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提升氫能源戰略地位,氫能源汽車要取代電動車了嗎?

10月9日,深圳首個氫能產業園正式揭牌,深圳將以龍崗國際低碳城、龍華求雨嶺、鹽田國際氫能產業園為核心,圍繞質子交換膜、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關鍵核心環節,高水平、高標準打造配套設施完善、特色鮮明的市級氫能產業園區,集中建設配套服務平台和基礎設施。

而在9月底,上海首批氫能源燃料電池汽車上路運營,成為國內首批實現氫能源汽車商業運營的城市之一。

敏感的人或許已經留意到,全國34個省級行政區中,已有29個省(市、自治區)公布了涉氫政策。氫能相關企業超3900家,超過20%的企業是在一年之內成立。

北京、上海、廣州、深圳、蘇州嘉興、鄭州、張家口……越來越多的城市摩拳擦掌,爭奪這場氫能源革命的C位。

浪潮,還從一二線城市向小縣城蔓延。如皋常熟、張家港、南海定州……聽都沒聽過的十八線縣城,也在百億級氫能產業的夢想上蒙眼狂奔。

在新能源充電汽車正在如日中天的時候,為何越來越多的城市紛紛開始布局氫能源產業?難道純電新能源這條路真的走不通了嗎?

時間回到今年7月,在今年7月長江上游地區出現了罕見的乾旱氣候,導致長江水位急劇下降,隨後作為我國水電產能第一省的四川省出現了缺電情形,四川的朋友或許還記得今年八九月份最缺電的那兩個月大批純電新能源車主通宵排隊充電的情形。

在缺電和高溫的雙重刺激下,最苦逼的當屬那些新能源車主們,因乾旱而導致四川發電量急劇下降,間接也影響到了華東長三角地區,為了緩解用電緊張,很多充電站不得不將充電電流下調,很多快充充電站直接變成了慢充,而這又加劇了充電排隊時間。

自那時起,不少對純電新能源到底有沒有節能的聲音開始出現。據乘聯公布的數據顯示,截止2022年6月全國新能源車保有量達到1500萬台,純電新能源車超過了900萬台,在最近兩年新能源大潮下,新能源車正在加快普及。然而在新能源車普及的背後各種問題也開始出現。

新能源車續航與官方標註續航不符

七五折是目前國內大部分新能源車官方續航與實際續航的參考標準,以某品牌新能源車為例,其官方標註續航里程為530公里,但是有車主實際測試後發現該車實際續航里程僅為390公里,折算下來,實際續航與官方續航打了七五折,而這也是國內大部分新能源車官方續航與實際續航的打折範圍。

在網約車行業,目前在南方地區基本上已經實現了80%營運車輛都是新能源車的覆蓋規模,作為一輛營運車,不少網約車司機反饋,在氣溫超過35度後新能源車續航會下降大約20%,此外在氣溫低於10度的時候續航也會下降15%左右。

太熱不行太冷也不行,這是新能源汽車電池面臨的最大硬傷。而對於廣大網約車駕駛員而言,續航問題雖然可以通補電解決,但是最近幾年對於新能源車“費人”的傳言也漸漸多了起來。

純電新能源車“費人”?

最近幾年出現的網約車司機在車內猝死的新聞中,幾乎都是與綠牌的純電新能源車一起,於是慢慢地越來越多的網約車司機開始產生一種聯想,純電新能源車“費人”,甚至還有不少司機有模有樣的給出了證據。

“開電車一年以後腿毛基本上都掉光了”

“開了一年電車以後頭頂都變禿了”

“電車有輻射,會導致不孕不育

等等之類的言論開始流傳開來。

那麼新能源車真的有那麼可怕嗎?在汽車的電子設備運轉時,會產生電磁輻射,電磁輻射是電磁能量以電池波的形式,由源發射到空間和(或)在空間傳播的電磁現象。

聽到電磁輻射,大家可不要被專業名詞嚇到了,其實我們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電腦手機信號、打印機、電視等家電都會散發出電磁輻射,其實不只是純電動汽車,就連燃油車上的相關用電器都會發出電磁輻射。如果車友們覺得純電動汽車電池包括用電器產出的電磁輻射會更大一些,其實並沒有那麼誇張。

但經過層層的檢驗與核定,純電動汽車的電池輻射值是小於國際標準的,甚至有的燃油車還會更高一些,所以像曾經曝出的純電動汽車開久了掉發禿頭、眩暈等等情況都是沒有經過專業驗證的。

而最近幾年我們在網上看到的為何猝死的網約車司機都是在電車上,主要原因有以下兩點:

第一、這些猝死的司機基本上都是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而在這些城市中,新能源普及程度較高,以廣州、深圳為例,目前深圳全市的網約車營運車輛基本上實現了95%以上的覆蓋,所以如果有司機突發疾病倒在車裡,也大概率會是新能源車。

第二、從業者數量上一線城市的從業者遠比二三線城市高,以廣州市為例,按照廣州市交通運輸局公布的數據顯示,廣州市擁有持證網約車司機超過13萬人,如此龐大的從業者,發生疾病死亡的概率自然比三四線城市高,這也是為了我們經常看到有司機猝死的消息都是發生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的原因。

氫能源真的要取代純電新能源車嗎?

氫能源作為我國的能源戰略之一,2021年9月,財政部、工信部、能源局等聯合發布《關於開展燃料電池汽車示範應用的通知》。

通知要求,申報城市“在全國範圍內選擇產業鏈上優秀企業所在城市進行聯合”,這意味着各申報城市能夠打破行政區域限制,按需組建戰隊。經多輪專家評審,北京、上海、廣東三個城市群率先脫穎而出,於2021年9月獲批,河南、河北兩個城市群也在2021年底獲批。

氫能源對比純電新能源車確實有着獨特的優勢,由於是使用氫氣作為燃料,排除的尾氣只有水,另外製造氫氣的成本比發電成本更低,而且在續航里程上,氫燃料不存在實際續航與官方續航不一致的情況。

但是純電新能源車經過近幾年的快速發展,我國的純電新能源汽車技術在國際上已經位居前列,短期必然會是以純電新能源技術作為發展方向,氫能源同步發展的模式。而且目前國內的純電新能源汽車正處於大規模普及的時刻,不可能在這個時候轉向使用氫能源替代純電汽車。所以短期內氫能源不太可能取代純電新能源車。

不過作為廣大網約車駕駛員而言,無論是使用純電新能源車還是使用氫燃料汽車,能夠降低行駛成本,提高利潤的才是值得入手的車型。

目前網約車行業的整體運價水平低至1元/公里,只有降低使用成本同時穩定運價才是廣大司機關注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