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名董事辭職,×ST紫晶觸及重大違法強退,股民可索賠

雷達財經雷助吧出品 文|馮秀語 編|深海

5月8日晚,*st紫晶披露了關於公司董事離職的公告,公司董事會於近日收到公司董事鄭穆、羅鐵威、鍾國裕、李燕霞、溫華生、獨立董事蔣禮宇的辭職報告。

具體來看,董事鄭穆、羅鐵威、鍾國裕、李燕霞因其個人工作安排及其他原因,辭去公司第三屆董事會董事職務。

董事溫華生因個人工作安排等原因,現辭去廣東紫晶信息存儲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第三屆董事會董事職務,董事溫華生的辭職將導致公司董事會低於法定人數,公司已經啟動董事補選工作,其在公司董事補選工作完成前將繼續履行董事職責。

此外,董事溫華生提醒股東及相關債權人注意的風險事項如下:

(1)公司存在重大違規擔保行為,違規擔保資金的準確用途和最終去向公司並未向本人完整披露,上述違規擔保資金最終去向用途、是否存在如侵佔挪用等其他違法違規行為有待進一步核查後予以確認。

(2)2022年11月至今,公司公章與銀行ukey 的共管機制失效、持續督導機構的監管工作受影響,公司管理層至今未向全體董事提供這段期間公章與銀行ukey 使用情況的自查報告,因此無法確認這段時間公司是否存在應披露未披露事項或存在其他違法違規行為。

(3)公司存在大量應收賬款、預付賬款、其他應收款,此前應收賬款長期回款狀況差(包括未被認定為虛增收入的部分亦是) 、公司出現債務違約,董事會曾督促公司管理層加快回款。2022年10月,公司機構股東達晨財智向董事會發函要求公司聘請獨立第三方對部分應收賬款進行專項審計,公司過半數董事(含三名獨立董事) 於當月發起了相關提案,要求對部分客戶進行第三方專項審計並履行披露義務,但公司未能有效落實此項工作。

(4)公司尚未聘請2022年年度審計的會計師事務所,上述問題未能通過審計作核實,公司也存在因不能按期披露2022年年度報告而面臨終止上市的風險。

獨立董事蔣禮宇因個人工作安排等原因,向公司董事會請求辭去公司第三屆獨立董事一職,同時辭去公司董事會審計委員會主任委員、提名委員會委員及薪酬與考核委員會委員職務。在新任獨立董事到任之前,其會繼續勤勉盡責履職。

此外,蔣禮宇提醒投資者、相關債權人關注以下風險事項,包括公司觸及重大違法強制退市風險、不能按期披露2022年年度報告而面臨終止上市的風險、公司存在重大違規擔保行為、公司持續經營能力存在重大風險等事項。

值得關注的是,*st紫晶觸及重大違法強制退市風險,由此可能引發股民的民事索賠。吳立駿律師告訴雷達財經,上市公司不當行為給投資者造成損失的,受損投資者可索賠。凡是在2021年4月29日收盤持有或者2022年2月11日收盤持有*st紫晶股票的投資者,可通過公號“雷助吧”(雷助碼:01)報名,免費參與索賠。獲賠前無任何費用。

天眼查顯示,*st紫晶成立於2010年,於2020年2月26日在科創板上市,是一家以從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為主的企業。

根據此前公告,*st紫晶股票自2023年4月24日開市起停牌。後續公司可以根據規定申請聽證,提出陳述和申辯。若公司股票被終止上市,自交易所公告對公司股票作出終止上市的決定之日後5個交易日屆滿的下一交易日起,公司股票復牌並進入退市整理期,並在股票簡稱前冠以“退市”標識,退市整理期的交易期限為15個交易日。交易所將在退市整理期屆滿後5個交易日內對公司股票予以摘牌,公司股票終止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