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金10年過渡期結束後,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養老金會明顯降低嗎?

養老金10年過渡期結束後,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養老金水平會明顯降低嗎?

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都在關注一件大事,那就是還有2年時間,養老金10年過渡期就要結束了,不少人擔心在過渡期結束後退休,養老金會不會明顯降低,回歸到跟企業退休人員一樣的水平?

之所以有這樣的擔憂,那是因為在10年過渡期內退休,可以擁有兜底保障,養老金能夠保低限高,待遇水平不會低於以前的老辦法。而過渡期結束後,就沒有這樣的保障了。養老金計算方法跟企業退休職工完全一樣,那麼養老金待遇也會一樣嗎?

其實,這種擔憂是沒有必要的。即便是養老金10年過渡期結束,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待遇,也不會有所降低,更不會降到跟企業退休人員一樣的水平。

養老金計算方法雖然一樣,但並不代表養老金待遇水平也一樣。因為需要看個人的養老保險繳費年限、養老保險繳費指數、個人賬戶餘額等等。

相比企業退休人員,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也會擁有較大的優勢

1、養老保險累計繳費年限相對比較長,不像企業職工,很多出現過養老保險斷繳的情況,工齡不會太長。

2、存在較長視同繳費年限,過渡性養老金待遇高,對於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來說,2014年以前的工齡,都是可以作為視同繳費年限的,而企業退休人員一般要在1995年以前的工齡才算做視同繳費年限,過渡性養老金待遇上會有一定差距。

3、養老保險繳費指數比較高,普遍可以高於1,而企業退休職工的養老保險繳費指數很多是0.6以內。

4、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還會擁有補充性養老金待遇,也就是職業年金

5、擁有其他補貼福利,比如生活補貼、一次性獎勵津貼等等。

這些因素就導致,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拿到的養老金普遍要高一些,從數據上也可以看到,目前企業退休人員的人均養老金還不到3000元,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人均養老金可以超過三四千元以上。

我們可以舉個例子說明一位,假設一位工齡40年的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2024年11月份退休,工齡40年,視同繳費年限30年,養老保險繳費指數1.2,養老保險個人賬戶餘額12萬,那麼他的養老金會由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組成,假設當地養老金計發基數為6000元,過渡性係數為1.2%,那麼基礎養老金就是6000*(1+1.2)/2*40*1%=2640元。

個人賬戶養老金等於12萬元/139=863元。

過渡性養老金等於6000*(1+1.2)/2*30*1.2%=2376元。

加起來的養老金就是2640+863+2376=5879元,這裡還沒有包括職業年金,假設年金為每個月1000元,那麼每個月整體的養老收入可以達到將近7000元。而同樣是40年工齡,大多數企業退休人員的養老金,也很難達到4000元。

因此,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在養老金10年過渡期結束後退休,並不意味着養老金水平就會降低,更不會回歸到企業退休人員的水平。相反,由於養老金計發基數上漲、職業年金增加等因素,他們整體的養老金待遇也會有所提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