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用人民幣購買俄羅斯能源,美元在大宗商品的陣地,失手了

  文 | 華商韜略 越奇

  日前,印度最大的水泥生產商超科水泥從俄羅斯西伯利亞煤炭能源公司進口了一批重約15.7萬噸的煤炭,引發了全世界的高度關注。

  原因無他——這筆發生在印俄兩國之間的貿易,最後使用的是人民幣進行結算!

  印度方面在付款時共計支付了1.7265億元人民幣。雖然數額不多,但這樁交易涉及到了世界上三個最大的新興經濟體國家——印度、俄羅斯和中國,三者又都是金磚國家成員,是西方世界以外的最大經濟體,以至於不少人都認為這是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一個頗具代表性的事件。

  而與此同時,兩名熟悉此事的貿易人士還表示,這筆交易是由俄方公司進行統籌的,且其他印度公司在與這家俄羅斯煤炭企業交易時,也使用了人民幣進行支付。

  從數據上看,1.7億元人民幣不算多,但如果我們回顧一下去年印度和中國的貿易往來就能發現,2020年印度對華貿易逆差高達690億美元。

  換句話說,在正常情況下印度手裡是不會有人民幣的,所以在這場交易中,這家印度公司必然是先使用美元兌換出了人民幣後才給俄方支付了相關款項的。

  鑒於中印兩國多年來複雜的雙邊,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印方不會主動使用人民幣進行結算,再參考上面的信息可以確定,這次印俄交易使用人民幣,應該是俄方主動授意的。

  通常來說,各國之間做生意,最通用的支付方式是使用美元,特別是像化石能源這樣的大宗商品,而美國之所以能夠在全球範圍內維持這麼多年的經濟霸權,與其將石油結算方式綁定在美元上有很大關係,因此這麼多年來我國一直力推的人民幣國際化工作進行得可以說舉步維艱。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也就不難理解為何這樁新聞能引起如此廣泛的關注。

  這次俄方主動提出要以人民幣結算,想必有以下幾個考慮。

  一方面,俄烏衝突爆發後,俄羅斯被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踢出了SWIFT結算系統,手裡即便拿着美元也花不出去,這也是前段時間俄羅斯強硬要求歐洲國家使用盧布來結算石油、天然氣的原因。現在與其繼續用美元結算商品,倒不如換成人民幣,這樣可以更好地規避西方國家的制裁。

  另一方面,在新冠疫情於全球範圍內大爆發後,全球只有中國還能繼續提供這樣的工業全產業鏈,且由於我們堅持執行動態清零的防疫措施,生產效率並不比疫情爆發之前差,因此俄羅斯手裡只要拿着人民幣,就可以從中國購買自己所短缺的各類物資,如輕工業品和機電產品,甚至還能買到質量過硬的基建服務。

  結合之前聖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上中俄兩國相談甚篤,並表示在下半年要繼續提升兩國貿易額,俄國人選擇用人民幣結算,給自己多儲備一點人民幣外匯也就很正常了。

  最後,在俄烏兩國開戰後,俄羅斯主權貨幣盧布的匯率一度血崩,但隨着戰爭的進行,盧布匯率一路走高,1盧布兌美元的匯率已經從最低點的1:0.007漲到了現在的1:0.018,甚至遠遠超過戰前水平。

  一種貨幣的幣值太高,是不利於該國的出口貿易的,就連俄羅斯財政部部長都在6月29號公開表態,要通過購買友好國家的貨幣來壓低盧布匯率,而俄羅斯口中的“友好國家”到底是誰,相信大夥心裡都有數。

  所以說,俄羅斯在現在這個時間節點開始選擇使用人民幣結算對外貿易,無疑是一件雙贏的事——既推動了人民幣的國際化,又讓自己的經濟利益得到了切實的保護。

  作為聯合國安理會五常之一,俄羅斯此舉無疑向外界傳達了一種有力的政治姿態。相信在未來,選擇用人民幣進行結算的發展中國家會越來越多,這也與我國的“一帶一路”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兩大倡議不謀而合。

  在這場世界格局的大洗牌中,我們無疑已經佔領到了一個非常有利的高地上。

  ——END——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雲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如涉及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