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歐洲收購創12年來最低,德媒:變得不再重要

2024年02月28日22:35:12 財經 1806

中企歐洲收購創12年來最低,德媒:變得不再重要 - 天天要聞

中遠收購德國漢堡港碼頭股份。

2.02 億美元和100億美元

根據報告,去年交易量進一步下降。投資和收購的價值從43億美元下降到20億美元。 然而,對於大多數收購,沒有有關購買價格的信息。

在德國,中國投資者的收購和投資數量從26起小幅上升至28起。 然而,這遠低於 2016 年創紀錄的 68起。德國的投資額為2.02 億美元,也處於 2010 年以來的最低水平。主要包括中遠收購德國漢堡港碼頭股份等。不過,這個數字來沒有把初創企業的收購包括在中國企業的風險投資中。而德國在中國投資卻超過100億美元。

中企歐洲收購創12年來最低,德媒:變得不再重要 - 天天要聞

電視一台報道

“中國企業在德國收購數量的小幅增長尚未扭轉這一趨勢。”安永西歐中國商業服務合伙人兼主管孫毅表示:“中國企業在歐洲收購方面仍持謹慎態度。”在工業和高科技領域,中國投資者更傾向於在德國投資。在歐洲高科技行業的 26 筆交易中,有 7 家受到影響的德國公司。安永表示,24 起收購工業公司的交易中有 8 起發生在德國。

中企歐洲收購創12年來最低,德媒:變得不再重要 - 天天要聞

去年收購創新低

美國仍是主要投資目標

安永的數據顯示,中國在德國的投資總體上只佔次要地位。 德國以28筆交易與日本西班牙並列第九。 美國以 225 筆交易位居榜首,其次是英國(113 筆)。 順序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2016年,中國仍然是德國第四大投資國。但從中國人的角度來看,德國是2023年歐洲的主要目的地。 2021年和2022年,歐洲交易量最多的是英國。

總體來說,歐盟國家受歡迎度越來越低。這與歐盟國家越來越差的政治和經濟環境有關。由於俄烏衝突、難民危機、高通脹等一系列危機的影響。與其他國家相比,歐洲公司的稅收負擔或能源成本較高,其國際競爭力越來越差。此外,破舊的交通基礎設施、數字化方面的缺陷、過多的官僚主義、教育系統的問題以及社會日益老齡化,都是大問題。

中企歐洲收購創12年來最低,德媒:變得不再重要 - 天天要聞

美國仍最受中企歡迎

外國投資的高門檻

這是該研究表明可以解釋交易水平下降的另一個原因:“潛在的中國投資者正在仔細研究某些收購候選人的選擇是否會導致政府的抵制和公眾辯論,”孫解釋道。

現在,歐盟外國投資的障礙非常高,尤其是在關鍵領域,以至於在早期階段就放棄了原本具有戰略意義的收購。 德國聯邦政府去年7月通過的“新中國戰略”就是一個例子。新中國戰略的後果是什麼?該戰略呼籲德國企業降低與中國開展業務的風險。 據稱,中國越遠離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的“規範和規則”,個別行業或公司對中國市場的依賴就越嚴重,可能會成為一個問題。報告稱,德國應該努力降低與中國經濟關係的風險。

中企歐洲收購創12年來最低,德媒:變得不再重要 - 天天要聞

收購Kleo Connect公司被禁止

根據這一戰略,德國聯邦政府可以施加條件或禁止收購或參股國內公司。 據稱,該測試標準可能損害德國或歐盟的公共秩序或安全,或損害德國的基本安全利益。 投資項目影響的行業對公共秩序或安全越重要,審查准入門檻越低。

截止去年9月,德國聯邦經濟審查了來自潛在外國買家的 40 項投資。其中,對中國投資者審查最多,達到12項。不過,對來自美國的潛在投資者的審查也達到10 項。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為5 項。與中國相關方正在進行的案件涉及機械工程(四起案件)、信息和通信技術和航空航天(各兩起案件)以及衛生、金屬和鋼鐵工業、媒體和能源領域。德國內閣去年禁止中國大股東上海航天通信衛星技術有限公司(SSST)收購德國衛星公司Kleo Connect GmbH。經濟部長哈貝克部長還多次對中國投資者的企業投資表示擔憂。

中企歐洲收購創12年來最低,德媒:變得不再重要 - 天天要聞

華為在德國的歐洲總部

收購變得不再那麼重要

安永專家表示,通過併購活動進軍歐洲,對中國企業目前來說已經不再重要。 孫說,中國企業在歐洲收購方面仍持謹慎態度。 這些公司專註於現有的投資組合並改善自身的業務狀況。

“其中一部分還包括歐洲投資的分離,例如汽車行業的投資。” 儘管收購變得不再那麼重要,但一些中國投資者正專註於“在歐洲建設大型工廠,特別是在電動汽車和電池領域”。

中企歐洲收購創12年來最低,德媒:變得不再重要 - 天天要聞

歐洲處於持續危機之中

此外,中國專家表示,新冠疫情導致出入境和併購活動受到大規模限制。 但後來並沒有出現預期的追趕效應,孫說。 原因是中國企業在許多歐洲國家有時會面臨相當大的政治阻力。

還有一個主要原因,許多中國企業現在加強自主研發,許多領域已經超越歐洲。德國貝塔斯曼基金會一項研究結果顯示,過去五年,中國在全球綠色技術領域的專利數量,已經從 11000 項增加到 37000項,遙遙領先其他國家。相比之下:德國在同一時期註冊了近 10000 項此類專利。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某巨鯨3小時前清倉WIF再次虧損271萬美元,此前已在WIF上虧損192萬美元 - 天天要聞

某巨鯨3小時前清倉WIF再次虧損271萬美元,此前已在WIF上虧損192萬美元

PANews 6月24日消息,據Lookonchain監測,3小時前,一巨鯨賣掉了其全部234萬枚WIF(約合377萬美元),再次虧損了271萬美元。該巨鯨之前已經在WIF上虧損了192萬美元,並沒有吸取教訓。他總共交易2次WIF,每次都虧損,總共虧損了463萬美元。他在4月8日以3.88美元的價格買入了205萬枚WIF(約合796 萬美元),並在5月7日和
瑞華泰(688323.SH)斥3000萬元投設瑞華泰材料科技 促進產品開發及現有產品升級換代 - 天天要聞

瑞華泰(688323.SH)斥3000萬元投設瑞華泰材料科技 促進產品開發及現有產品升級換代

智通財經APP訊,瑞華泰(688323.SH)公告,公司以現金出資人民幣3000萬元,投資設立全資子公司,公司持有深圳瑞華泰應用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簡稱“瑞華泰材料科技”)100%股權。截至本公告披露之日,瑞華泰材料科技已取得《營業執照》,完成了工商註冊登記手續。公司現有廠址位於深圳市寶安區松崗街道華美工業園內,佔地面積52畝...
英皇娛樂酒店(00296)發布年度業績 股東應占溢利6088.5萬港元 同比扭虧為盈 - 天天要聞

英皇娛樂酒店(00296)發布年度業績 股東應占溢利6088.5萬港元 同比扭虧為盈

智通財經APP訊,英皇娛樂酒店(00296)發布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業績,該集團期內取得總收入7.89億港元,同比增加171.11%;股東應占溢利6088.5萬港元,上年同期股東應占虧損9819.2萬港元,同比扭虧為盈;每股基本盈利0.05港元;擬派發末期股息每股0.015港元。公告稱,由於本年度消費氣氛及娛樂需求反彈,集團博彩收入飆升超過...
仍志集團控股(08079)發盈警 預期年度股東應占虧損不多於約1.15億港元 - 天天要聞

仍志集團控股(08079)發盈警 預期年度股東應占虧損不多於約1.15億港元

智通財經APP訊,仍志集團控股(08079)公布,該集團預期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取得公司股東應占虧損不多於約1.15億港元,而2023年同期虧損約5410萬港元;預期期內收入約5330萬港元,與去年比較下跌約25.3%。公告稱,虧損主要原因是來自放貸業務在市場上的利率上升導致借貸需求低落;及對於貸款評估及審批過程繼續採取小心謹慎...
華為Mate70確定,搭載純血鴻蒙,加入“大亂斗” - 天天要聞

華為Mate70確定,搭載純血鴻蒙,加入“大亂斗”

HarmonyOS NEXT純血鴻蒙已經正式開啟開發者Beta測試,今年Q4季度將與普通用戶見面,屆時大家就可以升級純血鴻蒙了,體驗它帶來的極致流暢。根據官方公布的信息,運行HarmonyOS NEXT純血鴻蒙系統的華為設備,整機性能最高可提升30%,功耗下降
華為“小Mate60”來了,6000mAh+1.5K曲屏,價格不貴 - 天天要聞

華為“小Mate60”來了,6000mAh+1.5K曲屏,價格不貴

接下來我們會迎來很多新機的發布,像小米、一加、榮耀、華為等等都已經官宣或流出了新機的消息,對於想要換手機的朋友來講,可以選擇的新機實在太多了。而如果你準備入手一款價格低廉但可以提供出色續航體驗的手機,近期曝光的華為“小Mate60”可以期待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