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1日簽署行政令,對進口自中國的商品加征10%的關稅。此次加稅並非針對特定產品,而是針對所有進口自中國的商品,美國都將在現有關稅基礎上,再加征10%懲罰性關稅。
除了中國,當地時間2月1日,美國政府還宣布,對來自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進口商品徵收25%的關稅,其中對加拿大能源產品的加稅幅度為10%。
美國加征關稅對中國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 出口下降:
- 根據測算,美國對中國加征10%的關稅會導致中國對美國出口同比增速下降12個百分點。
- 2024年對美出口金額佔中國出口總額的14.7%,因此可能拖累中國總體出口同比增速回落1.8個百分點。
- 經濟影響:
- 2024年中國出口占GDP比重為19%,因此可能影響2025年中國GDP同比增速回落0.3個百分點。
- 行業影響:
- 勞動密集型商品、車輛運輸設備以及機械設備等商品受美國對華加征關稅影響較大。
- 礦產品、食品飲料、化學品等商品受美國對華加征關稅衝擊較小,其中國對美出口關稅彈性均低於1。
- 應對策略:
- 中國企業需要重新審視自身的國際化戰略,從“價格驅動”轉向“價值驅動”,以在日益複雜的全球市場中站穩腳跟。
- 建立品牌獨立站和進入實體渠道將成為重要趨勢,以增強品牌的可見度和信任感。
綜上所述,美國加征關稅對中國出口和經濟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但同時也促使中國企業尋求新的發展模式和策略。
對於中國房地產來說,反而可能因禍得福!
特朗普重新上台雖然會給中國帶來巨大衝擊,不過從長遠來看,對於中國也並非全是負面影響。從積極的角度來看,特朗普上台之後,中國和歐洲等國家之間關係有可能走得更近。
那麼多對於房地產來說,最近的利好則越來越多。
1月12日,重慶市原市長黃奇帆以“以改革來化解難題,以開放促進發展”為題,對最新重要會議的精神進行了解讀,並暢談了對當有經濟的看法。
房地產嚴重的不景氣與結構性問題是其中之一。儘管近四年房地產多有調整,但從根本上,中國房地產不具備美國次貸危機的基因,也沒有日本房地產20年拖累經濟的基因,因此,不必誇大事實、自亂陣腳。中長期來說,城鄉融合會為城市提供大量人口,會把房地產過剩的產能吸收掉一塊。短期來講,當下,已經出台的5種措施也在化解房地產難題。
包括國家明確宣布收購房地產庫存等,黃奇帆表示,這是一個一舉三得的舉措,國家在去年初拿3000億,到了九月底,明確宣布拿3萬億,我估計到明年,還會有個3萬億,甚至變成6萬億,總而言之,最終會有個幾萬億甚至10萬億,來收購房地產的庫存。
既可以通過發行ABS增加老百姓理財的渠道,也有更多人口能夠獲得保障性住房,同時三角債問題也獲得了有效解決;其次,中國的金融系統跟房地產的關係,在這一次的地產調整中,也會得到化解,從過去房地產佔有中國金融資源40%、50%的狀態,調整到20%-25%,形成一個新格局、新常態。
歸結為一句話,2025年,中國房地產止跌回穩,形成未來發展新階段的起點。
在2025年,房地產將不再對中國經濟形成負拉動,止跌回穩後,在未來15年、20年,房地產將隨經濟同步增長,這是會出現的新格局。
除了專家開始看好2025年房地產見底,對於房地產來說,特朗普的第二次上台,明顯利好更多。
短期人民幣貶值預期依然很大,手握大量現金的投資者便會更加關注資產的保值增值,尤其是那些在經濟周期中表現穩健的資產。房產,尤其是一線城市的核心地段房產,歷來被視為抗通脹的“避風港”。
首先:美國最近將再次降息。
債券交易員認為,美聯儲政策制定者在本周的會議上更有可能降息50個基點,而不是25個基點。與美聯儲利率決議掛鈎的掉期合約顯示,美聯儲本周降息50個基點的可能性超過50%,相比之下,上周交易員們幾乎完全排除了這種可能性。這使得兩年期美國美國收益率回到兩年來的最低水平,並將美元指數拖累至1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過去幾個交易日市場押注的逆轉增加了美聯儲9月政策會議的風險。對於經濟需要多少政策支持,以及美聯儲決定以大幅降息來啟動寬鬆周期將發出什麼信號,投資者的觀點存在分歧。
眾所周知2020年那一輪美國降息帶動了中國國內信貸寬鬆,間接也導致了房價的爆發,當下國內房地產市場陷入調整的很大原因也是因為這一輪爆髮式上漲。
當然中國房地產市場受多種因素綜合影響,美聯儲降息只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外部因素,國內的房地產政策、市場供需關係、經濟發展狀況、人口結構變化等對樓市的影響更為直接和關鍵。
這只是開始,全球降息潮出現。
美聯儲持續降息,意味着全球降息潮已經正式開啟。
近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了《世界經濟展望報告》,將2025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上調至3.3%,較去年10月預測值高出0.1個百分點,原因是通脹放緩將使各國央行得以繼續降息,以支持經濟擴張。
報告預計,2026年全球經濟將增長3.3%,2025年和2026年全球通脹分別為4.2%和3.5%。具體來看,IMF預計2025年美國經濟增長2.7%,較此前預期上調0.5個百分點。報告指出,世界經濟正在逐漸恢復至疫情前的增長勢頭,但是各經濟體之間的發展差距也在不斷拉大。在發達國家中,歐元區的經濟增速較慢,預計2025年經濟增速為1%,制約經濟增長的不利因素主要包括製造業疲軟,消費者信心低落,以及能源價格衝擊。
其次:外貿利空,會使得國內房地產政策繼續大幅度寬鬆。
國內再次降息也是難免,很快會出現降准降息!
2025年開年第一期LPR發布了,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布,2025年1月20日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為:1年期LPR為3.1%,5年期以上LPR為3.6%,均較上期維持不變。
不過今年的貨幣政策基調是“適度寬鬆”,所以今年接下來的“降准降息”力度會加大基本上是很確定的事情了。春節後,貨幣政策估計就會發力了。隨着接下來“降准降息”的推動,流動性將會保持寬鬆,這將利好樓市的企穩。而對於當下的情況,實施流動性寬鬆似乎是不可避免的。
具體到樓市,流動性寬鬆對於樓市來說肯定是利好,這意味房地產行業能夠以更低成本獲取更多的資金,有利於緩解目前的債務問題。同時對於購房者來說,能夠降低其購房的綜合成本,刺激樓市的需求變得更加活躍。
中原地產研究院預計:新政房貸在2025年年底平均跌到2.5左右,這對購房者來說是一個特大利好!
樓市的政策繼續寬鬆井噴
在市場需求疲軟、房價下行、市場競爭加劇等背景下,8-9月整體房地產市場銷售去化受阻,“以價換量”成為去庫存常用手段。房地產市場繼續保持低位運行,重點房企銷售降幅仍較大,市場仍處於深度調整過程。前期的政策影響逐漸減弱,整體看購房者信心仍然不足。未來,房地產市場的走勢仍然需要進一步觀察。
930開始的系列政策主要影響了京滬等一線城市,特別是深圳、北京和上海二手房市場出現了企穩現象。市場熱了3個月。
降息疊加後續的降准,對於國內房地產企業而言,融資成本會降低。這將有助於房企增加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利於房地產企業的資金周轉和項目開發。
持續寬鬆的貨幣政策,這會影響國內購房者對房地產市場的預期。市場可能認為經濟環境將更加有利於房地產市場的發展,對房價上漲的預期增強,從而進一步刺激購房需求。不過,如果購房者對未來經濟形勢仍存在擔憂,這種預期的改善可能會受到一定限制。
從2021年下半年開始,我國房地產市場歷經3年左右調整後,於2024年9月底出現積極變化。同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又提出穩住樓市,持續用力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住房城鄉建設部等有關部門迅速行動、創新舉措,合力打出“四個取消、四個降低、兩個增加”政策組合拳,各地因城施策、精準施策,取消限購、限售、限價、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標準,降低住房貸款首付比例、貸款利率以及“賣舊買新”換購住房的稅費負擔等,有效提振了市場信心,活躍了市場交易。
2024年9月底以來,全國房地產市場呈現止跌回穩的積極勢頭,並表現出從二手房向新房、從成交量向房價、從一線城市向二三線城市傳導的發展趨勢。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4年四季度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銷售額同比分別增長0.5%、1.0%,扭轉了之前連續下滑的態勢。
穩住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的態勢,有關部門和地方須繼續落實已有政策或出台增量政策,持續用力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相信2025年,隨着居民就業形勢穩定、收入穩定增長和各項存量政策、增量政策落實到位,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基礎更加牢固、政策繼續顯效,房地產市場有望持續改善、築底企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