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早《A股重磅資金報告:曝光周五主力砸盤真相!證監會及時發文維穩!》一文中,旌揚和大家聊到了本周A股市場震蕩下跌,而且虧錢效應非常明顯的根本原因。即主動基金的短視化操作策略,大幅減倉了人工智能和機器人,並向深海科技調倉。由於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是A股市場人氣風向標,這兩個板塊同時回調,就導致市場整體走勢疲軟。
而據旌揚了解,雖然本周大盤表現疲軟,但6個指數ETF卻並未出現資金出逃,相反跌幅最大的科創50ETF還凈流入了34億。在行業ETF方面,本周證券ETF和消費ETF也都有資金流入,凈流入量分別為17億和7億。證券板塊一直被認為是牛市旗手,只有在大盤表現較佳的情況下會被主力加倉,大盤下跌期被買入實屬罕見。那這是否意味着本周大盤下跌,僅僅只是熱點輪動造成的短調?下周哪些板塊又將成為市場新方向呢?
在綜合了市場消息面、基本面、資金面與技術面後,旌揚認為下周A股市場只有一條相對明確的投資主線:即深海科技!除了深海科技外,小金屬和貴金屬或許也能成為短期避險方向。而人工智能與機器人,下周要麼繼續走弱,要麼能保持橫盤震蕩,要想快速趨勢反轉,難度非常大。
一,深海科技:本周主力集中加倉,或成4月市場核心主線!
A股市場,素來有炒新不炒舊的習慣。深海科技是近期剛剛出來的新題材、新概念,主要原因是今年政府報告在新質生產力部分首次提及深海科技,為海洋經濟注入新內涵。不過據旌揚了解,深海科技雖然是A股市場的新面孔,但其在實體經濟中的作用卻不容小視。
深海科技作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核心領域,正在從科研探索向產業化加速邁進。根據業內機構測算,2024年我國海洋生產總值已經突破了10萬億,對GDP的拉動作用超過11%!這表明,海洋經濟已經成為驅動我國經濟增長的新引擎。在政策持續聚焦下,未來深海裝備、深海探索等核心科技領域將迎來高速發展。
在旌揚看來,近期深海科技板塊連續走強,除了有基本面的支撐位,還和消息面上的密集利好,資金上主力機構和遊資同時加倉,以及整個主題前期嚴重滯漲,現在有補漲需求都有直接聯繫。就消息面來看,近期相關利好有:
1、政府報告首提“深海科技”。在3月重要會議發布的《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將“深海科技”納入新質生產力培育方向,明確提出推動其與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新興產業“安全健康發展”。這一舉措標誌着深海科技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成為繼商業航天、低空經濟之後又一關鍵發展方向。
2、近日,上海海洋局表示,上海將出台《上海市海洋產業發展規劃(2025-2035年)》和《上海市海洋觀測網規劃(2025-2035年)》,同時印發《關於推動上海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現代海洋城市的實施意見》,也預示着海洋經濟的發展即將駛向快車道。
3、本周,青島市海洋發展局召開全市海洋重點項目推進會議,研究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工作。會議強調,海洋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要地,項目是海洋產業發展的強力引擎和重要支撐。未來將改造提升現代漁業等傳統優勢產業,培育壯大海洋裝備、海洋新能源等海洋新興產業,強力推進深海開發等海洋未來產業,切實把海洋特色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不難看出,在3月重要會議之後,近期各地關於深海科技的相關利好開始密集出台。如果不出意外,未來一段時間沿海省市還會有更多類似政策落地。這也意味着今年深海科技將迎來政策利好的持續推動,會成為板塊趨勢走強的催化劑。
從交易數據來看,上周五深海科技首次進入主力機構的視線,但板塊內僅只有1家公司被主力機構大幅買入,算是試探性布局。本周主力機構明顯加大了買入力度,本周內深海科技主題中有9家公司被機構席位大幅加倉,買入量是上周的9倍!
具體到每個交易日中,本周一到本周三,由於板塊指數處於超買狀態,所以主力機構沒有大幅加倉,買入賣出基本持平。但是本周四、本周五,當板塊指數橫盤震蕩等待5日線跟上後,主力機構的買入量明顯加大,本周四開始中幅加倉,本周五板塊獨立於大盤走強時,主力機構也沒有高拋止盈,相反還在大幅追高買入。
遊資方面,情況也非常的相似。本周一到本周三,遊資並未買入過深海科技,本周四開始小幅加倉,本周五和主力機構一樣大幅追高加倉。
由此不難看出,雖然深海科技是從上周五開始發力的,但主力機構和遊資的集中買入時間,其實是本周四和本周五。這樣一來,我們可以把本周四、本周五看成是主力機構和遊資的短期成本位。按照此前主線熱點的炒作周期來看,當機構和遊資大規模進場後,在整個市場環境比較差的時候,板塊持續性也能超過3周;在市場環境較佳的時候,板塊持續性往往能達到一兩個月。
也正因為如此,旌揚認為深海科技作為本周剛剛崛起的主線熱點,下周或許會有震蕩,但並不會快速降溫,後面幾周延續強勢的概率都比較大。
二,有色金屬:鐵腕“控鈷”,戰略金屬價格持續走強!
有色金屬是比較典型的強周期板塊,在金屬價格的上行期,上市公司業績具有較高的彈性,在業績增長預期較為明確的情況下,股價表現也不會太差。由於上市公司的財報不會及時披露,所以更多時候,金屬價格走強能跳過業績對股價形成支撐。
已旌揚的經驗來看,只有金屬價格持續走強時,上市公司的股價才可能走出趨勢性行情,僅僅只是一兩天的波動,則對股價的影響不會太大。也就是說,有色金屬、化工這類強周期板塊,股價走強很多時候是基本面驅動的。
近期有色金屬雖然不是A股市場的主線熱點,但在部分金屬提價消息的驅動下,如果人工智能、機器人等科技股走弱,有色金屬或許也能成為整個市場的避險選擇。
1、黃金:2025年以來,金價持續創出新高,雖然本周四、本周五金價在高位出現震蕩,但仍然穩定在3000美元/盎司關口,沒有趨勢轉弱的跡象。對於金價走勢,多數機構均預測,年內有望保持強勢表現,原因在於,美元在全球外匯儲備中的佔比長期呈現下降趨勢,驅動金價中樞持續上行。全球央行購金量連續3年超過1000噸,遠超2010年至2021年平均水平。
2、金屬鈷:上月,剛果(金)宣布暫停鈷出口四個月,以應對全球鈷市場供應過剩的局面。本周五,剛果(金)政府發言人姆亞雅表示,該國可能會延長上月出台的出口禁令。姆亞雅提到,自該國決定暫停出口以來,鈷價已上漲超過50%,維持鈷出口禁令可能是有必要的。
3、金屬銻:近期銻產品價格大幅上漲,內盤上漲明顯加速。據旌揚了解,3月初,低鉍銻錠價格已經成功突破前高。到3月中旬,銻錠價格繼續走強,較3月初上漲了13%。對此,業內表示,國內銻錠市場近期持續上漲,持貨方挺價惜售心態較強,不斷上調報價。下游維持剛需採購,預計短期內銻錠市場維持偏強運行。
從上述消息可以看出,近期有色金屬內部並非所有的金屬價格都在上漲,只有部分戰略小金屬和貴金屬的價格表現較為強勢。所以在分支板塊選擇上,我們也只能緊盯貴金屬和金屬鈷、金屬銻相關個股。
不過從資金面來看,據旌揚觀察統計,這段時間主力機構和遊資對有色金屬板塊的關注度並不高。也就是說,有色金屬並非市場主線熱點,在板塊只有基本面支撐,沒有資金面支撐的情況下,中期趨勢或許不會太差,但短期爆發力卻會受到限制,這點大家要有充分的心理準備!
旌揚之所以認為下周有色金屬的表現不會太差,一方面是因為近期部分金屬價格表現強勢;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以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為首的科技股,有短期退潮降溫的風險,如果科技股繼續下跌,那麼從科技股中退出來的主力資金,就有可能選擇有色金屬作為避風港。
從上文分析可以看出,春節後A股市場以科技股為核心主線的市場格局,在下周可能會出現變化。人工智能、機器人等科技股核心板塊,在階段高位主力籌碼鬆動,短期震蕩概率會加大。在這兩個板塊退潮降溫風險加大的情況下,主力機構開始將視線轉移到其他方向,其中深海科技已經確定為短期新主線,有色金屬也可能成為主力資金的避險選擇。那麼下面,旌揚再來說說深海科技和有色金屬下周的操作策略:
深海科技:周四、周五板塊指數獨立於大盤大幅走強,雖然板塊沒有偏離5日線技術超買,但在下周一仍然可能出現補跌。不過考慮到本周是主力機構和遊資的密集加倉期,也可以看成是主力的短期成本位。所以旌揚認為,下周深海科技如果出現補跌,板塊指數在5日線附近有支撐就可以考慮進場。如果跌幅較大,回撤到10日線附近,則買入力度可以繼續加大。
有色金屬:本周板塊出現連續回調,但金屬鈷、貴金屬等,基本上已經跌到關鍵支撐位附近。只要下周初科技股繼續回調,且有色金屬跌幅放緩,就可以輕倉考慮。由於有色金屬主力介入力度不大,所以也只能輕倉參與,不能重倉買入。
最後旌揚再來聊聊大家比較關注的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按照周五下午文章的分析,人工智能在周五已經出現了破趨勢調整,所以下周多半只有兩種走勢:一種是震蕩下跌靠攏60日線支撐位,短線退潮;另一種是橫盤震蕩,穩定在20日線和30日線附近,延續箱體結構。這兩種走勢,要麼是下跌,要麼是平盤,想要走強難度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