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穿越周期的過程中,不同企業表現出了不同的韌性,能保持高質量增長的企業無疑是實力的體現。8月24日,合景悠活發布半年報,交出一份亮眼成績單。
根據財報,2022年上半年,合景悠活集團實現營業收入20.64億元,同比增長68%,實現凈利潤3.29億元,同比增長3.4%。在業績穩健增長的基礎上,合景悠活業務結構持續優化,獨立拓展能力進一步提升,展現較好的發展態勢。
對於公司未來發展戰略,首席執行官王建輝在業績會現場表示,未來我們圍繞着增長、品質和數智展開,希望未來十年成為行業領先和值得信賴的智慧服務運營商。
從左到右:合景悠活集團執行董事兼首席財務官楊靜波女士、合景悠活集團首席執行官王建輝先生、合景悠活集團投資者關係及資本市場部負責人李明明女士
01 現金流管理成效顯著
實現有現金流的利潤增長是衡量企業發展的核心指標,在宏觀環境具有較大不確定性、疫情持續反覆的不利形勢下,這一點尤為重要,在這方面,合景悠活無疑是行業標杆。
根據財報,合景悠活集團上半年營收約20.64億元,同比增長68%,隨着管理效能不斷提高,實現EBITDA人民幣4.7億元,同比實現11%增長。由於公司強化現金管理,在提高服務質量的同時促回款、抓效益,期末現金充沛達到15.2億元。
收入結構持續優化是合景悠活的業務亮點之一,其住宅與非住宅的收入比達到50:50,非住宅物業管理及商業營運服務收入及在總營收中的佔比持續攀升。據執行董事及首席財務官楊靜波介紹,集團上半年業務組合中來自於住宅、商業以及公建服務收入佔比為5:2:3,較去年同期佔比7:2:1發生了較大變化,業態組合更加均衡。
深耕高能級城市提高了公司業績增長的確定性,從城市布局來看,大灣區和長三角部分的收入佔比達到了69.9%,公司多年深耕大灣區以及長三角地區等經濟發達地區的效益持續凸顯。截至上半年底,合景悠活集團已進駐全國22個省、自治區與直轄市的147個城市,在管面積和合約面積分別為2.14億平方米和2.85億平方米。
按地域分布來看,截至上半年底,合景悠活集團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在管面積約7880萬平方米,在長三角的在管面積約4920萬平方米。公司在深耕及鞏固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地區一體化布局及領導地位、優勢區域密集度提升的同時,持續增加環渤海經濟圈、中西部地區的業務和市場份額。
基於較好的業務機構和城市布局,合景悠活實現良好的毛利率水平,根據財報,公司上半年毛利率為30.1%,雖然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但這主要是因為被投企業全部實現了並表,而且毛利率較高的增值服務在收入中的佔比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加之在抗疫、品質提升以及科技賦能方面持續長久的投入,即便如此,這樣的利潤水平仍然處於行業較高水平。
02 市場競爭力顯著提升
受行業信用危機影響,新房的交付面積受到影響,在這種情況下,規模增長高度依賴母公司物業企業將承受更大壓力,而具備獨立市場拓展能力的物企將憑藉市場競爭力獲得發展先機。
上半年,合景悠活市場拓展加碼,共拓展新項目334個,外拓合約面積合計達1400萬平方米,拓展業態覆蓋住宅、商業、公建及城市服務等,內生動力為企業發展注入了生機和活力。截至目前,合景悠活集團第三方在管面積佔比達88%。
整體來看,合景悠活外拓面積非住佔比提升。根據財報,公司非住宅外拓合約面積在增量部分佔比64%,在寫字樓、城市服務、公建、醫院、學校等業態上均有新拓展項目,包括上海市高級技工學校、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白雲醫院、上海工商信息學校等。
上半年,合景悠活收購廣東特麗潔環境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為“特麗潔”),正式入局城市服務賽道。據悉,上半年特麗潔成功打入西南地區和華中地區的城市服務市場,完成了業務的異地複製。特麗潔高標準投入新能源洒水車,並橫向拓展生活垃圾、積存垃圾的處理鏈條,為進入“綠色”新時代做準備。
隨着對收購項目的投後管理,合景悠活未來的業績增長有望進一步釋放。楊靜波表示,投後企業整合劃分為三個階段,首先是組織上整合,其次,業務分化期,幫助成員企業實現經營目標持續增長,挖掘增長點,第三個階段是文化的融合期。
“跟被投企業融合主要文化、體系、制度層面,現在進展非常順利,2021年對賭目標已經完成,而且投後已經建立統一大平台。”楊靜波表示,公司的管理層在核心業務、財務以及系統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賦能跟對接,目前在進一步實現深化融合以及升級。
王建輝表示,公司目前已經形成了非常好的第三方物業和自有物業協同發展的良好局面,他提出未來發展的三個關鍵詞,一是初心致遠,在品質上繼續發力,給客戶提供更好服務和產品;二是數字化提質增效,當具備數字化基礎後,適時引入流程再造、組織扁平、共享服務和集中管控;三是強化市場團隊能力,包括更高量級人才引進等。
王建輝表示,未來公司將圍繞着增長、品質和數智展開,希望未來十年成為行業領先和值得信賴的智慧服務運營商。他表示:“我們希望三年達到基礎業務領先,五年達到增值業務領先,未來十年達到創新業務領先,通過這三個領先構建我們面向未來的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