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億元購置稅減征成效顯著 汽車行業呼籲減半政策延續

每經記者:段思瑤 每經編輯:裴健如

今年5月底,承壓下行的汽車產業迎來一劑“強心針”。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實施包括財政及相關政策、金融政策、穩產業鏈供應鏈、促消費和有效投資、保能源安全、做好失業保障、低保和困難群眾救助等工作6方面33項措施。其中,在促消費和有效投資方面,提出階段性減征部分乘用車購置稅600億元。

2022年5月,江西贛州,汽車生產車間內員工正在進行焊接工作 視覺中國

緊接着,財政部、稅務總局發布《關於減征部分乘用車車輛購置稅的公告》,對購置日期在2022年6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內,且單車價格(不含增值稅)不超過30萬元的2.0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減半徵收車輛購置稅。

相較於此前兩輪的購置稅減免政策,此次政策中對車輛的排量進行了提升(由此前的1.6L升至2.0L),同時對車輛的價格也作出了限制,30萬元以上的車輛不能享受該減免政策。由此可見,政策刺激的主要是面向普通消費者的大眾型乘用車,但車型覆蓋範圍大為擴大,不少豪華品牌車型包括在內。

按照10%汽車購置稅計算,減半徵收即購置稅降低為5%。以一輛單價30萬元(不含增值稅)的車為例,購置稅由3萬元降低為1.5萬元,節省1.5萬元。即使是單價10萬元(不含增值稅)的車,購置稅也可節省5000元。

這不僅對消費者來說是一大優惠,對穩定國內車市增長也起到了明顯作用。在政策實施後的當月,汽車市場就止住了連續數月的下滑曲線,6月國內乘用車市場銷量達到22.2萬輛,同比增長41.2%。同時,根據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數據顯示,6月1日~11月10日,2.0L及以下排量乘用車銷量約652.3萬輛,相比政策實施前5個月,環比增長20.6%。

得益於此,今年1~11月,國內乘用車市場累計零售銷量為1836.7萬輛,同比增長1.8%,同比凈增31.7萬輛。其中,6~11月,國內乘用車零售銷量同比凈增139萬輛,增量貢獻巨大。乘聯會預測,2022年我國乘用車累計批發銷量預計為2310萬輛,零售銷量預計為2100萬輛。

階段性減征部分乘用車購置稅600億元的政策,對豪華車市場的拉動也是顯而易見的。1~11月,國內生產的高端品牌乘用車銷量351.1萬輛,同比增長12.7%,已經超過去年全年339.1萬輛的成績。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這主要得益於乘用車購置稅減半政策對高端消費的拉動。

如今,隨着購置稅減半政策退出節點即將到來,越來越多的聲音呼籲,“乘用車購置稅減半政策能延續到2023年6月或年底。”

崔東樹認為:“如果在沒有乘用車購置稅減半政策支持的情況下,預計2023年乘用車批發銷量同比增長1%。其中,常規燃油車2023年累計批發銷量預計為1510萬輛,同比下降10%。若乘用車購置稅減半政策能延續到2023年6月或年底,可以實現乘用車梯度促消費政策的最大化效力,從而拉動車市實現較好正增長。”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陳士華也表示:“今年乘用車購置稅減半政策對穩定國內車市增長起到明顯作用,因此建議該政策能在2023年延續,到2024年開始按7.5%徵收,2025年再退出。”

此前,長安汽車黨委書記、董事長朱華榮也呼籲,相關部門應重視燃油乘用車購置稅減半政策的平穩過渡。他判斷,如果政策無法延期的話,明年第一季度汽車行業的銷量大概率會出現30%~40%的大幅度下滑。

雖然目前關於乘用車購置稅減半政策是否延期還未有明確消息,但工信部等三部門日前聯合印發的《關於鞏固回升向好趨勢加力振作工業經濟的通知》中提到,要進一步擴大汽車消費,落實好2.0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階段性減半徵收購置稅等優惠政策。

根據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近期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公布的數據,今年6月至11月10日,共為符合條件的乘用車減徵車購稅397.5億元。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