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惠城環保
去年10月24日,惠城環保公告定增計劃:
注意這個裡面表面是定增,但是實際上是向特定對象增發,也就是向大股東定增,將大股東的持股從27.89%增加到43.22%。而定增股價範圍則是從(8204/2700)3.04元到(31644/2700)11.72元,而當時的收盤價為15.15元。似乎定增的基準價應為11.72/0.8=14.65元,看起來似乎向上的空間不大...
但是大股東定向定增完全等同於大股東出手增持自己的股票,至少說明對公司未來說是信心十足,所以這是一個顯而易見的利好!因此我在去年12月27日回調時提示,我持有此股票。
這個時候群友的判斷開始登場了:
這個讓我有喜有驚:喜是大家開始有獨立的判斷,驚的是大家沒有努力去判斷,努力去發現邏輯。最後惠城環保走成了這樣:
而今天收盤價是42.28,綠色調整時間是我提示大家的區域:
那麼有沒有人認真去想過,為什麼會這樣呢?主力是怎麼操作的呢?這裡我簡要給大家分析一下:
首先主力藉助定向定增(也就是大股東增持)製造神秘感的利好,然後逐步拉升,為什麼又是藉助利好拉升呢?因為現在的股價根本無法去定增,價格太高了,無法在定增計劃的範圍之內。那麼拉升後怎麼辦呢?借高位出貨,做高拋低吸(低吸是指打壓股價後完成定增):
至於這個堅持的股東與大股東是什麼關係,會不會是左手套右手,我們不得而知,但是這就是一次完美的高拋動作,至於什麼時候低吸,這個我們後續再去觀察吧,我相信大家能看到高拋後低吸的時刻!
2、北汽藍谷
關於北汽藍谷的定增,我專門寫過文章:如何看待北汽藍谷的定增?
由於北汽藍谷的定增是等比例的定增,也就是大股東並沒有事實上去增持股份,因此更多的就是把價格壓縮到定增範圍之內,如果不定增成功,北汽藍谷是虧損的,就關門倒閉了,但是北汽是北京國資委的央企,她是不會倒閉的,所以定增成功後,股價就會拉升!這個和惠城環保給大股東定增完全是兩個邏輯!
這個定增是2022年的定增,我想跟大家說說北汽藍谷2020年定增後股價的邏輯:
北汽藍谷自2018年借殼上市以來,已經在2019年和2021年通過定增分別募資10.34億和54.50億。倘若算上最新的定增計劃,近4年北汽藍谷向市場要了145億元。其中屬2021年的定增最為精彩:
1)2021年的定增中,除了大股東北汽集團,北汽藍谷還引入了寧德時代、北京電控、財通基金、平安資管等投資者。
2)伴隨着定增,北汽在2021年上海汽車展商首次攜帶huawei inside展示華為概念的搭載激光雷達的自動駕駛版本,號稱國產自動駕駛第一車。
3)隨着寧德時代這個股東的引入,加上華為的合作,定增完成後,股價一路上揚,從4元暴漲到19元,主力和柚子邊拉邊出完成高拋。
4)主力柚子在拉高出貨後,隨即進入了融券做空模式,一方面大量融券,另一方面不斷發布hi版本延遲交付的消息,等到長安阿維塔上市,將利空做到最低點後逐步又開始了低吸。
多麼優秀的高拋低吸呀,第二次定增是否會延續過去的故事?讓我們拭目以待!
中國大a,最終還是要靠以價值為錨的趨勢投資(高拋低吸),長期持有並一直分紅送股等待上漲的時代可能一去不復返了(例如過去的萬科、茅台)!
以上信息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