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的故事》合適的人從不會消耗你,不適合的會讓人自我pua

玫瑰的故事》這部劇,用事實講述,戀愛都是有錢人才談得起!

黃亦玫前期遇到的兩個男人都是消耗她的類型,讓她性情大變,讓她陷入自我懷疑,自我pua不需要美麗,不需要再做指甲。

合適的人從不會消耗你,不適合的會讓人自我pua。

黃亦玫遇到了好的老闆,擁有一直站在她這邊的家庭和朋友,所以後來才能夠自救,大部分女孩遇到不合適的人,往往一輩子就耽擱進去了。

女主黃亦玫跟第一任男友庄國棟吵架,第一次摔了一部一千多的手機,第二次直接把上萬塊的筆記本都摔了……

這裡有很多網友說非常真實。

確實呢,瘋的很真實,但是卻很魔幻。

畢竟那是01年啊!就算是現在,動輒吵架就摔手機摔電腦,盡摔值錢玩意的,我也不得不佩服閣下的闊氣!

劉亦菲在劇中飾演女主角黃亦玫,是一個從小富養長大的女孩,用網友的話來說就是——

“眾星捧月般地成長!”

前幾集除了看到黃亦玫的絕美換裝秀,還能看出女主的有錢程度!

首先,衣服超級多,而且感覺都很貴!

禮服太華麗了!

《玫瑰的故事》背景設定是在2001年,這個時候普通人家的女孩子能有幾身漂亮衣服穿,就已經很讓人羨慕了,但是黃亦玫不僅有一堆漂亮衣服,還有出入高級場所的禮服。

強烈懷疑黃亦玫的父母不是清華教授,這是妥妥的富豪家庭啊!

《玫瑰的故事》就是十足的做夢素材!

豆瓣最高贊的評價如此說——

“很好的做夢素材之爸媽是清華老師、我在清華長大、擁有神仙容顏、學習是我的舒適區、這麼多男人都愛我。”

這部劇還是挺現實的,總結一下幾點個人觀感——

一,把男人當做墊腳石

由於從小被保護得太好,確實沒有遇到什麼苦難,所以只好寄託於渣男,讓渣男成為她的養料!

這一點真的很亦舒!《喜寶》、《我的前半生》內核都差不多,主打一個把男人當墊腳石。

根據mbti性格類型來判斷,女主感覺是從“p”人遭到現實的毒打進而轉變成“j”人,把自己異化,學會愛自己,最後把自己全都交給事業。

二,暴躁黃亦玫

女主黃亦玫是有錢+暴躁的結合體。

第一次和庄國棟鬧彆扭,摔了部一千多的手機。

第二次和庄國棟鬧分手,摔了上萬的筆記本。

乖乖,這是01年!

就算家裡再有錢也經不住這麼造吧?

還好後面跟庄國棟分了,要是繼續談,還不知道女主還能砸點啥,說不定瘋了哪天扔了白曉荷的愛馬仕包包也不一定。

三,智商情商都高,但戀愛腦

女主各方面完美,但有一個戀愛腦的毛病。

前面遇到的男人都不行,最後遇到一個好的,卻無奈“英雄氣短”……都是渣男,好男人死得早,所以生生把黃亦玫逼成了大女主。

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上帝還算是公平的嘛!

沒有把所有的點都給黃亦玫,給她關上了感情的這扇門。

四,回歸現實還是要愛自己

最後女主領悟到不是一個層面上的強求不來,“門當戶對”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離婚,搞事業,成為大女主。

最終男人不過成為她的陪襯。

就像伍爾夫《一間屬於自己的房間》中所寫——

“不必匆忙,不必花火四濺,不必成為別人,只需要做自己。”

女人需要經濟獨立,需要事業,愛情只是點綴,錦上添花固然好,如果沒有也不必強求。

適合你的人從來不會消耗你,因為他們捨不得。

不適合的感情,會讓人陷入自我懷疑,甚至自我pua。