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金地股份被問及“清空自己”,引發眾多關注。
對此,中央財經大學中國企業研究中心主任劉姝威表示,股市應該被當作提款機,人們會公然偷錢!中國證券交易所什麼時候才能讓投資者分享上市公司發展的紅利?
9月21日,劉姝威再次發文保護投資者利益,稱中國股市只有30年歷史,股市改革必須立足中國國情推進,並指出到股息。由中國證券交易所發行。
劉姝威:第一個問題是股息
據劉姝威朋友圈介紹,他認為“中國股市只有30年的歷史,與歐美國家的股市有上百年的歷史不同,我們應該認真學習”歐美各國政府證券市場監管部門的監管經驗可以學習,但不能全面照搬。
股指期貨和融資融券屬於高風險的金融衍生品,需要證券監管機構擁有強大的監管團隊。這個團隊的成員不僅要有紮實的理論基礎,還要有豐富的國際金融市場運作經驗。
政府監管部門雖然具備領導人資質,但缺乏強有力的監管團隊。在這種情況下,金融衍生品在股票市場上的實施可能會因監管力量不足而引發一系列問題,甚至是嚴重問題。 ”
當前,中國股市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是投資者應獲得合理的投資回報,即投資者應分享上市公司發展的紅利。
例如,1996年11月8日格力電器上市首日開盤價為17.50元。上市27年來已分紅30次,累計分紅總額1121.56億元,累計股權籌資83.26億元。因此,格力電器目前已開啟上市首日。價格-18.84元。這意味着,上市27年來,無論股價如何波動,只要投資者長期持有格力電器股票,就能獲得合理的投資回報。
2023年2月1日,我國正式啟動全面實施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這是中國股票市場發展的里程碑。 2023年1月至9月,我國上市首日上市公司數量已達41家,這意味着投資者根據上市公司基本面做出投資決策。
在這種情況下,利用融券等金融衍生品影響股票價格只是一場“零和遊戲”,將會破壞中國股市正在發展的市場生態。 ”
證監會加強分紅限制
事實上,證監會也關註上市公司的分紅情況。
8月27日,證監會發布政策,將上市公司控股股東、現任控制人減持與分紅掛鈎。
上市公司最近三年未進行現金分紅且累計現金分紅金額低於最近三年年均凈利潤百分之三十的,控股股東、現任控制人及其代理人一致行動人不得通過二級市場減持公司股票。此外,證監會計划進一步優化規則。
具體來說,一是強化對不分紅或小額分紅的公司的制度約束,鼓勵其分紅。
這首先包括加強信息披露。對於“不符合標準”的主板上市公司,需說明理由。
二是強化對大額金融投資企業的信息披露要求,督促企業提高資產效率。
三是加強調查和監測訪談。
二是推動股利分配方式和節奏進一步優化。
具體措施可分為兩點:一是簡化中間股利分配流程,進一步提高股利分配頻率。
二是引導公司制定穩定增長的股利政策。
而且,讓支付良好股息的企業獲得更多獎勵,“嘗到甜頭”。
一方面,支付良好股息的公司有更多“榮譽”。交易所對信息披露的評價進行研究並給予優先考慮;
另一方面,推動開發更具影響力的紅利指數產品;鼓勵基金公司發行紅利型基金產品。
此外,我們還將加強對超出分紅能力的企業的限制。
一是確保公司業績真實,防止上市公司財務造假、派發股息。
其次,資產負債率高、經營性現金流不足的上市公司,繼續派發高額股息的,必須披露其合理性和對經營的影響。
結論
能否分配股利、分配多少,是上市公司實力的體現。
據Choice Terminal統計,2023年中報中,共有188家A股上市公司實施了分紅,其中包括中石油、中石化、中國電信、中國移動等主要公司。
喜歡派發股息的公司可謂“好公司”,因為他們更注重投資者的利益。這樣做還可以提振投資者信心,一石二鳥。如果出台更嚴格的分紅規則,A股或將獲得更多活力!
僅在頭條號發布,其他平台均為搬運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原創不易,歡迎轉發!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