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蘇連雲港的田間地頭,一群農村大媽正用縫紉機縫製着改變命運的 "秘密武器"。
這個曾被貼上 "最窮縣" 標籤的灌雲縣,如今已成為全球情趣內衣產業的隱形冠軍。
全球 80% 的情趣內衣產自中國,其中超過一半來自這個蘇北小縣。
而締造這一商業奇蹟的,竟是一位 90 後 "內衣創客" 雷叢瑞。
偏見
1991年出生於江蘇灌雲縣(2005年該縣人均GDP位列江蘇末位)的雷叢瑞,
童年記憶里滿是裁縫鋪的縫紉機嗡鳴。
父母經營的老式服裝店雖不富裕,卻也能維持溫飽。
直到2006年縣城舊城改造的推土機碾碎這份安穩。
彼時剛升入縣一中的少年不會想到,這場看似不幸的拆遷正悄然叩開時代機遇。
2006 年,15 歲的雷叢瑞在母親的服裝店裡初次接觸電商。
當同齡人還在沉迷遊戲時,這個 "賺錢狂" 已經嗅到了商機。
2007 年暑假,他偷偷用母親的身份證註冊了淘寶賬號,從廣州進了 20 件情趣內衣。
"記得第一款是黑色蕾絲弔帶裙,標價 88 元。" 雷叢瑞回憶道。
當第一個訂單來自新疆時,他興奮得整夜未眠。
2008 年某寶推出 "消費者保障計劃",要求賣家繳納保證金。
雷叢瑞面臨人生第一個重大抉擇:是繼續經營,還是放棄?
他連續三天蹲在網吧,研究平台數據:情趣內衣類目搜索量年增長長率217%,但賣家不足百家。
"這是個被道德偏見掩蓋的藍海市場。"
少年做出驚人決定:專註做情趣內衣。
他在店鋪首頁寫下宣言:"讓每個女性都能自由表達身體之美。"
這一年,他的銷售額突破 80 萬元,遠超同齡人。
創業初期的輿論壓力超乎想象
但更嚴峻的是供應鏈問題,本地工廠不敢接單,面料商拒絕合作。
怎麼辦?
破局
2009 年 9 月,雷叢瑞做了個驚人決定:申請休學。
他卻帶着全部積蓄回到灌雲,在村東頭租下三間廢棄倉庫。
"當時只有 7 個工人,縫紉機都是二手市場淘的。" 雷叢瑞回憶道。
他親自設計廠房布局,將裁剪、縫製、質檢流程壓縮在 120 平米空間內。
第一個月生產的 300 件產品因尺寸誤差全部報廢,損失 3 萬元。
但他沒有氣餒,帶着工人連續加班 17 天,重新校準設備參數。
在傳統內衣行業,設計師團隊往往由美院畢業生組成。
雷叢瑞卻反其道而行之,在工廠門口貼出 "英雄不問出處" 的招聘啟事。
53 歲的王桂芳成為首批設計師之一,這位只會用縫紉機的農村婦女,將自己的 "審美哲學" 融入作品:
"碎花要像春天的麥田,蕾絲要像清晨的露珠。"
他首創的 "試穿即設計" 模式讓行業震驚,
讓女工在車間直接試穿樣衣,記錄舒適度數據。
2011 年推出的 "晨露系列",正是源於車工李翠花的建議 。
將後背的綁帶設計成可調節的麥穗造型。
這款產品上市首月銷售額突破 300 萬元,創造行業紀錄。
然後,天有不測風雲。
就在雷叢瑞準備大幹一場時,意外卻發生了。
2012年11月11日凌晨,雷叢瑞緊盯着店鋪後台不斷飆升的訂單數據——僅前30分鐘便突破12,768單,相當於日常銷量的30倍。
他連夜聯繫合作工廠廠長,對方滿口應承。
然而三天後,當物流貨車駛入灌雲縣時,等來的卻是王廠長的違約電話:"棉花漲價了,加工費得漲到18塊一件。"
雷叢瑞攥着白紙黑字的12元合同怒不可遏,但此時國際棉價已從每噸1.9萬元飆至2.1萬元,江浙地區60%中小紡織廠被迫停產。
他輾轉聯繫其他工廠,得到的全是"現款現貨,預付30%定金"的冰冷答覆。
最終價值187萬元的訂單違約,平台扣除5萬元保證金,差評潮湧而至。
2013年春,雷叢瑞在灌雲臨港產業區的荒地上豎起自建工廠的圍擋。
沒有技術團隊,他高薪聘請南通紡織廠退休工程師;資金不足便從二手市場淘來90年代的劍桿織機。
三個月後首匹"灌雲製造"提花面料下線時,19%的疵點率讓質檢員搖頭嘆息。
他帶領團隊吃住車間37天,研發出"雙層織造工藝",不僅將疵點率壓至3%,更使面料彈性提升40%。
這項突破性技術催生的"雲紋綃",日後成為公司爆款的核心材料。
供應鏈重構的步伐並未停歇,2014年,雷叢瑞遠赴新疆棉,與棉農阿卜力克木達成協議:
以高於市場價10%收購棉花,但必須滿足有機種植、棉籽保留和全程溯源。
他在新疆建立的5個收儲中心配備專業檢測設備,通過GOTS有機認證的直供模式,使面料成本降低28%,交貨周期從45天壓縮至12天。
與此同時,灌雲電商產業園的數據中台"雲腦"正實時處理500萬條消費數據。
當系統捕捉到凌晨2-4點"情趣睡袍"搜索量激增時,雷叢瑞立即意識到特定消費場景的潛力;
2015 年情人節前,系統預警" 情趣連體衣 " 搜索量暴漲 210%,他果斷調整生產線,72 小時內推出 6 款新品,搶佔市場先機。
這種 "生產端直接對話消費端" 的模式,比行業普遍採用的 C2M 模式整整早了 5 年。
數據顯示,其產品迭代周期從傳統的 6 個月縮短至 15 天,庫存周轉率提升 400%。
至2016年,雷叢瑞已構建起設計端、生產端、物流端的完整閉環。
然而,雷叢瑞沒有選擇 "一家獨大" 的發展路徑。
2018 年,他又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發起 "共享工廠計劃",將標準化生產流程開放給周邊家庭作坊。
這一神來之筆,直接讓灌雲縣情趣內衣產值超千萬的企業從 2015 年的 3 家增至 2024 年的 47 家,形成 "大企業頂天立地,小企業鋪天蓋地" 的格局。
2024 年雙十一期間,該系統調配 200 多家工廠的產能,實現訂單 48 小時交付,行業平均交付周期為 7 天。
灌雲縣統計局數據顯示,2024 年全縣情趣內衣產業集群產值突破 30 億元,帶動 2.3 萬人就業,
創新
在灌雲縣的創業孵化中心,貼着雷叢瑞的 "三條鐵律":不賺快錢、不壓貨款、不挖牆腳。
這種 "共生型商業生態" 讓當地形成 600 多家網店、30 多家規模工廠的產業矩陣,培育出 3 個億元級品牌。
他首創的 "鄉村振興合伙人計劃",已幫助 2000 多名返鄉青年實現創業夢。
數據顯示,2024 年灌雲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 3.8 萬元,較 2015 年增長 420%,其中 35% 來自情趣內衣產業。
這個曾經被偏見包圍的創業者,用 19 年時間完成了三重跨越:
從商業價值到社會價值的升華,從產業變革到文化重構的突破,從個人奮鬥到共同富裕的實踐。
他的故事,不僅是中國電商時代的一個縮影,更是新時代商業文明的生動註腳。
如今,灌雲的田間地頭藏着全球最大情趣內衣基地。
農閑時,大媽們邊接送孩子邊踩縫紉機,東南亞、非洲的訂單堆成山。
“村裡孩子放學都在廠房寫作業,早見怪不怪了!”雷叢瑞調侃。
在鄉村振興浪潮下,灌雲的故事狠狠打了“產業歧視”的臉:
誰說土氣小城不能靠“性感經濟”翻身?當大城市卷學歷時,草根青年用某寶店改寫命運——
生意無高低,能賺錢的,就是好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