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頹廢的小呆梨 MoneyKing
今天貴州茅台一天大漲8.30%,這是它自1900元平台跌下來後的一次大反彈。
網上段子也新鮮出爐了:錢沒有了可以再掙,茅台漲停就買不到了。
正好招商中證白酒三季報出爐,份額繼續增長,從二季度的599億份漲到616億份。
而今年中報顯示,招商中證白酒持有人數量約913萬人,在權益基金中排名第一。
伴隨着白酒大幅的回撤,中證白酒最近也跌得很慘,從7月反彈高點已經跌了29%。
那麼,中證白酒還能不能拿?今天是反彈還是反轉?
一
我的答案是:若倉位可控,可以繼續持有;若倉位較低,可每跌10%後翻倍定投。
每次茅台大跌,總會有一種聲音:年輕人不喝白酒,高端白酒未來難有增長。
但這個邏輯是有問題的。
首先,高端白酒的滲透率較低,成長空間依舊巨大。
雖然白酒行業整體增速已經多年下滑,但高端白酒營收和凈利潤的景氣度卻比較高。
據東方證券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白酒產量740萬噸,以700萬噸的銷量為基礎估計,測算高端酒銷售約8萬噸,佔比約1%。
其次,按照中泰基金經理田瑀的觀點,高端白酒是最好的生意,沒有之一。
這是一位多次在白酒上賺到錢、並成功逃頂的基金經理,他認可高端白酒符合長坡厚雪慢變的特徵,但好生意也需要一個好價格,貴了就賣,便宜就買回來。
比如他在2020年四季度減倉了白酒股,但21年三季度又加倉了白酒股。
二
為什麼說高端白酒是最好的生意?
這要從消費者的購買行為說起。
高端白酒的消費情景大部分是宴請,酒是期間迅速提升活絡氛圍的重要工具。
在很多場合,酒的檔次也被認為是宴請者對於賓客重視程度的體現,這就產生了消費品好生意的重要條件——購買者和使用者的分離。
它對購買行為的影響是決定性的。這樣的代理關係,會使得購買者對於產品體驗的主觀感受不那麼重要,大眾的普遍觀點才是購買決策的重要依據。
這樣,佔據了消費者心智空間的產品在價格上就會有極強的議價能力,其定價模式並非成本加成,通常會具有極高的毛利率水平。
一般比較賺錢的行業都會引起激烈的競爭,從而迅速變成紅海,利潤也會越來越少、甚至最後變得不賺錢。
但高端白酒不同,擁有極高的產品壁壘和品牌壁壘。
首先,其生產工藝嚴重依賴不可複製的生產要素(特殊的生態環境、歷史悠久的白酒窖池、傳統複雜的釀造工藝等),在產品端具備了不可複製的差異化。
比如貴州茅台,離開了獨特地形的茅台鎮和赤河水,就生產不了。
其次,高端白酒產量有限、商品稀缺,使得其基於獨特歷史文化的品牌塑造和消費者的認知形成累積效應(各自加深),而不是互相擠占。
每年的銷售費用逐步累積成隱藏的品牌資產,企業的護城河越挖越深,真正成為了“時間”的朋友。
時至今日,高端白酒茅五瀘的競爭格局,一直保持穩定。
三
那麼高端白酒的風險點是什麼?
很多人把需求當作很大的風險,而且容易把短期需求不振理解為長期需求的下滑。
高端白酒的產量是有限的,所以利潤的增長主要取決於價格的提升。
但提價需要與老百姓的消費能力相適應,如果老百姓的收入下滑,則不僅影響現有銷量,還會影響提價。
伴隨着三年疫情,老百姓的收入水平受到極大影響,這個風險點確實肉眼可見。
但這個風險點只是基於一年的維度,而非3-5年的維度。
如果我們參考08年金融危機,LV的股價也跌了50%,但09、10年全漲回去了,甚至更高,現在比那時又漲了三五倍。
既然人們追求美好生活的願望永恆不變,只要人們的收入水平得以恢復,高端白酒的需求恢復只是時間問題。
四
站在長期的角度,以較高的估值買入,才是最大的風險。
我們買入白酒,除了考慮企業的盈利增長水平,更應考慮本身的估值水平。
如果我們主要是賺錢企業盈利增長的錢,那麼一旦付出的估值溢價過高,也很容易虧錢,比如21年年初買中證白酒,到現在近乎腰斬。
但是隨着中證白酒的估值從70倍跌到28倍,潛在收益已經越來越吸引人。
注重白酒風險收益比的中泰基金經理田瑀,今年二季度重新買入五糧液和瀘州老窖,可作為一個明顯的信號。
而萬億巨頭資本集團時隔兩年,再次加倉貴州茅台,也值得參考。
今年三季度數據顯示,持有貴州茅台最大的基金歐洲太平洋成長基金增持了貴州茅台,持股市值13.99億美元,最新持股531.69萬股,比二季度末增加12.99萬股,環比增加2.5%。
歐洲太平洋成長基金是資本集團旗下管理規模最大的基金,截至2022年9月30日規模高達1198.76億美元,摺合8633.58億元人民幣。
該基金2018年第四季度首次買入貴州茅台,一直增持到2020年二季度,此後每個季度均在減持。
今年三季度加倉茅台,也是歐洲太平洋成長基金在連續減持2年後,又開始買回茅台了。
好的獵人,總是耐心十足,不等到好價格絕不出手,這也是我們應該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