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團包機出海搶訂單:拼經濟,值得贊

文 | 靜子

自從廣東11月率先推出“粵貿全球”境外包機參展計劃以來,全國各地的包機出海“搶單團”日益壯大——

12月4日,浙江“千團萬企拓市場搶訂單行動”正式啟動;12月5日,四川“組團出海”赴歐洲拓展市場活動正式成行……這些聲勢浩大的組團出海模式,為外貿企業打開了出海商機,進一步增強了外貿主體的信心和預期。

穩外貿就是穩增長、穩經濟。今年以來,受外部環境趨緊、疫情短期衝擊等不利因素影響,我國外貿發展受到一定衝擊,但根據7日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今年前11個月,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仍達到38.34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8.6%,外貿進出口保持穩定增長,這凸顯的是我國外貿雖然面臨一定壓力,但產業基礎良好,韌性不減。隨着我國疫情防控面臨新形勢,多地政府牽頭率先“走出去”、積極“下海”尋商機、搶訂單,正是為外貿提質增效釋放動能的表現,對於穩住外貿基本盤、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具有深遠意義。

從“屏對屏”到“面對面”,從“線上直播”到“線下展示”,包機出海“搶單團”具有無可比擬的多重優勢,即洽談效率得到極大提升、參展效果好於預期。比如,在包機出海赴廣東(馬來西亞)商品展中,僅廣州就有11家企業參展,對接採購商520人,意向成交額達3000萬元人民幣,成交率高達82%。由此可以看出,各地聲勢浩大的包機出海搶單行動,既為外貿企業帶來了看得見的發展機遇,也釋放了“穩訂單、拓市場、增信心”的明確信號。

網絡圖片

為儘快克服疫情對經濟的影響,有效市場絕不能少,有為政府同樣不可或缺。在包機出海搶單行動中,多地政府瞄準外貿企業面臨的發展難題——外需走弱、訂單不足等,有針對性地提供多種便利,比如協調航班、縮短辦證時間、給予配套資助等,助力外貿企業迎難而上、乘風破浪。在推動外貿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政府搭台、企業唱戲,最大限度發揮政策組合效應和部門聯動作用,體現的是有為政府敢為善為、爭先進位的作風與態度。

艱難時刻,更顯責任擔當。對外貿行業來說,每年最後兩個月,尤其是臨近聖誕、年末等國外購物季,被業內普遍認為是“黃金期”。經濟大省要充分認識到,外貿發展面臨的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和不確定,但我國經濟韌性強、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外貿穩中提質的發展趨勢沒有改變。充分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不斷拓展對外經貿合作,以高水平開放促進深層次改革,推動外貿高質量發展,就一定能為穩住經濟大盤作出更大貢獻。

經濟恢復,勢要起而不可落。期待有更多的省份加入包機出海“搶單團”,繼續圍繞“拓市場”“強服務”等方面綜合發力,積極為外貿企業發展保駕護航,在更大魄力、更高起點上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

【作者】 孫文靜

南方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