩步提升達52%,同時虧損較可比同期縮窄近半。這已經能夠印證,在寶尊的操盤之下,被收購不到一年時間的Gap中國已正在快步重回發展正軌。
提到 Gap,其實你我都並不陌生。這是一個擁有超過50年歷史的品牌,影響力覆蓋全球多個地區,業務涉及成人男女士、兒童服裝,以及配飾和個人護理產品等不同品類。作為Gap集團的子公司,Gap大中華區也已在中國市場紮根13年,擁有深厚品牌沉澱。
寶尊與Gap大中華區的合作從2018年就已開始,彼時寶尊更多是在為其做數字化創新,加速電商版圖布局,助力品牌實現線上業務的增長以及滲透率的提升。而收購後,寶尊獲得了Gap獨家授權,在大中華區生產、推廣與全渠道銷售Gap產品,且擁有中國產品設計權。
對比後不難看出,寶尊並不是只局限在做線上運營,而是深入到品牌發展的諸多關鍵環節中全方位支持。這其實也正是驅動Gap中國增長的關鍵所在。
具體來看,首先提升產品力是實現營收增長的第一驅動力,也是消費領域“顧客至上”這一理念落地的基礎。為此,寶尊為Gap中國組建了本地化的設計團隊,來開發契合中國年輕消費者喜好的產品;並且優化本地化供應鏈為品牌提供產能和產品質量雙保險,積累起時尚服飾品牌所必備的快反和速研能力。
近期GAP中國推出了全新風格服裝,既契合當下年輕一代的流行文化,也覆蓋到了日常、運動和都市生活等多種場景所需。而且品牌設計還特別注意到了亞洲消費者的版型尺碼差異,在聽取消費者意見後對其進行了改良升級。
其次,門店是直觀呈現品牌形象、與消費者溝通的重要窗口,因此寶尊也在這一方面進行了升級,包括改造門店形象和店內陳列來提升消費者體驗,優化促銷機制、完善門店管理制度以提高運營效率等等。從一個個細節處着手做改變,就能帶來重塑品牌故事的成效。
另外,如今的零售,線上和線下邊界已變得越來越模糊,數字化轉型已是必選項。寶尊品牌管理業務正全力推動GAP中國的數字化轉型有序進行,由此來提升品牌的差異化競爭力。據官方表示,預計9月底前寶尊就將完成GAP中國系統切換的過渡工作。
跳出快時尚以折扣為導向的銷售方式,去真正關注消費者體驗,以品牌與商品供應鏈雙重驅動品牌建設。歸總Gap中國的這些變化,其實也是在總結寶尊在“品牌管理”業務上的能力精進。寶尊已經有足夠強的能力,讓品牌釋放影響力的同時充分紮根本土,把握潛力仍足的中國市場。
又落一子
有了Gap中國這個樣本後,寶尊“牽手”Hunter後也有了更篤定的方向:進一步復用已有的積累,再打造一個標杆案例。
Hunter是一家英國原創高端鞋履和戶外服裝的先驅品牌,和Gap對比來看其實有很多相同點。
比如Hunter是全球知名品牌,影響力毋庸置疑。再比如Hunter也有相當長發展歷史,在160多年時間裡從專註橡膠靴產品發展成為了一個生活方式品牌。而且品牌目前的產品品類也很豐富,包括鞋類、外套、箱包和配飾,都是專為鄉村和城市環境下的戶外運動而設計。
在中國市場上,Hunter也並非新手。自2019年以來,Hunter就在大中華區的主要社交和電商平台上都布局了業務。同時,在過去的兩年時間裡,寶尊也一直是Hunter在中國的電商合作夥伴,成功幫助其推動線上業務增長及持續盈利。
不論是看中國市場的布局,還是看與寶尊的合作背景,Hunter其實也和Gap中國一樣,已有一定經驗積累。有此基礎,寶尊收購Hunter後也能順利地繼續去發揮自身優勢,形成一次“雙贏”。
站在Hunter的視角下,寶尊最重要的作用是可以助力品牌去更快跟上市場趨勢、把握機遇。
當下,國內的戶外運動正保持高增長態勢,據天貓與科爾尼聯合發布的報告數據顯示,預計2025年中國運動戶外市場規模將接近六千億元。國海證券也將美日發展經驗與我國戶外歷史發展周期進行了對比,認為“戶外熱”景氣周期有望迎來黃金十年。
有如此龐大且極具發展潛力的市場,作為戶外服裝品牌的Hunter在紮根中國的過程中,勢必會收穫更多增長。此時有了在品牌電商領域深耕多年的寶尊的助力,Hunter的行動會有更清晰方向,同時從產品到營銷再到運營等諸多行動也都可以加速,品牌的增長潛力有望獲得進一步釋放。
當然,不只是“加速”,寶尊會讓Hunter進入到深度、科學、系統化做全域經營的狀態中。
因為此前寶尊就已經在中國運營Hunter的電商業務,現在收購後,勢必還會去深化和延伸合作。而寶尊“品牌管理”最核心的是覆蓋線上線下全渠道的數字化能力,因此寶尊依靠其全渠道積累,下一步就能幫助Hunter進一步去同時拓展線上和線下渠道,整合協同,做全域經營。
當然能夠收購新品牌,對寶尊自身而言也大有裨益。
經過對兩大知名品牌的運營,寶尊自身在科技和品牌領域會有更多積澱,其業務線“品牌管理”的品牌矩陣進一步豐富,收入也可以有良好的增長態勢。
而更長線視角來看,通過與海外消費品公司合作,寶尊可以積攢起自身在海外市場上的品牌聲量和資源,從而吸引更多全球化的大品牌前來,與之構建起更多元化、更深入的夥伴關係。寶尊的「全球品牌數字商業夥伴」戰略定位隨之也得以夯實。
串點成線,連線成面
總結以上其實不難看出:寶尊並不是盲目地“做大盤子”,而是有清晰的邏輯,和讓邏輯落地的紮實功力。
何為清晰的邏輯?
其實這些年你會發現,不論是百年老牌還是新銳潮牌,全球的品牌都正處在數字化的兇猛浪潮中。零售線上與線下正在加速融合,品牌需要通過技術和數字化賦能,與消費者實現更加精準有效的互動。在這樣一個有旺盛市場需求的大背景下,寶尊能為全球品牌在中國提供全鏈路、全渠道、一站式的商業解決方案,就是一件幸運且充滿想象空間的事。
而寶尊為何能有讓邏輯落地的紮實功力,這來自於其與中國電商浪潮同涌十多年的積累。
成立於2007年的寶尊,可以說是國內資歷最深的品牌電商玩家,親歷了過去十餘年中國數字商業的狂飆式增長,目前能夠為品牌提供包括IT服務、數字營銷、客戶服務、店站運營、倉儲物流在內的一站式、全渠道、全鏈路商業解決方案。事實上品牌電商領域市場格局至今仍相當分散,參與者眾多但普遍體量較小,只做單一項目的“輕量”玩家更多。但從寶尊能提供的服務項目中能看出,寶尊是在“硬實力”和“軟經驗”上都有布局,稱得上是合格的“全球品牌數字商業夥伴”。
這也是寶尊能夠展開與ABG集團深度合作的原因所在。
ABG集團是一個全球性的品牌開發、營銷和娛樂平台,旗下擁有50多個標誌性和世界知名的生活方式、娛樂和媒體品牌。與ABG集團深度合作,在寶尊電商創始人、寶尊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仇文彬看來,是寶尊集團戰略轉型升級後,讓寶尊電商(BEC)、寶尊品牌管理(BBM)和寶尊國際(BZI)三大業務線合力去賦能全球品牌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後續與ABG集團在大中華區及東南亞地區持續擴大合作,寶尊自身將會有更多的發展機遇以及更大的發展空間。
回到最開始的問題,寶尊如何做大盤子、為何能做好,這其實是一個“串點成線,連線成面”的策略,看似兇猛,實則有序。
比如此前寶尊電商收購專註於品牌戰略和運營的諮詢管理公司Full Jet,使得寶尊的品牌理解能力和對品牌的吸引力都得到進一步強化,Full Jet的品牌資源也助力寶尊拓展了合作範圍。與復星時尚集團(開曼)有限公司達成戰略聯盟,讓寶尊在奢侈品賽道上前進了一大步,其影響力借奢品品牌也快速滲透到了更多領域。收購時尚品牌電商解決方案提供商奕尚同理,寶尊藉此也進一步滲透到了服飾品類並夯實其實力。
寶尊的每次收購、合作都是一種“知行合一”。“知”,是指其因為深耕市場多年,具備深刻行業洞察,所以才會有高度的趨勢敏感性,在趨勢變化時去率先捕獲機遇。“行”,則是因為在行業扎得足夠深,投入的足夠多,有積累豐富經驗和全球視野打底,寶尊才有了承接機遇的能力以及做好投資和收購的魄力。
將此次財報的最新成績數據、Gap中國被收購的進展,以及繼續展開收購的行動都整合起來看,寶尊已經走通了它想走的路。在其能力持續釋放和投入進一步落地的過程中,本就已是品牌電商龍頭的寶尊,將會保持在行業中先行一步的狀態,繼續開拓新的增長可能性,更多成績勢必還將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