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5月22日訊(編輯 趙昊)近期,蘋果公司頻繁成為美國總統特朗普抨擊的對象,這一因素阻礙了蘋果股價的反彈,令其在過去一個月中明顯落後於其他大型科技股。
5月初時,蘋果還是全球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但如今已經滑落至第三,落後於微軟和英偉達。截至發稿,蘋果跌近0.5%,報每股200.92美元,總市值略高於3萬億美元。

昨日,蘋果股價再度表現不佳,收跌2.31%。當天,OpenAI收購了蘋果前高管喬尼·艾維(Jony Ive)創立的初創企業“io”,目標是開發以人工智能為核心的硬件設備。
鑒於艾維是前iPhone設計師,市場擔心,OpenAI潛在的新設備或將挑戰蘋果當前的產品地位,進一步加劇其在人工智能(AI)競賽中的不利處境。
不過,對蘋果來說,更不尋常的風險是來自特朗普對其全球製造布局的關注。本月早些時候,特朗普表示他“對蒂姆·庫克有點不滿”,並稱他已要求蘋果停止在印度建廠。
亨廷頓銀行股票研究主管Randy Hare表示,“特朗普不斷點名蘋果,並似乎對他們有所不滿,這對我來說是一個警示信號。”
Hare補充稱,“雖然這並不意味着特朗普一定會採取進一步行動,但他難以預測的行事風格讓我保持謹慎。”
今年以來,政治風險對金融市場影響明顯,例如周三盤中,美股因對美國財政赤字激增的擔憂而普遍下跌。投資者還在關注特朗普政府主導的稅改計劃是否會有新動態。
對於蘋果來說,其命運更緊密地與貿易戰綁定。其股價一度因“對等關稅”的公布而大跌,隨後又因美國豁免關鍵電子產品關稅錄得明顯反彈。
在上周沙美投資論壇上,特朗普稱讚了英偉達CEO黃仁勛,並與未出席的庫克進行了對比。當時他說道:“非常感謝你,黃仁勛。我的意思是,蒂姆·庫克沒來,但你來了。”
亨廷頓銀行的Hare認為,“特朗普特地提到庫克沒去某個峰會,這讓我後脖子發涼。這並不正常。任何告訴你他們可以量化這種風險的人都是錯的。”
Villere & Co.合伙人兼投資組合經理拉Lamar Villere則認為,市場對特朗普威脅的擔憂可能被誇大了,“特朗普確實經常提到蘋果,雖說不全是好話,但我認為投資者對此已經逐漸免疫了。”
Villere說:“蘋果因為不在美國生產設備而受到懲罰的可能性很低,我們也不太可能看到專門針對某一家公司的立法出台。”
解決特朗普對蘋果海外製造的擔憂並不容易,畢竟短期內在美國本土大規模生產iPhone等硬件幾乎是不可能的。
但要指出的是,特朗普政策帶來的地緣政治風險,並非蘋果面臨的唯一挑戰。本月初公布的財報再次加深了市場對其業績放緩和關稅影響的擔憂。
財報發布後,至少兩家機構下調了蘋果評級,鞏固了其“大科技中最不受待見”的名聲。根據摩根士丹利的分析,蘋果目前是“機構投資組合中持倉最少的超大盤科技股”。
除此以外,蘋果還面臨其它讓新投資者望而卻步的問題,包括增長乏力和估值過高。目前,蘋果的市盈率為26.6倍,遠高於過去10年的平均值21倍。
亨廷頓銀行的Hare認為,這是一個比政治背景更為根本的問題,“我們不知道蘋果會如何切入AI領域,或何時行動,缺乏創新和新產品匱乏讓我們難以下決心投資。”
“蘋果增長已經不像過去那樣,而估值卻居高不下。在談政治風險之前,這本身就是降低持倉的好理由。”
(財聯社 趙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