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股的投資邏輯,大致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理解:
- 低估值。銀行股的估值水平相對於其他行業來說,一直處於較低的水平,尤其是在近年來,受到經濟下行、金融去槓桿、監管收緊等因素的影響,銀行股的市盈率和市凈率都遠低於歷史平均水平和其他行業的水平。低估值意味着銀行股有較大的安全邊際,下跌空間有限,同時也有較大的上漲潛力,只要市場情緒有所改善或者基本面有所好轉,銀行股就可能迎來估值修復的機會。
- 高分紅。銀行股的另一個特點是高分紅,由於銀行業務相對穩定,盈利能力較強,而且增長空間有限,銀行股通常會將大部分利潤以現金分紅的形式回饋給投資者。高分紅意味着銀行股可以提供穩定的現金流收益,相當於一種高息債券,對於長期持有的投資者來說,可以享受複利效應,提升投資回報率。
- 後周期性。銀行股還具有後周期性的特徵,即在經濟周期的後期階段,銀行股的表現往往優於其他行業。後周期性的原因主要是,在經濟下行時期,銀行業務受到較小的影響,而且風險釋放後,不良率和撥備率都有所下降,利潤率有所上升;同時,在經濟下行時期,貨幣政策往往會轉向寬鬆,利差和凈息差有所擴大,利息收入有所增加;此外,在經濟下行時期,市場風險偏好降低,投資者更傾向於選擇低估值、高分紅、低波動的銀行股。
綜上所述,銀行股的投資邏輯就是看好未來的“中國崛起”,在銀行中選擇最優秀的公司,長期持有,享受高分紅和估值修復帶來的收益,並抓住後周期性帶來的機會。
“銀行股的投資邏輯,你了解嗎?”相關視頻
-
22:15
-
11:07
-
5:50
-
8:07
-
11:37
-
30:33
-
4:17
-
12:10
-
10:56
-
22:46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財經分類視頻推薦
-
3:11
-
1:07:19
-
39:24
-
1:13:12
-
49:29
-
2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