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定風波里
海天味業再發聲明否認“雙標”。有朋友問我,你怎麼看?
我說,我的看法首先強調下是不成熟的、不專業。但是打算講點真實的感受。
不管是明星還是企業的聲明,其信譽度和公共效力實質在李易峰聲明被錘爆後。人們對這些乾巴巴的聲明,已經習以為常了。海天味業的聲明能否取得明顯效果是未知的。
聲明
概括下海天味業聲明,其主要就是表達了有些人企圖用食品加劑來誤導消費者,讓消費者認為中國食品比外國食品差;他們企圖用所謂“雙標”來挑起消費者和中國品牌企業的矛盾對立。
怎麼看待?
應當說海天味業的聲明,即沒有提供證據,也沒有表示要用法律武器起訴。這樣的一份聲明,是乾巴巴的,也是煽情的,或許還會給人自視甚高的印象。
能否止住沸騰的輿論,說實話,我很不看好。
事實或許正是如此。就個人觀察,無論是海天醬油直播間,還是關於海天味業再發聲明事件的網絡留言,都看得出人們有很多疑問和不解。
換言之。當人們認真對待一件事時,乾巴巴的聲明能否收到效果並不看聲明書講得有多煽情、多動聽。而在於這家企業過往的歷史和信譽。
目前網絡上對海天醬油的質疑大概概括下是:
(1)連夜更換標籤是怎麼回事?
(2)請解釋國內和國外的配料表為什麼不一樣?
(3)海天作為中國醬油制定標準起草人,是否存在着標準過低問題?
網友的看法,有沒有道理?需要不需要正面的、具體的回應下呢?個人不作評價。
不過,除了認為乾巴巴的聲明恐怕無法打消公眾的質疑,甚至還會起到反作用外。個人還對這份聲明,有幾點看法。
一是為什麼辛吉飛明明點名食品行業的諸多亂象或者說問題,卻偏偏是海天醬油的輿論持續發酵、升溫?這個問題,值得思考。
二是海天能否代表中國食品、代表中國品牌企業?個人認為並不能。個例代表整體,往往是存在以偏概全。不建議這樣做。這也讓我想起去年同樣深陷輿論旋渦的聯想。應當說,兩者的操作實在過於相像。前者自居代表中國品牌、中國食品,後者則代表民族企業、民營企業。但我想問下句,咱能不能低調點,實際點,你就代表你自己,可以嗎?難道說,作為中國醬油標準的起草方,就能代表所有的中國食品、中國品牌嗎?
那為啥還有其他品牌的醬油沒有陷入這個問題呢?
三、海天味業是不是只能聲明來證實自己沒有問題?是不是沒有其他方法證明自己了?顯然不是。
無論是國內國外配料表雙標問題,還是食品添加劑,都有一些方法可以證明。比如現場直播展示國外的海天醬油的配料表,比如走法律途徑等。這些是不是比乾巴巴的聲明要有力點。
網友們有很多疑問。我同樣也有很多疑問。但這個問題敏感,且非專業人士,就點到為止。
最後再強調一下:不再發乾巴巴的聲明了,可不可以不要動輒就以自許代表所有中國品牌、中國食品的模樣?
另外,面對辛吉飛和網友的質疑,相信如果能就事論事,展示切實的證據,將比所謂的聲明要有用得多。
對此,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