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的a股可以說是很熱鬧了。大盤全天低開高走,滬指漲超1%創年內新高。截至收盤,滬指漲1.42%,深成指漲0.47%,創業板指漲0.26%。
除了大盤讓人感覺“牛回速歸”,幾乎所有的炒股軟件、平台還關注着另一件大事,那就是“中國移動總市值超過貴州茅台”。從中國石油到工商銀行再到貴州茅台,時隔不足三年,a股“市值一哥”盤中再度易主。4月17日,中國移動早盤股價大漲超4%,總市值突破2.2萬億元,超越貴州茅台,成功登頂a股市值榜第一。不過,截至當日午間收盤,中國移動總市值下降至2.18萬億元,略低於貴州茅台的2.184萬億元總市值。
漲漲漲!創10個月以來新高
17日滬深股市上午單邊上攻,下午漲幅加大。最終,滬指上漲1.42%,深市上漲0.47%,創業板指上漲0.26%,科創50指數上漲0.34%,兩市成交超1.12萬億元。板塊方面,石油石化、家電、券商漲幅居前,傳媒、計算機、通信跌幅居前。
17日滬深股市放量上攻,滬指早盤略微低開後一路單邊上漲,下午漲幅逐漸加大。收盤時上證指數接近3400點,創出10個月以來新高。兩市成交量居高不下,仍在11000億元以上。
今天盤面上,藍籌股全線飄紅,低價大盤股如石油石化、銀行板塊一路上漲,排在漲幅榜前列。高價科技股如通信、電子、計算機等板塊出現調整,但通信板塊中中國移動等三大運營商全部上漲。藍籌股中的第一高價股貴州茅台也以紅盤報收。
在滬深股市各大指數中,上證50指數漲幅最大,就是大盤藍籌股漲幅超過中小盤股。大盤藍籌股業績穩定,但總市值大,過去漲幅往往落後於中小盤股。中小盤股的上漲往往以未來的成長空間為概念,來吸引資金。上漲板塊從成長股轉向績優股,顯示資金注重價值投資。
總體上個股漲多跌少,兩市超2600隻個股上漲。滬深兩市今日成交額11209億,較上個交易日放量59億,其中滬指成交金額創年內新高。北向資金全天凈買入19.18億元,其中滬股通凈買入31.68億元,深股通凈賣出12.5億元。
中國移動總市值破2.2萬億
4月17日,中國移動股價迎來一波大漲,盤中一度漲超4%,總市值超過貴州茅台。
交易行情顯示,中國移動4月17日小幅低開0.01%,開盤後公司股價保持震蕩走勢,不過在上午10點5分之後,開始出現幾筆大額買單,中國移動股價直線拉升,盤中最高漲近4.8%,總市值達2.2萬億元。
貴州茅台則在4月17日高開1.55%,開盤後公司股價保持高位震蕩態勢,總市值保持在2.18萬億元,被中國移動2.2萬億元的總市值超越。不過,截至4月17日午間收盤,中國移動股價漲幅縮窄至3.76%,報102元/股,總市值為2.18萬億元;貴州茅台股價漲幅1.46%,報1738.39元/股,總市值為2.184萬億元,中國移動總市值略低於貴州茅台。
目前中國移動、貴州茅台均已披露2022年全年業績情況,從兩家公司盈利能力來看,中國移動遠在貴州茅台之上,其中貴州茅台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約為1276億元,實現歸屬凈利潤約為627.2億元;而中國移動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約為9373億元,實現歸屬凈利潤約為1255億元。
4月16日,貴州茅台也對外發布了一季度主要經營數據公告,經初步核算,今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391.6億元左右,同比增長18%左右;實現歸母凈利潤205.2億元左右,同比增長19%左右。
據了解,中國移動是ah兩地上市個股,4月17日公司港股股價也出現上漲,截至午間收盤,公司港股股價報68港元/股,總市值為1.45萬億港元。
未來,兩家上市公司之間的市值較量,大概率還會繼續上演。
a股三大運營商受熱捧
實際上,一個月前,中國移動股價一度飆漲,突破2萬億元大關,直追茅台。對於“大象起舞”,市場認為,這背後既有數字經濟迅猛發展的時代紅利,讓中國移動作為新型信息基礎設施而獲得更大發展空間,同時也與中國特色的估值體系緊密相關,曾被資本市場長期低估的“中字頭”國企,估值正在回歸與重塑。
特別是後者,被市場稱為“中特估”概念備受關注。4月17日,上證指數以1.42%的大幅上漲表現非常搶眼,主要就是由於受到“中字頭”板塊大漲的帶動。比如“三桶油”集體大漲,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海油漲幅分別達到6.38%、4.10%、4.75%。保險股中,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太保漲幅均超4%。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中特估”板塊今年多次領漲市場,形成了比較強的賺錢效應,也吸引了更多資金的關注。“中特估”也是屬於估值低、業績優良的板塊,探索中國特色估值體系有望提升低估值藍籌股的估值水平,二季度市場風格有望切換到業績優良的藍籌股上。
將中國移動股價表現拉長來看,自2022年8月便開啟一波大漲。除了中國移動之外,同屬於三大運營商的中國電信、中國聯通股價也連番走高,其中中國電信自今年1月20日至今,區間股價累計漲幅近六成。
截至4月17日午間收盤,中國電信、中國聯通股價分別報6.98元/股、5.87元/股,總市值分別為6387億元、1867億元。高禾投資管理合伙人劉盛宇表示,自2022年下半年以來,受國、央企估值重塑,6g概念爆炒以及數字化轉型持續推動的影響,a股三大運營商受到了投資者熱捧,股價出現大幅拉升。
萬億市值個股還有這5隻
經東方財富choice統計,截至目前,a股萬億市值個股還有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石油、農業銀行、中國銀行等5股。
截至4月17日午間收盤,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石油、農業銀行、中國銀行總市值分別約為1.67萬億元、1.56萬億元、1.33萬億元、1.14萬億元、1.05萬億元。從上述5股的盈利能力來看,工商銀行、建設銀行2022年實現凈利潤均超3000億元,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實現凈利潤均超2000億元,中國石油實現凈利潤則超1000億元。
寧德時代、中國人壽、中國海油3股總市值則在9000億元以上,其中寧德時代總市值逼近萬億元,截至4月17日午間收盤,總市值達9887億元。
另外,經東方財富choice統計,總市值在5000億元以上個股還有比亞迪、五糧液、中國電信、中國神華等8股;千億市值個股則共有146股。
行業專家:
中國非理性炒作白酒的時代已經過去
中國移動市值反超貴州茅台,被行業視為劃時代的事件。有分析人士指出,今年以來數字經濟板塊熱度攀升,科技創新、新基建等概念更加受到資本市場的關注。
該事件對於整個白酒板塊的影響,一部分聲音認為,茅台的稀缺屬性不變,資本市場依舊看好茅台,白酒板塊景氣度還是向上。“茅台品牌已經成為消費者體現‘馬斯諾需求層次論’——自我價值實現的需要的符號,以茅台為代表的中國白酒行業景氣度向上。”白酒營銷分析師肖竹青表示。
但也有聲音指出,白酒投資正在回歸理性。酒類分析師蔡學飛表示,中國移動超越茅台市值,再疊加前段時間股市三條紅線對於酒行業的限制,可能意味着中國非理性炒作白酒的時代已經過去。
“白酒資本狂熱周期結束,資本市場對於後疫情時代的中國酒類估值與評價體系發生了變化,中國酒不斷剝離投資等金融屬性,開始逐漸回歸為社會釀造美好生活的品類本質。”蔡學飛進一步指出。
(綜合央視財經、北京商報、每日經濟新聞、北京日報客戶端等)
編輯:常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