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十年·奮進浦東】將攜多款創新藥物亮相進博會!這家跨國葯企在浦東不斷深耕開放式創新

從1928年成立時的化工集團發展到普葯公司,再轉型為創新型生物醫藥公司,優時比在“神經系統和免疫系統”的“專業賽道”上精耕細作,每年投入銷售額的25%以上用於持續開發創新療法和藥物,成為全球抗癲癇領導者,並在免疫系統領域獨樹一幟。

上世紀90年代早期,優時比就進入了中國市場,於2006年在浦東註冊,並於2021年獲頒跨國地區總部證書。立足上海,優時比不斷引進全球創新成果,多方合作,為促進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發展發揮着積極作用。

優時比中國總經理吳昕表示:“浦東良好的營商環境以及吸引人才、支持創新的政策,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也為生物醫藥產業的轉型升級提供了沃土。”

全球7大臨床開發中心之一落地上海

深耕開放式創新

2022年初,優時比一款處於全球3期臨床階段的抗癲癇產品Staccato®(阿普唑侖吸入粉劑)在中國獲得“突破性治療”認定,這是該新葯在全球監管機構中第一次拿到突破性療法的認證,有望成為首個按需、一次性治療即可快速終止活動性癲癇發作的創新療法,也將大大加速其臨床開發和申請上市的速度,惠及中國乃至全球患者。

記者了解到,註冊在上海浦東的優時比中國總部,也是優時比全球7大臨床開發中心之一。世界級水平的研發團隊紮根於此,開展着多個全球同步多中心臨床開發項目,並在中國這片創新熱土上關注並尋求早期研發的合作夥伴。

吳昕介紹,作為一家創新型的生物醫藥企業,優時比一直以來積極開展多方合作,擴大患者價值,推動專註領域的產業升級。2007年,優時比率先將第一個新型抗癲癇藥物開浦蘭®引入中國,15年來,攜手中國抗癲癇協會等業內專家、協會及基金會風雨同行,從城市到鄉村助力提升癲癇整體診療水平,改善癲癇患者全病程管理及其家庭的生活質量,並通過一系列企業社會責任項目,提升癲癇的科普教育、糾正社會對該疾病的錯誤認知,希望為患者營造更友好的大環境。


推動數字化創新

多方合作打造數字化醫藥生態圈

優時比是業內最早與數字化生態圈領先者合作的跨國葯企之一,在市場變化之初便已開始探索以數字化提升患者體驗、慢病長程管理的創新方式,先後與京東健康阿里健康、騰訊智慧醫藥、鎂信健康等合作夥伴開展了合作。

記者了解到,在2020年疫情暴發之初,優時比與京東健康在一個月內完成了首個單病種疾病館的搭建與上線,以確保慢病患者的治療可及性。為方便醫患交流、加強疾病管理,優時比攜手阿里健康搭建“雲端診療用藥一站達”的服務平台,為慢病患者提供更智能更全面的閉環服務,並改善患者體驗。

此外,為更好地為慢病患者提供幫助並深入了解患者需求,優時比與騰訊智慧醫藥聯手創建首個癲癇患兒健康社區“優癇圈”,為癲癇患兒及家長提供疾病科普。“希望讓所有需要的患者都能用上藥,優時比攜手商保合作夥伴聯手推出患者支持項目,讓更多有需要的患者能受益於產品的獨特價值,進一步提升藥物可及性和可負擔性。”吳昕表示。

對內,數字化轉型已深入優時比的日常運營方方面面的思維模式和工作方式。早在市場快速變化之初,優時比就將財務、營銷績效管理、市場等部門重新整合為I2I部門(Insight to Impact),產生可供優時比全球共享的高質量的數據和洞見。

藉助浦東良好營商環境

提升創新藥物在中國首發的可能性

今年,優時比將攜多款在研的和境外已批、國內尚未獲批的創新藥物首次亮相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這開放式的平台上為大家展示全球創新成果。這些創新藥物覆蓋神經系統、免疫系統、骨健康和罕見病領域,包括今年年初在中國獲得“突破性治療”認定的創新藥物Staccato®(阿普唑侖吸入粉劑)等。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浦東新區高水平改革開放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的意見》發布後,吳昕欣喜地看到《意見》中強調加大對企業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這對於上市企業,尤其是知識產權密集型的生物醫藥企業來說,是可持續發展的良好保障。

“中國是優時比全球的重點市場之一,我們非常期待浦東能加大對藥物研發,尤其是對早期研發的支持力度,進一步提升全球同步研發的創新藥物在中國首發的可能性。同時,也希望浦東總部經濟這張‘金牌名片’越來越閃亮,充分發揮引領區的作用,帶動經濟向更高能級發展。”吳昕表示。

文字:楊珍瑩

編輯:吳燕

* 轉載請註明來自浦東發布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