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自2011年成立以來,已發展成為全球能源工程建設行業的重要力量。這家總部位於北京的特大型央企,不僅在國內電力能源建設領域佔據主導地位,更在國際市場上樹立了響亮的品牌形象。
據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第二季度,中國能建新簽合同額達3708.13億元,上半年累計簽約額突破7386億元大關,較去年同期增長14.35%。這一亮眼業績印證了企業在全球能源建設市場的持續擴張態勢。回溯2023年全年,公司新簽合同總額高達12837.31億元,同比增幅超過22%,充分展現了其強勁的市場競爭力。
在業務布局方面,中國能建構建了完整的產業鏈條。從電力能源規劃諮詢到工程設計施工,從裝備製造到投資運營,公司業務覆蓋面廣泛而深入。值得一提的是,企業承擔了國內90%以上的電力勘測設計任務,並將業務觸角延伸至全球20多個國家的200餘項重大工程項目,實現了顯著的國際化發展。
工程建設實力堪稱行業標杆。公司旗下的中國葛洲壩集團在三峽工程建設中貢獻了超過65%的工程量,鑄就了"世界水電建設第一品牌"的美譽。此外,水布埡、錦屏一級、小灣等世界級水電大壩的成功建設,進一步鞏固了企業在水電工程領域的領軍地位。
技術創新方面,中國能建在特高壓輸電、核電設備、大型船舶等領域都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公司的民用爆破產品年產能位居全國第二,水泥生產規模躋身全國十強。這些優勢產業不僅為工程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也成為企業利潤增長的重要來源。
投資業務同樣可圈可點。企業投資建設的高速公路總里程超過500公里,電力裝機容量權益份額超過250萬千瓦,並在新疆哈密地區控制着儲量接近100億噸的煤礦資源。作為獲准開展房地產業務的中央企業之一,中國能建在北京、上海等重點城市已開發商業地產和高端住宅項目超過300萬平方米。
在裝備製造領域,公司專註於電站輔機設備、輸變電設備、工業設備等產品的研發與製造。從磨煤機到高壓開關,從壓力容器到環保設備,企業通過持續創新和優質服務,打造出了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的產品體系。
放眼國際,中國能建的業務版圖已擴展至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在巴基斯坦承建的尼魯姆·傑魯姆水電站項目,合同總額超過120億元,創下中國企業海外水電工程承包的最高記錄。這些成就充分體現了企業"世界能源,中國能建"的戰略定位。
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宋海良簡歷
宋海良,男,漢族,1965年7月生,中共黨員,1987年參加工作,教授級高工,天津大學管理博士。
從交通部水運規劃設計院的一名普通助理工程師起步,他憑藉紮實的專業功底和出色的管理能力,逐步攀升至行業巔峰。在交通部水運規劃設計院期間,他從航道室主任做起,逐步擔任院長助理、副院長,最終成為院長,展現出優秀的領導才能。
2006年至2012年間,宋海良擔任中交水運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期間,推動企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隨後,他又在上海振華重工擔任要職,將這家港口裝備製造企業推向了全球領先地位。其後,他歷任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高管,展示了出色的戰略眼光和經營才幹。
2020年8月,宋海良升任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開啟了職業生涯的新篇章。作為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和提案委員會委員,他在更高的平台上為國家發展建言獻策。2022年8月,他又被推選為中國新型儲能產業創新聯盟理事長,彰顯了其在能源創新領域的影響力。
在企業管理和技術創新方面,宋海良成就斐然。他撰寫的40多篇管理報告和論文,展現了深厚的理論功底。其創新的管理理念和實踐成果多次獲得全國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獎和工程建設企業管理現代化成果獎。在科技創新領域,他主持的科研項目共獲得20多項國家級和省部級獎勵,其中包括兩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體現了其在推動行業技術進步方面的突出貢獻。
宋海良的社會影響力也得到廣泛認可。2008年,他入選"最受關注企業家"榜單;2022年初,更被評為"中國夢杯·中國經濟新聞人物——2021十大經濟年度人物",這些榮譽印證了其在中國經濟建設中的重要地位。
作為一位具有教授級高工職稱的專業人才,宋海良始終踐行着實幹興邦的理念。在他的帶領下,中國能源建設集團不斷開拓創新,為推動國家能源轉型和基礎設施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他的職業生涯不僅展現了個人的成長曆程,更折射出中國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的蓬勃發展態勢。
展望未來,作為能源建設領域的領軍人物,宋海良將繼續帶領企業在新能源、儲能等創新領域深耕細作,為中國能源產業的轉型升級貢獻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