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的“幸福密碼”藏在哪裡?來聽聽這幾位成都人的獨特感受

12月21日,由《瞭望東方周刊》與瞭望智庫共同主辦的“2022中國幸福城市論壇”在杭州舉行,同時發布了“2022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單。在成都、杭州、寧波、廣州、南京、青島、瀋陽、長沙、合肥、西寧等綜合排名前10的城市中,成都再一次脫穎而出,位列“2022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名單榜首。

連續14年榮膺“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冠軍,成都的“幸福密碼”在哪裡?紅星新聞記者採訪了各行各業的成都人。

幸會文化CEO徐晨郗:

在成都創業,能感受到開放、包容、自由

“成都能再次入選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單,是意料之中的事。雖然2022這一年不容易,但是這座城市給予在此生活的每一個人的支撐力,是能夠感受得到的。”12月21日下午,忙碌了一整天的幸會文化CEO徐晨郗從朋友圈中了解到成都再獲“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第一名的消息後,發出了上述感慨。

“80後”徐晨郗來自四川德陽,今年是她紮根成都的第14個年頭,也是她立足成都時尚行業的第8個年頭。如果說成都的幸福感有哪些,在徐晨郗的腦海中,時尚註定是一個“關鍵詞”。

2014年,徐晨郗和創業夥伴啟動了自己的創業項目——一個聚焦時尚行業的新媒體,他們期待能夠在成都做成一個時尚品牌。其實,徐晨郗和創業夥伴的信心來自於成都雄厚的現代服務業。隨着早前成都的太古里、IFS相繼建成投用,城市消費升級明顯,時尚圈壯大之際,時尚文化蓬勃發展,就在那時候,徐晨郗發現,時尚產業的資訊藉助現代新媒體的傳播,能夠帶來創業機遇。

徐晨郗

將時尚信息變成價值資訊,進而變成自己的創業項目和事業,這是她在成都創業感到幸福的一大原因。“創業初期,我們出去跑業務,成都的客戶沒有聽說我們是自媒體就對我們低看一眼,而是看重我們的專業能力。基於我們的專業能力,給予我們發展機遇。”徐晨郗說。

後來,隨着業務發展壯大,徐晨郗所在公司的品牌在圈子內有了口碑。“成都的商業發展過程中,能夠切實地感受到開放、包容、自由,我們能夠在這片商業土壤中,去播種希望的種子。只要認真耕耘,就能夠收穫自己想要的結果。”在徐晨郗看來,所謂幸福感,就是可以去做自己,去做一切想要嘗試的事情,不管基於團隊還是基於個人創業,成都都是可以提供讓人放手去探索的空間。

就在成都此次獲獎前夕,位於城南的SKP正式開業,將再度提升成都人的生活幸福感,徐晨郗也有了自己的新打算——繼續做好“時尚消費的參考書”,為喜歡時尚生活的愛好者,提供在這座城市時髦生活的渠道和方式。“我們也希望走出成都,用我們的方式,讓更多外地的朋友看到成都鮮活的一面。”

“90後”科技型企業負責人黃山:

成都獨具煙火氣,生活很有性價比

12月21日下午,成都市郫都區,成都越凡創新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黃山看到了成都再獲“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第一名的消息後,頓時回想起自己和這座城市的緣分,“今年是我在成都生活的第十二個年頭。”在接受紅星新聞記者採訪時,她講述了自己愛上這座城市的理由。

“90後”黃山曾在成都念大學,畢業之後選擇在成都工作。白駒過隙,在她看來,成都城市氣質中的一些元素一直未變。“在成都感到很幸福,這種幸福感體現在城市的煙火氣中,她滿足了我對理想城市的想象。”黃山說。

黃山

“大家總會說,要平衡好工作和生活,這其實是把工作和生活搞成了對立關係。生活和工作不應該是對立的,工作應該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成都獨具煙火氣的城市氣質符合我所憧憬的‘工作就是生活一部分’的美好願景。”黃山覺得,在成都每天即便處於高度忙碌的狀態中,但也沒有脫離生活的感覺,“身邊不少同事可以在忙碌一上午之後,中午到附近吃頓美食,下午更有幹勁兒。”

成都除了城市煙火氣濃郁外,還有生活方面的性價比優勢。“很多外地朋友發現,到成都之後不怎麼對生活感到焦慮了,相較沿海一些城市,這裡的生活、購房成本更低,幸福指數更高。”

在黃山看來,此次成都獲得殊榮,表明成都開放包容且煙火氣十足的城市氣質獲得了大家的認可,能幫助成都形成更好的城市口碑,吸引更多青年人紮根。

作為一名科技型企業創業者,黃山在思考如何為提升城市的幸福感貢獻市場主體的力量,“我們做服務機器人本體技術研發和服務,這些產品和服務能夠運用在社區、快捷酒店、寫字樓等消費場景中,通過替代人工,給城市生活帶來便捷性” 。

成都市經濟發展研究院城市發展研究所所長楊婷婷:

在成都,可體驗觸手可及的便利

通過手機刷到成都再獲“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第一名的消息後,成都市經濟發展研究院城市發展研究所所長楊婷婷內心既高興又平靜。作為一名成都市民,自己所在的城市獲得殊榮,她引以為豪,由於每天都在成都工作生活,她早已習慣了成都這座城市給自己帶來的幸福體驗。

城市的幸福感有很多計量的維度,在楊婷婷看來,成都豐富的吃喝玩樂體驗本身就代表着一種幸福感。

“作為成都市民,你可以隨時體驗到美味的火鍋、川菜,可以吃得幸福;成都擁有眾多茶館、Live house、劇本殺,在這裡可以玩得幸福;而在公園城市示範區的建設指引下,人們可以體會到公園城市建設帶來的生態福祉、文化福祉、社區福祉。”楊婷婷進一步說道,對成都人而言,現在走出家門,隨處可見口袋公園、微綠地,周末可以來一場綠道騎行或公園露營,人們沉浸其中,實現身心愉悅,這是在很多城市體驗不到的。

楊婷婷

城市的幸福感離不開文化底蘊的支撐,在成都這樣的歷史文化名城,市民能夠體驗到多元的城市文化魅力,這也給生活增加了樂趣,“比如,我們單位附近的琴台路,原來很不起眼的棗子巷,經過打造之後都呈現出濃郁的文化風貌,形成了特色業態,這些都是隨處可見的文化承載。”楊婷婷說。

此次成都獲得殊榮,其中一個考量因素便是城市治理。“成都不僅通過有機更新實現了老舊小區更新改造,實現外在煥新顏,更是通過未來公園社區建設,打造品質社區新標杆,推進‘15分鐘便民生活圈’建設,購物、醫療、教育、養老、托育等場景可見可得,這裡有着許多觸手可及的便利。”楊婷婷說。

“幸福”是個主觀標尺,因人而動。保持“幸福城市”榜首,不僅要保持原有競爭優勢,更要跟蹤人的需求變化。對此,楊婷婷進行了支招,比如,圍繞“更精明的消費”動向,發展高品質、高性價比消費業態;推進圍繞“後疫情”安全需求,發展無接觸經濟,進一步健全“微網實格”社區精細管理機制。

“同時,也要注意‘幸福’的均衡性,推動優質公共服務在中心城區、城市新區、郊區新城更均衡地布局,也通過人才交流、相互掛職等方式,促進更多人享受優質公共服務。”楊婷婷說。

紅星新聞記者 葉燕 宋嘉問 受訪者供圖

編輯 於曼歌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