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國居民退休準備指數報告:年輕群體渴望58歲退休

2023年12月07日09:22:07 財經 1807

12月5日,同方全球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同方全球人壽”)聯合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中國保險和風險管理研究中心發布的《2023中國居民退休準備指數調研報告》顯示,2023中國居民退休準備指數為5.53,低於2022年5.70的水平。《報告》指出,指數下降或因經濟恢復不及預期,受訪者對未來感到不確定性增加。

據悉,本次報告沿用歷年選取的六個維度,採用退休責任意識、財務規劃認知水平、財務問題理解能力、退休計劃完善度、退休儲蓄充分度以及取得期望收入的信心六個指標並分別賦以相應的權重來計算中國居民的退休準備指數。退休準備指數的取值為0-10,數值越大意味着退休準備越充分,其中數值低於6為低退休準備指數,表明退休準備不足,需要引起重視。

2023中國居民退休準備指數為5.53,較去年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報告》顯示,2023中國居民退休準備指數為5.53,低於2022年的5.70。

對此,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金融系教授、清華經管學院中國保險與風險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陳秉正在發布會上解釋,今年退休準備指數下降的原因主要是“退休責任意識”“退休計劃完善度”和“退休儲蓄充分度”分值的下降,其中,貢獻最大的是“退休計劃完善度”,從2022年的4.19下降到2023年的3.84。“可能的原因是,由於經濟恢復不及預期,受訪者對未來感到不確定性增加,另外,受到收入下降等因素的影響,個人退休計劃需要重新制定。”陳秉正表示。

21%受訪者對個人養老金制度比較了解或完全了解

在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劇的社會背景下,完善社會養老保障體系、促進“三支柱”養老金的協調發展十分重要。2022年11月,個人養老金制度正式實施,具有稅收優惠支持的第三支柱個人養老金制度在我國正式成立。今年9月,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開啟個稅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與個人養老金銜接工作,預計在年底完成,有望進一步推動個人養老金業務健康有序發展。

《報告》針對個人養老金制度詢問了受訪者對政策的了解程度、支持態度、預期支取模式,以及現行12000元繳費上限的合理程度。

總體而言,中國居民對個人養老金制度缺乏認識。數據顯示,僅21.21%的受訪者對個人養老金制度比較了解或完全了解,42.91%的受訪者一般了解,有10.76%的受訪者完全不了解。

在支持程度上,居民對個人養老金制度總體持觀望態度,51.15%的受訪者對該制度的設立保持中立,34.03%的受訪者持明確支持態度,僅不到15%的受訪者明確反對新制度。

在個人養老金制度的實踐方面,《報告》表示,截至2023年9月,僅6.85%的受訪者建立了個人養老金賬戶。從金額方面看,開設賬戶的受訪者的月存款金額的中位數為 500元,均值為483元,總體分布呈現偏向兩端的特點,即200元以內和900元以上人數佔比較大,選擇投入中間區段數額的受訪者佔比較小。按照現行年繳費限額12000元換算,平均月繳費額最大為1000元,因此,實際數據體現出個人養老金賬戶的持有者的保守和觀望心態。

陳秉正結合調研結果表示,“實際開戶的數據充分說明個人養老金政策仍處在起步階段,政策發揮常態效果還有賴於後續宣傳擴大和參與率提升。”

約54%的受訪者的合意繳費上限高於目前的繳費上限

《報告》顯示,大部分受訪者認為當前繳費上限帶來的稅收優惠具有一定吸引力,其中49.07%的受訪者認為稅收優惠政策“一般吸引”,26.67%的受訪者認為政策“比較吸引”或“完全吸引”。此外,越了解個人養老金稅收優惠政策的受訪者感受到的吸引力越強。

個人養老金實施辦法》規定,參加人每年繳納個人養老金的上限為12000元。對於上限金額的爭論,自個人養老金制度出台後便有。《報告》在現有繳費上限約束不存在的條件下,詢問了受訪者合意的繳費上限。結果顯示,受訪者願意繳納的個人養老金占個人可支配收入比例的中位數約為20%,選擇0%-20%之間的受訪者佔比最大,約有36.60%的受訪者願意將不超過10%的收入存入個人養老基金;約25.86%的受訪者願意將20%-40%的收入存入個人養老金賬戶。

根據《報告》,約54%的受訪者的合意繳費上限高於目前的繳費上限;24.24%的受訪者每年願意存入的金額超出目前繳費上限的2倍。這表明儘管當前的繳費上限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但為了滿足不同收入、不同風險狀況的居民對養老保障的差異化需求,當前的個人養老金賬戶的繳費上限仍存在較大提升空間。

多數居民更傾向於有規劃的定額儲蓄方式積累養老金

此外,在個人養老金領取上,《報告》顯示,綜合來看,儘管國家鼓勵參加人長期領取個人養老金,選擇固定額度逐月領取的受訪者也最多,佔比為40.96%;但仍分別有26.50%和15.74%的受訪者選擇“分次全部提取”或“一次全部提取”。較大比例的受訪者放棄按月長期領取個人養老金,或是出於避稅的考慮,但卻讓個人暴露在長壽風險之下。

2023中國居民退休準備指數報告:年輕群體渴望58歲退休 - 天天要聞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臨港新片區:發布再保險、國際航運、生物醫藥3個領域數據出境操作指引 - 天天要聞

臨港新片區:發布再保險、國際航運、生物醫藥3個領域數據出境操作指引

5月9日,在臨港新片區數據跨境服務中心成立一周年活動上,再保險、國際航運、生物醫藥3個領域數據出境操作指引發布。澎湃新聞記者獲悉,上述操作指引將配合相關領域負面清單使用。後續臨港新片區將圍繞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公募基金、證券、電池護照等領域,不斷拓展操作指引覆蓋度,更好解決企業實際需求,指導數據處理者...
背靠百億資本大佬,四川嘉道博文擬出資5.93億入主*ST長葯 - 天天要聞

背靠百億資本大佬,四川嘉道博文擬出資5.93億入主*ST長葯

微成都報道 歷時三個多月,*ST長葯(300391.SZ)意向投資方終於浮出水面。5月8日,*ST長葯發布公告稱,公司和臨時管理人分別與產業投資人四川嘉道博文生態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嘉道博文”)等六家機構簽署重整投資協議。根據協議,投資人將通過“現金注資+資源導入”方式協助公司清償債務、恢復持續經營能力。在投資人中,...
4月外貿數據,公布了! - 天天要聞

4月外貿數據,公布了!

原創 劉博團隊對等關稅,到底對進出口產生了哪些影響?萬眾矚目的4月的外貿數據,今天公布了。今年1到4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14.14萬億元,同比增長2.4%。其中,出口8.39萬億元,增長7.5%;進口5.75萬億元,下降4.2%(均為人民幣)。下圖是中國(內地)跟主要國家和地區之間按照美元計算的外貿數據。大家更關心4月單月...
V觀財報|瑞豐光電收監管函 - 天天要聞

V觀財報|瑞豐光電收監管函

中新經緯5月9日電 深交所網站9日發布關於對深圳市瑞豐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瑞豐光電”)及相關當事人的監管函。
庄士機構國際發盈警,預期年度股東應占虧損約5.8億港元至6.4億港元 - 天天要聞

庄士機構國際發盈警,預期年度股東應占虧損約5.8億港元至6.4億港元

智通財經APP訊,庄士機構國際(00367)發布公告,本集團預期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取得本公司權益持有人應占虧損約5.8億港元至6.4億港元,而去年則取得虧損約9.32億港元。根據現時可取得的未經審核財務資料分析,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的虧損乃主要由於確認本集團投資物業的公平值虧損;確認本集團待售物業以及位於中國的...
易點天下向118名激勵對象授予1088.125萬股限制性股票 - 天天要聞

易點天下向118名激勵對象授予1088.125萬股限制性股票

智通財經APP訊,易點天下(301171.SZ)發布公告,公司審議通過了《關於調整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相關事項的議案》《關於向激勵對象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的議案》,確定限制性股票的授予日為2025年5月8日,向符合授予條件的118名激勵對象授予1088.125萬股限制性股票,授予價格12.28元/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