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反彈和強降雨天氣等影響,8月豬肉價格下降的同時,菜蛋價格上漲,成為拉動消費價格的主要因素。
9月9日,國家統計局發布8月全國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和PPI(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數據顯示,8月CPI同比上漲0.8%,較7月回落0.2個百分點,時隔三個月再次跌至1%以下;PPI同比上漲9.5%,漲幅較7月擴大0.5個百分點,創2008年9月以來新高。
消費旺季將至,專家表示,整體來看,終端物價基本保持平穩,預計後續PPI大概率仍將在高位徘徊,對於大宗商品,後續應該堅持保供穩價政策,提升儲備,加大監管,優化政策。
豬肉降價,菜蛋齊飛
對於8月CPI數據,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王靜文表示,食品價格由下降0.4%轉為上漲0.8%,是3月以來首次出現環比上漲。食品中,豬肉價格環比下降1.4%,較上月收窄0.5個百分點,已經連續兩個月收窄。在國家繼續加大收儲力度之後,豬肉價格正在觸底。受多地散發疫情、強降雨及高溫天氣影響,鮮菜和雞蛋價格分別上漲8.6%和8.4%,漲幅比上月分別擴大7.3和7.4個百分點,均為2月以來的最高環比漲幅。
家住北京市朝陽區的王阿姨對菜肉價格的變動深有體會,她告訴北京商報記者,以前去市場買五花肉,要24塊錢一斤,現在有19塊一斤的,還有15塊一斤的。前腿肉和後腿肉以前是20塊左右,現在是15塊左右。而與此同時,雞蛋則從4塊錢左右漲到了6塊3,蔬菜基本上也都長了一塊五,例如黃瓜從2塊錢一斤漲到了3塊5。
農業農村部副部長馬有祥在9月1日的發布會上曾表示,隨着中秋、國慶兩節臨近,農產品消費將迎來傳統旺季。特別是生豬產能完全恢復,7月末全國能繁母豬和生豬存欄量分別恢復到2017年末的101.6%、100.2%,提前半年實現恢複目標。因此,節日期間我國農產品市場供給是有保障的,“尤其是豬肉,近期下跌非常快,希望大家趁這個機會多吃豬肉、多買豬肉”。
中鋼經濟研究院首席研究員胡麒牧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對豬肉來說,豬肉價格延續了今年以來的下跌,這是豬周期的影響,目前生豬供給依然在持續增加,國家已經開啟了收儲,有望一定程度緩和豬肉下跌趨勢。因為肉價過低會影響養殖戶的積極性,進而抑制供給。
“鮮果蔬菜等品種價格的上升主要是受惡劣天氣影響,物流效率下降,短期內價格上升,預計進入9月天氣逐步好轉,價格會回落。不過‘金九銀十’期間消費側會有擴張,因此生鮮價格不會出現暴跌。”胡麒牧說。
煤炭原油大漲,PPI刷新高
8月,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上漲9.5%,創2008年9月以來新高,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董莉娟解讀稱,受煤炭、化工和鋼材等產品價格上漲影響,工業品價格環比和同比漲幅均有所擴大。
中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王軍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8月PPI繼續向上攀升,再創同比新高,並不令人意外。主要是受大宗商品持續上漲影響,特別是生產資料價格指數上行明顯,如煤炭價格以及原油、天然氣和煤炭產業鏈的下遊行業價格,其背後一方面反映了國內需求依然較旺,另一方面說明供給約束也未得到有效緩解。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從同比看,主要行業中,煤炭開採和洗選業、黑色金屬礦採選業、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業、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化學纖維製造業價格漲幅在21.8%-57.1%之間,合計影響PPI上漲約7.9個百分點,超過總漲幅的八成。其中,煤炭開採和洗選業、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價格漲幅分別擴大11.4、2.7和1.1個百分點,是同比漲幅擴大的主要原因。
王靜文表示,此前兩個月,PPI環比上漲主要由石油產業和煤炭產業帶動,但是8月以來,國際原油價格下降,導致8月石油和天然氣採選業環比價格由5.9%下降至-1.2%,而煤炭價格依然堅挺,煤炭開採和洗選業環比上漲6.5%,漲幅僅比上月回落0.1個百分點。
“影響PPI的因素主要是供給擴張受限和需求持續旺盛,目前來看,一方面煤炭供給缺口客觀存在,這給價格上漲提供了基本面支撐,另一方面從最近國家發改委對榆林煤炭交易中心的處罰來看,市場上依然有通過信息炒作來拉高價格的投機力量。”胡麒牧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因此一方面要繼續在保障安全生產的前提下釋放產能,投放儲備,另一方面炒高煤炭價格不利於實體經濟的恢復,產業利潤會流入遊資手中,要嚴查市場上的炒作力量。”
針對近期榆林煤炭交易中心發布煤價不實信息事件,國家發改委9月7日發布消息稱,杜絕惡意炒作煤價、哄抬價格、囤積居奇等行為,自覺維護煤炭市場穩定。國家發改委將持續加強信息監測,會同有關部門嚴厲打擊此類違法違規行為,切實做好煤炭保供穩價工作,保障市場平穩有序運行。
消費趨旺,需堅持保供穩價
“金九銀十”消費旺季將已至,後續CPI和PPI將是何走勢?
王靜文表示,決定下一階段CPI表現的關鍵是豬肉價格和基數因素。從豬肉價格看,歷史上豬糧比如果要回到6:1以上區間,少則14周,多則70周。8月以來,豬糧比持續位於6:1以下,由於生豬存欄仍處於高位,臨時收儲短期內難以扭轉豬肉價格下跌趨勢,預計年內豬肉走勢仍然偏弱。從基數效應看,由於去年11月同比增速偏低(-0.5%),預計今年11月CPI有上沖可能,但由於需求整體下行、貨幣政策以穩為主,物價不存在大幅上漲基礎,預計下半年CPI突破2%的可能性不大。
在王軍看來,整體上,終端物價基本保持平穩,後續隨着食品價格企穩反彈以及消費趨旺,仍會有小幅上漲。同時也再次說明,今年以來儘管有上游價格的快速上漲,但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對CPI的影響遠不如PPI大,還沒有完全轉嫁到下游,不會構成對CPI的直接衝擊。
王軍表示,預計後續工業品價格大概率仍將在高位徘徊,工業品通脹格局仍在強化而不是緩解。如果三四季度經濟增速再有明顯下行,那麼將再次確認今年下半年的非典型“滯脹”格局,這將對後續貨幣政策的穩中偏松帶來較大的不確定性。
胡麒牧也表示,“預計隨着天氣情況的好轉,物流效率逐步恢復,CPI沒有持續上行的空間。而PPI由於部分上游原材料一是進口成本在提高,二是供給缺口依然存在,仍有可能高位震蕩,需要綜合施策,擴大供給,平抑大宗商品價格”。
(文章來源:北京商報)
- 閱讀
- 隱藏邊欄
發布日期:2021-09-09 17:54:06 所屬分類: 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