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年溢價破滅!1克拉降到8000元,國際鑽石商最擔心的事發生了

全球珠寶行業正經歷一場靜默變革。

當天然鑽石與實驗室培育鑽石的市場博弈持續升級,這不僅顛覆了沿襲百年的價格體系,更引發了關於奢侈品本質的價值思辨。在這場產業革命中,中國力量正以顛覆性技術突破與創新商業模式,重塑全球鑽石產業版圖。

 

曾經掌控全球鑽石定價權138年的戴比爾斯集團,正遭遇史詩級危機。截至2024年末,其庫存積壓已突破20億美元大關,創下金融危機以來最高紀錄。這家百年巨頭被迫將沿用百年的統售制改為拍賣制,卻遭到50家認證經銷商集體壓價抵制,即便ceo宣布2025年減產40%,仍難阻股價持續下探。

分析師指出,這場系統性崩塌源於雙重衝擊: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2018年將培育鑽石納入真鑽範疇的政策鬆綁,與中國培育鑽石技術突破帶來的品質革命。

在地球的另一端,"歐洲鑽石之都"安特衛普正經歷至暗時刻。歐盟對俄鑽石禁令實施一年來,其毛坯鑽進口量暴跌38%,行業空心化觸目驚心——霍文尼斯街上20%的鑽石商鋪人去樓空,切割師數量從鼎盛期的45000人銳減至400人。世代經營鑽石生意的達耶家族,最終選擇遠走迪拜另起爐灶。

 

當傳統鑽石重鎮陷入寒冬,中國柘城卻以科技之光點亮產業新圖景。這座中原小城坐擁3000-4000台鑽石壓機,年產培育鑽突破400萬克拉,佔據全球56%市場份額。

其技術突破令人驚嘆:通過優化cvd、hpht工藝,鑽石生長周期壓縮至3周,產品凈度穩定在vvs級以上,折射率精準控制在2.417,導熱性與天然鑽石完全吻合。更顛覆認知的是,實驗室環境賦予培育鑽更優的晶體純凈度與色彩穩定性,價格卻僅為天然鑽的20%。

產業勢能積蓄到臨界點,必然催生現象級品牌。從實驗室走出的柘光鑽石,正以"克拉自由+情感定製"雙引擎撕開高端市場。其京東旗艦店上線首月諮詢量破千,成交量直逼國際奢牌——1克拉4c級鑽戒定價8000元,僅為國際奢牌同品的1/10。

 

這種價格體系顛覆引發"克拉升級"消費潮:上海金融精英林女士用原本1.5克拉的預算,在柘光拿下5克拉鑽戒;錯失蘇富比拍賣的李女士,轉身定製了2對1:1復刻耳墜外加稀世粉鑽項鏈。

更具革命性的是情感價值的深度挖掘。柘光推出的dna定製系列,將毛髮轉化為"生命鑽石",用寵物毛髮鑄造"永恆紀念"。杭州博主王女士展示着她的婚禮鑽戒:"戒托內嵌着用我們頭髮培育的鑽石,這種專屬感無可替代。"從京東客服溝通到專屬顧問服務,再到igi認證交付,每個環節都在重塑奢侈品的體驗邊界。

然而儘管市場高歌猛進,行業仍需破解認知桎梏。某國際調研顯示,49%消費者仍對培育鑽品質存疑。柘光技術總監不得不在直播間親自操刀:用培育鑽劃開玻璃,以專業儀器檢測折射數據,這種"暴力驗真"反而贏得市場信任。

"鑽石的價值應該由佩戴者定義,而不是礦場儲量。"行業觀察家的論斷,宣告着消費主權時代的來臨。當陸家嘴精英將培育鑽作為新社交貨幣,當95後情侶選擇用dna鑽石銘刻愛情,屬於中國智造的新珠寶紀元已然開啟。

 

歷史車輪轟隆向前,安特衛普博物館裡陳列的鑽石切割工具,與柘城實驗室閃爍的等離子輝光,構成新舊時代的生動註腳。

那個依靠礦脈壟斷價值的時代,終將湮沒在技術革命的浪潮中。而中國培育鑽石產業用硬核科技與創新思維證明:真正的奢侈品,從不是資源的獨佔,而是對人性需求的深刻洞察與極致滿足。

來源:財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