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第五十一卦 震 震為雷 震上震下
卦象結構:震上震下
卦名:震卦 震為雷
震,形聲,從雨、辰聲。雷、雨常常並作,故從雨。本義:雷震,疾雷。
引申為:因巨力使物振動、顫動,震動。
因驚恐或情緒過分激動,震驚、震駭。
專指地震,震源、震中。
《說文解字》:“震,劈歷振物者。” 劈歷(霹靂),疾雷之名。
《爾雅》:“震,懼也。”
《廣韻》:“震,威也。”
三爻卦:乾、坤、震、艮、坎、離、兌、巽,稱為八正卦。
八正卦兩兩重疊,成六十四卦,六爻卦。
震上震下,仍名震卦,震為雷
《易經.說卦傳》:“震,動也。”“震為雷、為龍、為長子。”
“帝出乎震,萬物出乎震。”“動萬物者,莫疾乎雷。”
帝為主宰之義,萬物主宰出於動,由動中奮鬥而來。
《易經.序卦傳》:主器者,莫若長子,故受之以“震”。震者,動也。
家族來說,鼎象徵了祭祀拜祖的禮器。古時祭祀活動往往由長子來主持。
國家來說,鼎象徵了國之重器。政權的象徵,也是長子來繼承政權。
中國古代,家國天下,實行長子繼承製(主器者,莫若長子),鼎卦之後就是“震”卦,震為動,為長子。
革卦,是打天下。“君子以治歷明時”,改朝代名、年號,重新紀元。
鼎卦,是坐天下。“君子以正位凝命”,鞏固政權,確立政權的合法性和正當性。
震卦,是守天下。“守宗廟社稷以為祭祖也”,長子繼承,代代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