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報告顯示65%消費者購物時會考慮可持續發展

2022年07月02日10:43:13 財經 1882

最新報告顯示65%消費者購物時會考慮可持續發展 - 天天要聞

60%的奢侈品消費者都認為,啟動環境、社會和社會轉型的責任在於奢侈品牌自身


最新報告顯示65%消費者購物時會考慮可持續發展 - 天天要聞



消費者可持續發展意識的提升正在倒逼奢侈品行業的進步。


據時尚商業快訊,波士頓諮詢公司法國奢侈品協會Comité Colbert日前聯合發布《2022年奢侈品展望:作為負責任的先鋒前進》,報告對40名奢侈品公司高管以及法國、德國、英國、意大利、西班牙、瑞士和美國的2000名奢侈品客戶和非客戶進行研究。


權威的受訪高管包括Chanel時裝部門總裁的Bruno Pavlovsky、卡地亞CEO Cyrille Vigneron、梵克雅寶CEO Nicolas Bos、愛馬仕鐘錶業務的總裁Guillaume de Seynes等。


報告指出,全球奢侈品行業在2021年已經恢復到疫情前水平,並且預計將從2022年的約3880億歐元攀升至2026年的約4940億歐元,每年攀升約6%。法國奢侈品協會CEO Bénédicte Epinay表示,奢侈品行業的復原力是巨大的。


在當前全球奢侈品行業反彈的節點,該報告認為奢侈品行業未來的機會來源於五個方面,分別是生產和資源、產品生命周期、客戶關係、責任和全球化。其中,報告對可持續發展的研究受到行業關注。


調查結果顯示,超過66%的消費者認為奢侈品的本質是可持續的,65%的消費者在作出購買決定時會考慮奢侈品公司對可持續發展的承諾。


多達80%的受訪者認為公司對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負有責任,而不僅僅是生產和銷售。整個生命周期包括提供維修服務、升級和回收舊產品和材料、創造二手銷售渠道,以及簡化產品的可追溯性和認證。


如果將整個產品生命周期考慮進來,那麼時尚品牌必須進一步探究它們的產品實際上是如何被使用、在何種場景中被使用的。在評估奢侈品的環境影響時,需要考慮到其內在價值和使用頻率。


例如,在奢侈品追求高質量的時候,有些質量較好但使用頻率較低的產品反而碳足跡較高。如果奢侈品牌使用的評價體系沒有納入產品耐久性的概念,結果就會是高質量的產品會比低質量的產品有更低的評級,只是因為後者是由回收的聚酯織物製成。


然而耐久性恰恰是奢侈品牌最珍視的品質之一。



最新報告顯示65%消費者購物時會考慮可持續發展 - 天天要聞

在評估奢侈品的環境影響時,需要考慮到其內在價值和使用頻率


事實的情況往往比人們想象得更加複雜。雖然人們認為,擁有永恆價值的奢侈品和時尚存在概念區分。開雲集團的奢侈品與時尚智庫總監Lionel Vermeil指出,奢侈品是穿越季節生存,而時尚恰恰代表着季節性。


尤其是頭部奢侈品牌更加依賴於永恆價值的輸出。例如Louis Vuitton的Keepall手袋自1930年首次亮相以來一直受到歡迎,卡地亞總裁兼CEO Cyrille Vigneron表示,隨着過度消費的結束,卡地亞的戰略是使其產品成為標誌性的,而不是競相創新。


然而另一方面,時尚則代表着新的趨勢和對創造力的不斷追求,這是奢侈時尚行業進步的源動力。在這樣的動力驅使下,時尚品牌推出越來越多季節系列和產品,在香水和化妝品領域也是如此,20世紀90年代初每年會有大約100個產品推出,而2019年則有超過3700個產品。


創造能夠產生永恆價值的標誌性產品,減少沒必要的季節性時尚單品看似是解決可持續發展問題的一個潛在解決方案。但與此同時人們需要知道,即使是今天的標誌性產品也在不斷出新,在原有模式的基礎上以不同的顏色、形狀、材料、尺寸、用途進行變形,推出更多產品,這也很難說是更加可持續。


因此,整個奢侈品行業必須考慮其產品的真實使用方式,實際的情況可能是超乎想象得複雜。該報告中的行業高管在接受採訪時也暴露出不少觀點的矛盾性,以及對可持續發展偏重質性而非數據化的解決方案。


眼下通往可持續發展更實際的方法可能是,時尚品牌需要繼續通過優化服務來滿足產品擁有更長的生命周期,包括維修,以確保產品的耐用性;二手轉售,以增加使用次數;回收或升級再造,以賦予現有產品第二次生命;租賃,以限制消費和最大化使用。


在這裡,二手轉售市場的潛力再次得到證明。報告顯示二手轉售市場將在未來三年內蓬勃發展,同比增長13%,到2025年價值將達到520億美元,相比之下一手奢侈品的增幅預計只有5%。


奢侈品牌在二手轉售市場的機會中面對的挑戰是,如何協調稀有性和新穎性與二手產品的關係。雖然許多奢侈品牌認為二手轉售可能會蠶食他們的市場,但越來越多品牌認識到它們可以把這變成一個機會。二手轉售網站用較低的產品價格將年輕的消費者帶入品牌世界,並最終建立品牌忠誠度,並成為一個補充銷售渠道。


最新報告顯示65%消費者購物時會考慮可持續發展 - 天天要聞

奢侈品牌涉足二手轉售市場的三種路徑


具體在與二手轉售市場接洽的過程,不同品牌發展出了差異化的模式。一種模式是與平台方直接合作,例如Burberry與二手轉售平台The RealReal,Alexander McQueenVestiaire Collective推出合作項目。


第二種模式是財務投資二手轉售平台,如歷峰集團收購腕錶轉售平台Watchfinder,開雲集團投資Vestiaire Collective。


第三種模式是品牌自己策劃二手產品相關的企劃項目。例如Valentino自己的Valentino Vintage項目,Bottega Veneta近期也推出了原價出售品牌過季產品的項目。


報告指出,儘管奢侈時尚品牌在二手市場的投資表明他們致力於滿足新興客戶的期望,但奢侈品牌必須注意在一級和二級市場中都保持奢侈品行業的造夢屬性,同時明確區分這兩個市場。


從全價值鏈的視角來看,報告認為奢侈品企業目前參與ESG轉型的速度並不快。


部分原因是奢侈品企業歷來保護其製造過程的機密性,所以它們不習慣與產品和品牌以外的東西溝通。然而成功轉型奢侈品行業所涉及的風險非常大,每個利益相關者都沒有足夠的影響力來完成這一任務。對於有多個行業參與的轉型部門來說,情況尤其如此。


開雲集團首席可持續發展官Marie-Claire Daveu就指出,與其它行業合作是大規模轉型的關鍵,這尤其適用於皮革業行業。以皮革為例,它涵蓋了農業食品、製革廠、畜牧業、奢侈品和其它行業。除非利益相關者形成聯盟,否則他們將發現要實現深遠和有效的實踐轉型是非常困難的。




因此,時尚行業必須團結起來,從競爭的方式轉向合作的方式,以產生足夠規模化的影響。


實際上只要奢侈品牌願意,它們可以憑藉自身的光環和影響力在ESG領域獲得一定建樹。LVMH環境發展總監Hélène Valade也認為,奢侈品牌正在利用它們的聲望來支持可持續發展。有60%的奢侈品消費者都認為,啟動環境、社會和社會轉型的責任在於奢侈品牌自身。


綜上,這份《2022年奢侈品展望:作為負責任的先鋒前進》為奢侈品行業進一步轉向負責任的發展方式提供了借鑒思路和信心。不過值得關注的是,報告的受訪者主要來源於歐洲和美國,仍然不能反映全球奢侈品行業的全貌,而不同地區消費者關於可持續發展等新興議題的看法可能存在差異。


正如報告指出,2021年至2025年期間幾乎三分之二的行業增長將來自歐洲和美國以外的其它市場,中國市場依然將成為全球奢侈品行業的主要增長動力。在這些包括中國、印度、越南在內的奢侈品非傳統市場,當地消費者的品味和喜好有時與品牌的傳統存在很大的不同。


在任何新興的機會領域,奢侈品牌都必須在適應當地市場需求和保持自己的價值和身份之間找到正確的平衡。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3000點保衛戰拉響!A股利好落空,是觸底反彈還是再下一層? - 天天要聞

3000點保衛戰拉響!A股利好落空,是觸底反彈還是再下一層?

3000點保衛戰拉響,2.2億股民準備好了嗎?利好落空實際就是沒有達到心裡預期,很多時候不是你想那樣就會那樣,得經過市場論證,多方參考。這次陸家嘴論壇,投資者希望的是融券轉融通量化交易可以暫停或者受到更多限制,至少不要出現大盤資金每天都是凈
快結束了,iPhone 15 Pro Max跌價2150元,下次要等好久 - 天天要聞

快結束了,iPhone 15 Pro Max跌價2150元,下次要等好久

喜歡iPhone15ProMax這款手機的用戶要抓緊了,因為再過幾天618大促就要結束了,那時大概率iPhone15ProMax將會恢復到原價,因為喜愛這款手機的用戶要趁早,更何況,這款手機的銷量超級高,能夠成為海量用戶的選擇,足以證明iPhone15ProM
每10個人中,就有2個人失業?為什麼今年掙錢越來越難? - 天天要聞

每10個人中,就有2個人失業?為什麼今年掙錢越來越難?

高考季以後,人們更加關注的就是就業情況了,然而對於今年的就業市場,其實情況並不太樂觀。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4月份勞動力失業率數據顯示:不包含在校學生,16歲—24歲的年輕人,失業率高達14.7%。相當於每10個年輕人裡面,就有差不多1個半,
行業首家!美博獲李小龍IP等獨家空調品類授權開啟國際IP營銷 - 天天要聞

行業首家!美博獲李小龍IP等獨家空調品類授權開啟國際IP營銷

6月17日,美博集團對外宣布,正式獲得李小龍有限公司及李香凝聯合簽署的獨家授權,成為空調行業首個,也是唯一擁有“李小龍的肖像、影視資產使用授權和4個空調商標使用權”的中國企業,正式開啟美博在空調行業獨一無二的“李小龍IP”真功夫營銷。
“國家隊”,再出手認購! - 天天要聞

“國家隊”,再出手認購!

6月19日,中國國新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官網顯示,其全資子公司國新投資在今日認購了廣發基金、南方基金、景順長城基金旗下中證國新港股通央企紅利ETF的首發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