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否-處在低谷的時候應該這樣做

本文分享來源於易經否卦

卦辭。

否: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大往小來。

“在窮困,不順的形式下會滋生出行為不正的人。不利於君子堅守正道。大人離去小人到來。”

否者,窒塞之義,卦德內坤順、外乾健,順其所欲,剛強用外,陰氣主事,陽氣退避,健順各別,故謂否。此陰陽不合之卦,承上履卦而來。履者,和悅以進健,使其陰陽相合,健順如一耳。

蓋陰陽不交,真陰變為假陰,真陽變為假陽,先天失而邪氣入,邪氣入而正氣退,是以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也。匪人為邪氣,君子為正氣,當先天未傷,真陽在內,一團正氣,即是君子,及先天已失,真陽散外,一身所有,僅是邪氣,順其後天之陰,恣情縱慾,無所不至,即是匪人。匪人不利於君子,即是邪氣不利於正氣。當此之時,修道者正宜黜聰毀智,斂藏神氣,以保真陽,特以此不利之時,正大往小來,陰氣用事之時,若不知防危慮險,愈致其否,不利甚矣。


拔茅茹,以其匯。貞吉,亨。

連帶着根拔掉茅草。堅守正道有利,亨通。

初六,一陰潛生,否之根已立,否之機必發,如拔茅布,以其匯矣。當斯時也,陰氣方生,陽氣未傷,若能早為致濟,猶可轉否為泰。蓋以正御否,否即不來,於理得吉,於行得亨,此防陰於未否之先也。


包承,小人吉,大人否。亨。

“順承,小人吉利,君子陷於不順。亨通”

六二,陰氣漸進,殺氣將發,外君子而內小人,是謂包承。包承之陰,雖未至於傷陽,已有傷陽之勢,在小人邪氣順行則吉,在大人正氣不通則否。修道者,儉德辟難,不為陰氣所惑,亦否中得亨之一道,此防陰於方否之時也。


包羞

“忍受恥辱”

六三,陰氣結聚,順其所欲,認假為真,以為得計,實包羞而不知其羞者,此順陰而不知有否也。


有命無咎,疇離祉

“順應天命,與同類(陽爻)接受福祉”

九四,在陰極交陽之際,否中藏泰,生機又現,無命者而又有命矣。人之健德,天命之良心也。此心人人具足,個個圓成,處聖不增,處凡不減,但為氣質所拘,人慾所蔽,以苦為樂,不肯回頭耳。若肯回頭,天良發現,一善可以解百惡,立登道岸,有咎者即可至於無咎。是道也,雖凡夫俗子,知而行之,災變為福,刑化為德,疇離祉乎。此陽生而即能不否也。


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繫於苞桑

“停止否的狀態。君子得到吉祥。將要滅亡將要滅亡,牢牢的繫於桑樹幹上。”

九五,剛健中正,守道心而去人心,不求否休而自休。其休者,以其能防否於正泰之時,居三陽之內,正泰之時也。其亡其亡,繫於苞桑,未亡而防亡,方泰慮不泰,陰氣焉得而入之?此防陰於正泰之時也。


傾否,先否後喜。

“否的狀態已經傾覆,先有憂,後有喜。”

上九,在否之終,陰氣當退,陽氣當進,正當傾否之時。修道者,乘此機會,天人合發,抑陰扶陽,先否後喜,易如反掌,此進陽於否終之時也。然則不能使泰而不否者,後天循還之道。而能於否中致泰者,先天逆運之功,但須要認得藥物,知的火侯,不先不後,隨時進退耳。

#易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