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讀者,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擊右上方的“關注”。感謝您的支持和鼓勵,希望能給您帶來舒適的閱讀體驗。
2006年年初,一位香港的風水大師應邀來到了李嘉誠亡妻的墓園,上下打量了些許之後,風水大師對着李嘉誠說:“遷墳可以,不過得200萬!”
雖說李嘉誠當時已經是家財萬貫的富豪,但是僅僅遷移一下亡妻的墳墓就要200萬,這個數字在2006年也有些不可思議。
不知情的人認為風水大師獅子大開口,覺得李嘉誠有錢就可以好好撈一筆。
作為一名白手起家的商人,李嘉誠自然不會做賠本的買賣,他卻覺得自己花這個錢很值。
風水大師一句“你亡妻死得凄慘”,無疑擊中了李嘉誠的痛處,所以他才毫無怨言地拿出了兩百萬,事成之後還萬分感謝這位風水大師。
可“風水”在社會大眾看來就是一種虛無縹緲的東西了,甚至還帶有封建愚昧的落後色彩。
這位風水大師身上究竟有着什麼魅力,可以讓李嘉誠都心悅臣服呢?
李嘉誠和其亡妻之間又發生了哪些事情,以至於風水大師斷定其亡妻走得並不安詳?
01
這位風水大師叫做蔡伯勵,內陸或許對他知之甚少,但在香港他可是一個有頭有臉的人物。
蔡伯勵是香港的頂級風水專家,基本上他說什麼別人就信什麼。
但這位專家可不是那種招搖撞騙的江湖術士,他的推斷都有着事實根據。
作為一名曆法專家,這項家族手藝傳到他這裡已經歷經了三代。
才剛剛二十齣頭的蔡伯勵就從他父親那兒,接手了擁有百年歷史的廣東真步堂。
廣東真步堂發展至今,已經由蔡伯勵的女兒繼續接手。
與傳統曆法文化有着淵源的蔡伯勵,其主編的《真步堂通勝》更是在2013年進入了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蔡伯勵自己也因為對社會做出的貢獻,獲得了佛山市榮譽市民的稱號,還有香港政府頒發的“金紫荊勳章”。
所以蔡伯勵還真不是一個江湖騙子,靠着自家祖傳的天文曆法,他和許多達官貴人、社會名流都關係匪淺。
但22歲就從父親手中借過真步堂的蔡伯勵,之前可不曾想過自己會繼承家業,成為一名職業的風水大師。
年少輕狂的蔡伯勵,當時也覺得自家的天文曆法有些“忽悠人”,算不上一份正經的行當。
而走上風水大師這條道路,蔡伯勵其實還有些迫不得已。
蔡伯勵於1922年出生在廣東順德,他的家境頗為殷實,祖父曾經在朝廷的欽天監任職。
欽天監是我國古代國家天文台,負責觀察天象、頒布曆法重任的官職。
清王朝覆滅之後,祖父自然也就失去了鐵飯碗,回到了老家幫人看看相、算算卦。
畢竟是在欽天監待過,蔡伯勵的祖父很有真才實學,在當地是一位小有名氣的曆法專家。
一些達官顯貴也慕名而來,求着祖父堪輿墓地,真步堂也就逐漸建立起來。
祖父也將自己的全部學問都傳給了蔡伯勵的父親,父親也把天文曆法當作一個可以安身立命的職業繼續發揚廣大。
但是傳到蔡伯勵這裡時,在動蕩時局中出生的蔡伯勵,一心想要實業救國。
中國當時確實處在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心裡有着一腔熱血的蔡伯勵,自然是不願意接受天文曆法這種不着邊際的東西。
學習着一些新知識和西方傳來的新技術,蔡伯勵立志要成為一名實業家。
學習能力強的蔡伯勵,如果不是因為時局,或許他如今就是一名鼎鼎大名的實業家了。
隨着抗日戰爭拉開序幕,中國境內到處都是硝煙,蔡伯勵沒有辦法完成自己的志向。
但好歹他的家境還過得去,即便是在戰火紛飛的歲月,依然能夠吃飽飯,免於流離之苦。
在跟着父親躲避戰亂的過程中,蔡伯勵不免要接觸到自家的天文曆法知識。
經常聽到父親提起,耳濡目染的蔡伯勵對曆法推算的看法也就逐漸改變了。
雖然那時他還聽不明白父親說的一些什麼子丑寅卯的事情,但蔡伯勵認為父親並沒有像他想象的那樣,是在夸夸其談,招搖撞騙。
不能隨意外出的蔡伯勵,家裡最多的就是祖父留下的關於天文曆法的書籍。
閑來無事去翻閱這些書籍的蔡伯勵發現,祖父對於一些日食月食還有天象的記載,其實都有着科學依據。
被激發出好奇心的蔡伯勵年開始慢慢向父親詢問起了曆法推算方面的問題,慢慢熟悉了曆法知識後,蔡伯勵認為老祖宗留下的風水和曆法確實有存在的價值。
逐漸發現自己家學淵源的蔡伯勵,對天文曆法的熱情越來越高。
加上十幾歲的他頭腦也很靈活,沒出幾年便將父親傳授的知識盡數掌握。
父親也就打算將自己的衣缽交給兒子,22歲的蔡伯勵也就成為了真步堂的第三代傳人。
平常一些算卦、占卜、看墳等事情,在蔡伯勵眼裡已經是小菜一碟了。
而在抗日戰爭結束,國內局勢慢慢穩定之後,蔡伯勵就打算離開自己的老家順德,來到香港定居。
做出這樣的選擇,蔡伯勵也有他的道理。上世紀五十年代,那時候大家都還比較推崇一些風水之說。
加上那時候沿海地區和香港之間的貿易往來很是密切,有着許許多多的生意人。
生意人自然都是要拜財神爺,求着財神爺保佑自己生意一帆風順,聲名鵲起的蔡伯勵無疑就成為了一個香餑餑。
隨着香港的經濟貿易越發繁榮,來這裡的商人也就與日俱增,蔡伯勵根本不愁沒有生意上門。
名氣越來越大的蔡伯勵甚至還成為了一些富豪的專門聘請的風水大師,在將蔡伯勵奉為座上賓的社會名流中,就包括了李嘉誠。
在2006年年初讓蔡伯勵幫着自己亡妻庄月明遷墳之前,其實早在1990年,蔡伯勵就為李嘉誠辦成了一件大事。
也正是由此,李嘉誠才會對蔡伯勵如此信任,將蔡伯勵這位“神仙”的話奉為圭臬。
02
上世紀50年代就開始投資房地產的李嘉誠,在1990年於香港購買了一塊空地,打算在此修建長江集團自己的商業大廈。
為了讓自己的集團總部和國際接軌,李嘉誠也邀請了著名的建築設計師西薩來幫忙參謀。
作為一名地地道道的西方人,西薩可從不相信什麼風水,其設計作品完全就是按照其靈感,並不受什麼風水中的方位、造型限制。
所以在他看到李嘉誠還邀請了一名頂級風水大師來出謀劃策時,西薩覺得這位風水先生禁錮了自己的設計思想,對其設計方案提出了許多限制。
大廈的高度、樣式都必須按照蔡伯勵的要求來設計,西薩原本的設計圖被一改再改。
已經身負盛名的蔡伯勵,此前幫過許多富豪看過地皮、測算過風水,這次任務對他來說依然是小菜一碟。
在大廈周圍經過詳細的考察之後,蔡伯勵發現這塊地方確實不錯,不過有些特別之處。
這塊地皮旁邊還矗立着兩座其他的大廈,他們的來頭可不小,是兩家銀行總部大樓。
其中一座大廈是滙豐大廈,另外一座是中銀大廈,長江集團的總部大樓絕對不能和這兩座大廈過不去。
蔡伯勵還提到,中銀大廈才造型上看酷似一個短劍,如果不好好規劃一下長江集團的總部大樓設計方案,勢必會影響到李嘉誠之後的財運。
所以,蔡伯勵對着李嘉誠說:“總部大樓必須比滙豐大廈高,但是又不能超過中銀大廈,樓層數量定在62層最為合適!”
“而且為了不讓應對中銀大廈短劍的造型,總部大樓也不能設計成一些新潮的造型,必須是正正方方,可以防備襲擊的四方台盾形!”
所以在長江集團總部大樓落成之後,社會公眾覺得這座大廈的造型有些古板,和旁邊其他造型各異的大廈相比,缺少了許多靈氣。
在時尚之都香港,這樣的設計說好聽一些是莊嚴,但更多人覺得有些老氣。
蔡伯勵提出的62層的高度,其實也有古籍可以依據:“寧讓青龍高千丈,不讓白虎抬頭望。”青龍白虎在風水中對應的左右兩方。
而62這個數字甚好,在八卦中處在易經的泰卦,有着平安順遂的含義,大吉大利。
介於滙豐大廈和中銀大廈之間的高度,樓高62層,外形是個盔甲一樣的四方台盾行,這就是如今長江集團總部大樓的設計思路。
遠遠望去,長江集團總部大樓和中銀大廈、滙豐大廈處在一條斜線上,長江集團正好在斜線的中心處。
除此之外,長江集團大樓內部的諸多擺設也充滿了風水的吉祥徵兆,不能隨意更改。
幫助李嘉誠設計其總部大樓,事成之後的蔡伯勵,其名號也就越來越響亮了。
1999年這棟建築落成,此時適逢李嘉誠迎來了自己的又一座人生巔峰,人逢喜事精神爽的李嘉誠也就把蔡伯勵當成了自己的一位“貴人”。
之後,李嘉誠和蔡伯勵的私交就越來越緊密了,很是信任蔡伯勵的李嘉誠,對這位曆法專家的話言聽計從。
所以即便是在2006年年初,蔡伯勵提出了200萬的天價酬勞,才肯幫助李嘉誠亡妻庄月明遷墳,李嘉誠也說不出一個“不”字。
更何況,蔡伯勵還對着李嘉誠說了一句:“你亡妻走得凄慘!”這讓李嘉誠更是覺得自己愧對亡妻,內心難安。
李嘉誠和庄月明之間又發生了哪些故事呢?李嘉誠為何會心甘情願花兩百萬為其遷墳?
03
李嘉誠早年其實家境貧寒,一直過着寄人籬下的生活。對於李嘉誠來說,妻子庄月明是他生命中的“貴人”。
1939年6月,出生在廣東潮州的李嘉誠,隨着父親來到香港,投奔舅父庄靜庵。
父親病逝後,為了養活自家的弟弟妹妹,十幾歲的李嘉誠只好輟學來到了舅父的鐘錶公司,做起了小學徒。
到了抗日戰爭結束之後,李嘉誠出師了,他成為了一位鐘錶店的合格店員。
不過這個時候中國的形勢已經趨於穩定,胸懷大志的李嘉誠也不再願意繼續看舅父的眼色過日子,他便在一家五金廠干起了推銷員的工作。
1947年,由於個人業績很是突出,年僅20歲的李嘉誠就被提升為塑料花廠的總經理。
有了一定積蓄之後,李嘉誠就開始計划著自己創業了,1950年,他用自己攢下的7千美金,創辦了長江塑膠廠。
工廠取名為“長江”,這寓意着永不枯竭、浩蕩長遠。
但是才二十歲出頭的李嘉誠,並沒有什麼辦廠經驗,開始的一段時間出了一些質量事故。
這些突發的意外極大地影響塑膠廠的生意,就在李嘉誠難以為繼的時候,他的表妹庄月明挺身而出,拿出了自己的積蓄,幫助李嘉誠度過了難關。
隨後,李嘉誠的塑膠廠生意就開始蒸蒸日上了,看準了商機的李嘉誠,靠着物美價廉的銷售模式,打響了自己的品牌知名度。
到了1957年年末,原本的小工廠也變成了長江工業有限公司。
在李嘉誠創業最困難的那段時間裡,庄月明一直在身旁陪伴着李嘉誠共度難關,毫無怨言。
他們二人也在1963年喜結連理,成為了一對正式的夫妻。
對於這樁婚事,起初庄月明的父親庄靜庵是極力反對的,他覺得李嘉誠不過是一個鄉下來的窮小子,根本配不上他出自名門、端莊賢淑的女兒。
莊家在香港鐘錶界很有發言權,庄靜庵是香港第一的鐘錶商人,創辦了中南鐘錶有限公司。
庄月明從小更是接受着貴族教育,會多個國家的語言,父親更是對她愛若珍寶。
對於李嘉誠這個窮親戚,庄月明也沒有嫌貧愛富,看到李嘉誠而第一眼,就覺得這個人很是親切。
庄月明幫助着李嘉誠熟悉香港的風土人情,還教會他說香港話,甚至是英文。
這種青梅竹馬的感情也就慢慢萌生,二人對彼此都有着好感。只是他們都知道,庄靜庵是不樂意他們在一起的。
後來李嘉誠脫離了舅父庄靜庵獨自創業成功,庄靜庵對李嘉誠的看法才有所改觀。
到了1963年,李嘉誠已經35歲,一直苦苦等待李嘉誠,非李嘉誠不嫁的庄月明也31歲了。
那時,庄月明在兩年前還拿到了香港大學文學學士的學位,是一位才華橫溢的女子。
二人對愛情的執着和李嘉誠事業的成功最終讓庄靜庵改變了主意,同意了這門親事。
功成名就的李嘉誠最終也抱得美人歸,成功和庄月明結婚生子。
為了讓自己的愛妻住得舒心,同時也是為了岳父明白他能讓庄月明過上好日子,李嘉誠在1963年就花了63萬港元買了一套花園洋房給庄月明。
一下子拿出63萬港元對於李嘉誠來說並不容易,結婚之後庄月明也一直扮演着賢內助的角色,加入了長江工業有限公司。
會說英文、日文的庄月明,在事業上極大地幫助了李嘉誠,長江公司的員工談起庄月明無一不是信服的。
1966年11月,二兒子李澤楷出生後庄月明就開始把重心轉移到了家庭。
在家相夫教子的庄月明,此時仍然是公司的執行董事,可以參加一些大型事務的決策。
不過這時已經退居幕後的庄月明,相夫教子對她來說才是主要的任務,所以她也基本上不在外露面,李嘉誠在外人面前也很少提起她。
庄月明之後的生活就很低調了,不接受任何記者的採訪。但這樣一對青梅竹馬的夫妻,卻沒有一個好的結局。
04
1989年12月31日,庄月明陪着李嘉誠在香港君悅酒店出席了新年晚會後,第二天下午,她的家人就發現庄月明心臟病發作身亡。
對於庄月明的死,外界一直有着爭議,許多人都覺得年僅58歲的庄月明是死因是服用的藥物過量。
而至於庄月明為什麼會服用過量的藥物,極大的原因或許是庄月明那時的精神狀態已經很不樂觀了。
60歲的李嘉誠身子骨很是硬朗,加上又是一個赫赫有名的大人物,他的身邊從來不缺少各種各樣的美女。
儘管李嘉誠一直沒有鬧出什麼緋聞,但是長此以往,這些對於已經人老珠黃的庄月明來說好還是有着無形的壓力。
李家人對這種說法極力反對,宣稱庄月明就是死於心臟病,但是外界對於庄月明死亡的爭議卻沒有因此而停息。
庄月明離世之後,李嘉誠也一直沒有續弦的想法,他為愛妻在連臣角修建了一座墓園。
而在2006年1月30日,四名盜墓賊打上了庄月明墓地的主意,他們認為富豪李嘉誠一定給愛妻庄月明陪葬了不少金銀珠寶。
雖然這四名盜墓賊並未得手,但是原本莊嚴肅穆的墓園被糟蹋得一片狼藉。
李嘉誠這時就給風水專家蔡伯勵打來了電話,讓他幫忙為庄月明遷墳。
蔡伯勵這時就開出了200萬的天價,理由就是庄月明死得凄慘,並不安詳。
李嘉誠那時已經不太在乎這區區得200萬了,內心愧對庄月明的他,並不想多生事端,只想讓妻子好好安息。
雖然外界對於庄月明的死因依然眾說紛紜,但是李嘉誠這些年一直孑然一身,幾乎沒有任何桃色新聞,這也足以證明他對庄月明的感情至深。
而蔡伯勵拿到這筆錢後也沒有用於個人消費,而是全部用來做公益。
2007年,蔡伯勵創辦了順龍澤仁基金會,資助了許多貧困的家庭。
在幫庄月明遷墳一事完成之後,2006年10月,已經近乎半退隱的蔡伯勵,還為全國政協副主席霍英東選擇了一處風水寶地。
對於可以用國葬之禮下葬的霍英東,蔡伯勵帶着大女兒蔡興華實地考察,最終將其墓地選定在了佛教墳場。
之後,真步堂就交到了蔡興華手中,蔡伯勵則開始了自己的退休生活,編纂起了天文曆法相關的書籍。
熱心公益的蔡伯勵,也拿到了金紫荊勳章,他的著作《真步堂通勝》跟是進入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8年7月,這位曆法專家走完了自己的人生全程,享年95歲。
雖然還有許多人認為風水是怪力亂神之說,但是在蔡伯勵老先生身上,我們看到了一個鮮活的、與眾不同的風水大師。
在傳承傳統文華的同時,蔡老先生還積極投身於公益,承擔起了社會責任。這樣一位風水先生值得我們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