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7日,天順風能發布2024年年報。報告顯示,公司2024年營業總收入為48.60億元,同比下降37.10%;歸屬凈利潤為2.04億元,同比大幅下降74.29%。儘管公司在“雙輪驅動”戰略下持續推進轉型,但面對風電行業的激烈競爭和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天順風能的業績表現令人擔憂。
海工裝備:布局全球,但收入貢獻有限
2024年,天順風能的海工裝備業務實現營業收入4.3億元,儘管公司在海上風電項目上取得了一定進展,如青洲六、華能臨高等項目陸續完工交付,但整體收入規模仍然較小。公司在全球生產基地的戰略布局基本完成,國內四大主力基地均已投產,並配備了尖端設施。然而,海工業務的收入貢獻僅為公司總營收的8.8%,遠未成為公司業績的主要驅動力。
此外,天順風能在海工領域的投入巨大,但短期內難以看到顯著的回報。儘管公司通過德國基地加速歐洲市場拓展,但國際市場的複雜性和競爭壓力使得海工業務的增長面臨較大不確定性。未來,公司需要在提升海工業務的市場份額和盈利能力方面做出更多努力。
陸上風能裝備:業務收縮,利潤承壓
陸上風能裝備業務是天順風能的傳統優勢板塊,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16.7億元,占公司總營收的34.4%。然而,隨着公司主動控制業務規模,優化產能布局,陸上風能裝備業務的收入同比大幅下降。葉片及模具板塊實現營業收入12.5億元,儘管公司在複合材料領域取得了一定突破,但整體利潤表現仍然承壓。
值得注意的是,天順風能在陸上風能裝備領域的收縮策略雖然有助於提升運營效率,但也導致公司在這一傳統優勢板塊的市場份額逐漸被競爭對手侵蝕。未來,公司需要在保持現有市場份額的同時,進一步探索新的增長點,以應對行業競爭加劇的挑戰。
零碳實業:併網容量增長,但利用小時數下降
2024年,天順風能的零碳實業板塊實現風電銷售收入12.7億元,併網容量達到1583.8mw,售電量為34.3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48%。儘管公司在風電場站開發、建設方面取得顯著成果,如湖北沙洋一期200mw風電場實現併網,但電站利用小時數卻從2023年的2309小時下降至2168小時,主要原因是新併網電站的拉低效應。
此外,天順風能在零碳實業板塊的投入持續增加,但短期內難以看到顯著的利潤貢獻。儘管公司通過引入戰略投資人推動資源開發的市場化與專業化進程,但整體資產運營效率和回報水平仍有待提升。未來,公司需要在提升電站利用小時數和優化資產運營效率方面做出更多努力,以實現零碳實業板塊的可持續發展。
總體來看,天順風能在2024年面臨了營收和利潤的雙重下滑,儘管公司在海工裝備和零碳實業板塊取得了一定進展,但整體業績表現仍然不容樂觀。未來,公司需要在提升各業務板塊的盈利能力和市場競爭力方面做出更多努力,以應對行業競爭和全球經濟不確定性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