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包括衣食住行在內的方方面面,其實都有風水的影響。首先我們需要了解的是,風水並不是迷信,而是一種文化。風水的核心思想和意義,是人與大自然和諧,以達到天人合一的目的。
最初風水並沒有準確的定義,一直到晉朝的時候,有一位叫做郭璞的文學家,為它定義為風水。《葬書》有云:葬者,乘生氣也,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風水之法,得水為上,藏風次之。
古人常說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可見風水在他們眼中的重要性。事實上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風水的存在,比如辦喜事要穿吉慶的紅色衣服;吃飯時不能把筷子插在碗的中間;睡覺的床不能正對着門;趕夜路時最好不要唱歌等等。
不過風水運用的最多的地方,則是修建房屋和墳墓,其中有一句俗語叫做:“做屋不朝北,朝北主必亡。”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呢?它說的又是否有道理呢?接下來我們就聊一聊這個話題。
如果是年紀大一些的朋友,大概知道農村修建房屋時會有一些禁忌、規矩、以及習俗,比如蓋房時要考慮青龍和白虎位,東為青龍,西為白虎,東方為大,因此東邊的房子要比西邊的高一點。
再比如房子架梁或者封頂的時候,會在房頂擱置一些特殊寓意的物件,有的會放貔貅,有的放文房四寶,有的則放一根桃木等等。因為各地的風俗習慣各有不同,所以放置的東西也不盡相同,不過其目的都是一樣的,都是為了祈求平安和順利。
做屋不朝北
除此之外,房屋的朝向也非常講究,一般情況下都以坐北朝南為主。做屋不朝北,朝北就主絕這句俗語要分開來理解。做屋不朝北其實不難理解,也就是說建房子要選擇坐北朝南。
眾所周知,從五行的方位來說,南為火,北為水,火為陽,水為陰,因此坐北朝南更利於吸收陽光。陽光充足的情況下,人的心情自然也會好,這是生活常識,也是科學道理。
那麼為什麼有些地方的建築會以坐南朝北居多呢?比如亞熱帶季風氣候的地區,如果是坐北朝南的房子,當太陽直射房屋正面的時候,屋子裡面就像被火烤一樣熱。為了達到室內溫度的平衡,因此在這些地區居住的人,大部分都會採用坐南朝北的朝向。
朝北主必亡
至於後面一句朝北主必亡,就要依靠居住的地理環境來理解,相對於比較寒冷的地方,如果房子是坐南朝北的話,不但不能有效的吸收陽光,反而使室內潮濕寒冷。
生活在這樣的條件下,豈不是對身體有極大的害處嗎?所以謂之主必亡。雖然有些誇張之意,但是卻含有一定的科學道理,因此我們更應該認真的、理性的去看待風水和俗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